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这名芜湖患者家属的感谢信为什么刷爆朋友圈?

一位署名“一名老党员”的患者家属

寄给芜湖市中医院党委的两封感谢信

近期刷屏了院内“朋友圈”

他通过自己及老伴在市中医院就诊过程中

遇到了三位令人感动的好医生的故事

向全院医护人员表达了致敬和感激

有医术更有医德,树口碑患者点赞

为这样的医生,点赞

感谢信的作者马可胜老人的妻子武慎凤常年被肠炎困扰,吸收不好,患骨质疏松,去年12月和今年3月,就因为两次骨折住进了中医院骨二科。两次手术都很成功,老人术后恢复也很快。而治疗期间,医护人员的“不怕麻烦”给老人留下了很深的触动。

负责骨二科的医生也是市中医院大外片一支部支部书记钱辉在给马老老伴治疗的过程中,发现陪护的马老身体也出现了状况,当即劝其及时检查治疗,并在认真评估后调整了治疗方案,术后让武慎凤提前出院。为了方便他们拆线换药,钱医生三次下班后自己驱车上门为其换药。“医生能这样为病人着想,我相信他对其他患者也是如此。为这样的医生,点赞、点赞、再点赞。”

遇到像钱医生这样为病人着想的医生并不是偶然。去年5月,武慎凤因脊柱炎引发腰腿疼痛,经人推荐他们来到推拿科杨振医生处诊治。杨医生不仅推拿技术了得,还“额外”地让她心情开朗了起来。“因为常期患病,身上疼痛,我老伴情绪很抑郁,甚至有消极厌世的思想。杨医生除了治疗还做她的思想工作,我老伴看到效果了,听进了医生的话,开始积极配合治疗。”马老说。

“多为患者想一想”

老人在信中还特别提到了国家级名老中医、脾胃病科主任、大内片一支部的唐喜玉。在唐医生的治疗下,不到半年老伴身上的多种病状几乎都消失了。“我多次看到唐医生为了治疗更多的病人,经常看到中午快一点,累了只能站起来扭扭腰,我们病人看着都心疼。”马老说。

马老的称赞和感激,在几位医生看来却是最普通不过的事。

“这些都是最平常的事,为病人尽心医治、减轻他们的病痛是医生的本职工作。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只觉得要尽好本分,病人和家属特地来表扬道谢,反倒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唐喜玉医生一如既往轻声细语地说道。“多为患者想一想,医患之间的隔阂就能打破。”钱辉医生说。

春风化雨润民心 和谐医患树新风

从不放松医德医风建设

多年来中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从不放松医德医风建设。

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市中医院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平安型医院,打造人才聚集的医院,把抓党建与促行风相结合,使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医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涌现出了像“安徽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芜湖市十大杰出青年”、援南苏丹医疗队员丁定明,连续参与多台疑难、危重手术抢救累倒在手术台仍坚持完成工作而被央视报道的网红“最美外科医生”、“芜湖好人”梁明,妙手挽救癌症患者、“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查名宝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

医院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共产党员示范集体授牌、党员“亮身份”等活动,增强党员的政治自信,引导党员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支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切实服务群众。2016年,医院各党支部、科室共开展各类义诊、健康进校园、社区健康服务20余次,免费为近千名群众提供诊疗、咨询服务,发放健康资料2000多份,努力践行入党誓言和希波克拉底誓言。

“以患者为中心,就要为患者多想一点。”

“以患者为中心,就要为患者多想一点。”院纪委委员、护理部主任丁腊梅说道。今年,市中医院护理部正在推行一项“家庭访视延伸服务”——为出院病人上门探视和解决后续护理问题。通过对一些后续康复护理有困难的家庭,护理人员主动上门回访,指导患者诊疗后康复,以达到更好地诊疗效果。“上门探视,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之外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丁主任直言推行活动之初的困难,但这个时候,党员护理人员主动站出来,通过她们的带头实践,这项工作如今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在我们护理部内部,而是全院的医生都开始加入进来,参与到家庭访视中,得到了患者很好的反馈。

以人为本,需要转变模式,只有创建和谐的职工队伍,才能把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贯穿到日常工作的始终。市中医院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打造专业门类齐全、结构比例合适,具有后发优势的人才队伍。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通过“青苗计划”、“杏林计划”、“精才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老中青的人才梯队增强了医院诊疗、科研的综合实力。“戴氏骨伤”戴勤瑶、中医内科杭莲、高血压中心郑梅生、急诊内科张荣珍、儿科顾敏勇、呼吸内科陈志祥等一批名老中医、技术骨干成为医院的“金字招牌”,一号难求。

以传承促创新 以廉洁促发展

新型中医院发展之路

医院建设中,市中医院始终注意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今年更是纳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及区域重大疑难疾病中医药诊疗中心。在不断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交融现代先进科技和西医先进诊疗手段,走出了一条传承中创新的新型中医院发展之路。

医院新设42个中医专病门诊,积极开展“三伏”、“三九”敷贴特色诊疗活动,每年年末的膏方文化节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现代疾病防治体系很好的结合。新开设的中医综合治疗区集中医传统诊疗方式及现代康复理疗为一体,为患者提供“一站式” 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广受患者赞誉。2016年底上线运行的“掌上智慧医院”让患者足不出户即可预约挂号,通过绑定患者信息,检查后报告、检查单自动推送到患者手机上,让中医、中医院在与时代接轨、与信息融合的路上越走越宽。

创新廉洁文化建设

医疗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廉洁的医院文化的指引。医院结合医疗业务工作,创新廉洁文化建设,在内部管理、窗口服务、业务拓展、形象宣传等方面融入廉洁文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邀请专家做廉政警示教育讲座等形式,引导党员职工和医务人员树立尊廉崇洁、积极向上的思想,自觉养成自律、诚信和廉洁行医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在全院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聘请社会监督员,积极参与芜湖市万人千企政风行风测评,全面提升患者满意程度。”市中医院党委负责人表示,“在2014年全市万人千企政风行风测评中,市中医院名列卫生系统第一名;在全省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我院连续多次在中医医院中名列前茅。”

走在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芜湖市中医医院发挥自身中医药特色优势

以党建促行风,以先进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引领示范全院职工的发展前进

在为群众提供高水平、满意的

医疗卫生服务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用不断结出的硕果

让医院“江南一枝花”的美誉蜚声大江南北

大家都在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