误入歧途 iMac Pro苹果也许拿错了剧本

本月的WDDC 大会上,苹果发布了新产品iMac Pro。许多媒体和粉丝对这款即将到来的史上最强一体机充满了期待。与此对应地,笔者和部分同仁觉得iMac Pro产品或许不错,但定位和设计思路有误入歧途的嫌疑。

误入歧途 iMac Pro苹果也许拿错了剧本

个人电脑这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苹果公司创造的。苹果本来被人们期望竞争PC缔造者或者教父之类的伟大头衔,然而近四十年后回看,他的PC产业发展颇多波折。从现状上说,苹果虽然是排名前几的品牌电脑厂商,但整体市场占有率约百分之六,同iphone在手机领域的辉煌相比完全不值一提。全球的Mac OS X 系统占有百分比常年徘徊在个位数,即使是相对最有统治力的北美市场也从未超过百分之十五。

四十年来普通PC 苹果和手机的演变示意图

ipod和iphone普及前苹果曾经经历过频临死亡的伤心岁月,被微软接济才苟延残喘生存下来。虽然那段日子有些遥远,但足以在心理上否定掉许多晚近才加入“果粉”大军们的非理性自信。“苹果是不会错的”这种信念充斥在太多人的心中,以至于只要苹果的新产品问世,除DIY性能党外的多数路人都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对着参数表一顿热情的YY,好像一大波平时不关心电子设备的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着多年积累的迫切需求,而苹果的新PC就是为了解决他们而生的一样。

Apple I 很有收藏价值

最近发布的“iMac Pro”身上也集中体现了这种非理性崇拜的心态——“18核至强真的至强”、“Vega 打造时尚最完美设计电脑”的呼声一浪又一浪。甚至很多媒体从业者也第一时间加入乐观预期赞扬的大军,录制视频惊呼“苹果为何如此强大”。

新iMac Pro定位提升 屏幕还是那个面板

还记得Surface Book发布之前软粉们对那个Geforce 高性能独立显卡的各种憧憬和溢美之词么?几十天后大家发现所谓经过“Xbox团队精心调校”过的NVIDIA GPU 无非就是个128bit的 Geforce 940MX,和发布会上微软画的大饼相去甚远。其实,这种情景,iMac Pro 真正发布后很有可能也会在相当程度上被复制的。

下面,我们将从iMac Pro的产品定位、应对的需求和可能的性能表现出发,简单分析一下。

垃圾桶和iMac路线之争

有不少人认为iMac Pro的推出是对Mac Pro的终结,是一种替代关系,这种表述可能只说对了一半。今年四月苹果的会议表示他们确实在反思Mac Pro 2013过于紧凑的机体是否是个错误,那次会议也是人们第一次得知iMac Pro要搞个大新闻的时刻。

今年4月在小型媒体会议上苹果承认Mac Pro 2013方向有问题 解释未来会打造模块化Mac

Mac Pro 在历史上并不仅有Mac Pro 2013这一种形态,其上一个版本与大部分机箱区别有限,时隔多年还专门有人回收他的二手机箱改造成Windows PC使用。Mac Pro 2013垃圾桶造型确实很艺术,但高集成度带来的低扩展性、散热瓶颈以及供电上的问题这些年已经暴露的相当充分。苹果自身的言论也表明他们确实要废黜“垃圾桶”这种扩展能力无限趋近于零的路线了,但这种表态本身并不意味之支持一体机取代主机,因为苹果一体机的扩展性基本为零。苹果在下一个产品周期推出Mac Pro新款机箱结构的概率是很高的。

垃圾桶问题多多 iMac Pro也许会复制这些问题

那么iMac Pro的地位就可堪玩味,从8到10核Xeon以及Vega显卡的配置上来说,无疑他肯定要与未来的Mac Pro 产生相当程度的冲突。下一代Mac Pro既然着力解决扩展性、散热等方面的问题,那么散热压力大的多、不存在扩展能力的iMac Pro就很尴尬,更加接近Mac Pro新产品问世前吸引业界眼球障眼法一样的过渡存在。

苹果在发布会上强调了iMac Pro的VR属性 不过PC只是运算平台什么形态关系不大

有屏幕的iMac Pro 以下犯上,在价格区间和交互逻辑上和Mac Pro并行,将会带来很大的紊乱。CPU+GPU高性能专业需求中,对输出端的把控往往趋于极端,或者如程序员一样毫不在意,或者如调色视频剪辑一样分外重视。在普遍不考虑移动性的前提下,iMac Pro会分流将来的Mac Pro市场容量,Mac Pro代表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整体,也会压迫iMac Pro如此之贵的一体机的生存空间。未来新版Mac Pro在散热、扩展能力上的优势,以及省却了屏幕之后的成本优势,都会对iMac Pro形成打击。

Vega和十八核Xeon能不能行

科技媒体宣传产品的一大弊病,就是重参数规格而轻视工程实践。在整机领域这种思路尤为明显,也培养了众多看着理论数值欢欣鼓舞的爱好者。游戏支持八核不等于八核能够充分利用,更不等于八核能比四核跑得快很多。那么同理,号称能够支持多少核心CPU多少流处理器GPU的电脑,水分一样会很大。很不幸的是,苹果历代性能产品的水分都不小,iMac系列中的很多成员更被民间戏称为降频王者烤炉典范。

将视线转回iMac Pro本体,我们知道苹果用一反常态的巨大白色字体标注了他的系列配置——Skylake-X/W系列多核Xeon 处理器以及AMD 即将到来的Vega 大核心GPU。

18核Skylake-SP(比W更高级)淘宝上架 3.4GHz TDP高达165瓦 满载可能更高

苹果为此准备了500瓦的电源。从正常逻辑上看,这个电源肯定是相当的有问题。Skylake-W系列Xeon 是中阶至强,拥有四通道内存,但没有一款已经发布的路线图型号能够对应的上苹果标注的最高4.5GHz睿频频率。已经发布的Skylake-X系列桌面i9 倒是有这样的型号,i9 7900X就是,不过他的功耗那是相当“震怖”,多家媒体的评测基本都指出其4.3GHz满载睿频将会带来超过200瓦的实际满载功耗,远超标称TDP数值。i9 7900X 只是十核,他十二核、十四核、十六核、十八核的大哥到底是什么频率还很难说,确定的是满载功耗只能更大不能更小。苹果确实有定制Intel CPU的习惯,但性能规格可以定制,功耗想让Intel 降下来,应该是会超出后者的技术储备实力的。

Vega 性能待定 功耗绝对不会低 RX 580非公版都超过二百瓦

那么Vega 显卡呢?连续几代旗舰AMD显卡的功耗都是比较大的,Vega 专业卡造型已经披露,其风冷版双8pin的供电上限为375瓦。Vega游戏版可能会采用水冷造型,频率更高,功耗可能会直逼这个供电上限。当然,考虑到独立显卡为了保证性能,往往会设置比较高的电压,移动显卡或者一体机采用更低漏电率的晶元和更低的电压可以大幅降低功耗,iMac Pro的Vega GPU未必那么恐怖。只是,从Fury Nano相对Fury的实践来看,这种节能技术降低一百瓦算是极限了。当年Mac Pro 2013的D700即使把D700(HD7970 塔希提核心)的标称频率降成了狗,照样会受到系统功率不足的困扰。如今采用Vega 加高频定制十核以上Skylake处理器的iMac Pro,功耗爆掉500W几无悬念——标称500瓦的电源,处理器和显卡的12V联合输出是很难超过450瓦的,剩下的余量中,5K显示屏也是功耗大户啊。

台湾论坛证实28核至强需要空调加暴力扇才能压制 同为硅脂封装18核至强散热压力类似

苹果只是一家下游厂商,他也许能利用自身的议价能力帮助上游厂商挤一挤CPU\GPU芯片的功耗性能潜力,但让他对既有热管和风扇系统散热物理效率进行提升,那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已经发布的iMac Pro拆解渲染图中,我们看到了两个体积相对有限的风扇,以及与之相连接的四条较长、较扁的热管。从常识来看,双风扇四热管无论如何都是相当寒酸的散热配置,仅仅相当于六千元平民游戏本级别。笔记本平台上,六热管的华硕GX701镇压区区45瓦的四核i7 7820HK仍然会轻微降频,其150W级别的GTX1080独显拷机重载时90度以上是典型状态。ZOL PC事业部目前接触过的最强的笔记本风冷平台是微星GT73VR,他确实可以轻松镇压i7 7820HK和GTX1080,可那是多达十条热管和接近iMac 21英寸机身的巨大体积换来的。

iMac Pro 寒酸的散热跟旗舰游戏本比差远了

高频的10核 i9 7900X 默认风冷(大型塔式散热器)直扑一百摄氏度

27英寸iMac Pro或者体积大一些,但集成度更高的他面对的是八到十八核心的超高频率至强。目前已经披露的Skylake-X系i7/i9处理器评测中,视散热条件不同,不同媒体给出的默认频率拷机温度在80到110度之间。即使是桌面入门级的240一体水冷想要压制这些怪兽们都会捉襟见肘,iMac Pro想要完整发挥他们的性能不啻于是“Mission Impossible”。考虑到iMac 一体机曾经有让i7 4790彻底丢失睿频的传统,也有过让GTX780M打不过笔记本GTX680M的“事迹”,硬件爱好者们以看火炉的眼光期待“iMac Pro”突破物理定律,并不夸张。

iMac Pro的性能进步对谁有用

商场如战场,任何产品的推出都要有自己的预设受众群体。如果目标定义不明确,那么产品误打误撞成功的概率不会太高。沙俄铸造过打不响的大炮,钢铁侠的原型霍华德修斯制造过最大的飞不起来的飞机,那些已经一览众山小的设计师总是有片面追求单一指标“强大”的疯癫作品。

修斯的飞机堪比波音747 早在1947年就出现 然而只能飞一分钟 大而无当 超级任性

如果说Mac Pro还有准专业机器的光环,那么iMac一直以来的定位都是介于家用和半专业之间,用他来直接比拟成熟的同配置工作站或者DIY台式机是鸡同鸭讲。诚然,iMac Pro 是最强一体机,这个认证来源于大家对苹果一贯的工业美学认可和对他采用的上游芯片厂商技术实力的信任。但是苹果本身是个下游集成厂商,至少在PC市场上一直如是,苹果为iMac产品线打造个最强的“怪物”真的有用么?

强不强 要看市场检验 参数意义不大

大凡规格超群的产品,都不是用来巩固既有市场的,多半立意进取,要开拓更大的领域,抑或是通过“最强”招牌提升品牌形象,提升整体的用户美誉度和“信仰”。从根本上说,iMac Pro相对iMac并没有什么新的设计元素可言,纯属配置堆积的大号放大版——更贵也更强。对于iMac原本的用户来说,四核i7加高端笔记本显卡其实已经可以搞定大部分任务需求,iMac Pro如果设计得定位再高一点点,那可能在重负荷任务中物有所值。 可iMac Pro的设计并不是高强一点点,而是强太多(虽然说降频无法发挥全部性能,但定位成本不可抑制),最低起售价也被抬到了四万人民币的历史新高。

iMac Pro 的“热力”、复杂度、成本 都有向反应堆看齐的架势

目前iMac系列的用户群主要分为四类,首当其冲的是视频音频编辑用户,兼顾调色后期;其次是平面设计2D图形编辑和影像处理;位列其后的是小规模的图形渲染群体;最后是尝鲜的需要家具的不差钱土豪或者需要玩具的电脑发烧友、程序员。原本的iMac虽然同样售价不菲,但在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眼里还是颇为廉价的一体式集成方案,他们或者没有精力适配选购专业工作站,或者受制于成本无力把装备搞得太贵,发烧友用户和码农们的情况也大概类似。对于专业的渲染作业来说,3D图形作业需要超长时间超重负荷运转,即使买iMac经济不成问题,效率和系统协调扩展性也很成问题;而2D图形设计中,苹果的生态环境并非不可替代,频率不太低的中档处理器都可以应付,显卡可有可无,买不买苹果并不重要。是以,iMac Pro最重要的与专业沾边的用户群体是视频编辑用户,既包括小个体户也包括浑身充满体制优越性的电视台和学校、有需求的大企业等。

黑苹果用户反映i7 7700K四核导出视频就有不能满载的时候了

原生苹果笔记本 预览模式下CPU占用率也未必有多高 实时编辑不见得需要八核以上

当iMac升级成为Pro,成本大幅度提升,所有原来想要简单便宜解决问题的中小用户陡然间都会压力巨大。对于普通意义上的视频剪辑和图像处理来说,实时预览过程中GPU有一定用处,而用处并不大——Geforce 840m在Primier和Lightroom中都不能满载,所谓的加速作用聊胜于无,苹果主导的A卡 Open CL规范也并不能改变这个整体优化状况,Vega这么高的GPU意义有限。对于骤然升级多核的处理器来说,确实在普通视频和图像操作中有所提升,但无论是苹果自己的Final Cut还是通用流行软件在常用操作的多核并行化方面都是有极限的,四核以上提升有限,八核以上边际效应明显(苹果没有对双路E5优化过,而搭载的新单路至强核心数量已经远超过去普通双路平台)。视频剪辑之后的导出过程确实是多核提升的主要环节,但非专业编码器的普通视频剪辑软件同样对24线程以上硬件支持有限,iMac Pro高配激进选择超多核心的成本却需要低配来均摊。至于渲染,跑不了全负荷、一点内部扩展能力都没有、外部扩展需要一堆USB Type-C转接线(苹果的激进作风很难改)的一体机并不是好选择。

专业用户 隔行如隔山 自由搭配和扩展才能避免浪费 高度集成并非正道

iMac Pro即使搭载了Vega也绝不会成为性价比很高的游戏机,硬件配置再强面对大量廉价渠道可以搞到的至强普通平台也没有决定性的优势,比较优势基本会被局限在iMac本身的工业设计和苹果的软件生态上。如果对比iMac没有本质的提高,还让多数说好的人都觉得“买不起”,那么谁有真正需要他呢? 指望电视台或者大公司一掷千金来让iMac Pro获得强大市场地位是不可能的,让这款产品成为纯粹的VR体验机想法更加不够实际,即使苹果真的立意于此,如此边缘化、如此玩具性质的品牌形象也显然与IT业界对苹果的期望大相径庭。

Surface Studio应该和iMac Pro互相借鉴一下 机器快到ZOL了 届时为大家“批判”

一向以工程师思路著称拼命堆叠配置的微软,最近发布了交互性能极佳的触控Surface Studio,向来把用户使用感受放在首位的苹果却推出了性能配置远超同侪独孤求败的高配置传统模具iMac Pro,这种对比的反差在今年非常强烈。我们要说的是,iMac 一直以来的最强一体机地位从来都是稳稳的,他需要的改变是创意拓展,而不是向服务器、工作站靠拢,苹果这样做了,确实有拿错剧本的可能性。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