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农村风俗,有些物件借了不能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借了别人的东西,需要归还,这样才会有下次,这就是我们信奉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但在部分农村,有些东西借了是不能还的,这是为何呢?

虽然农村的经济条件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对于生活在农村里面的人,至今任然保留着老一辈人的风俗习惯和规矩。然而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对于这些风俗因地方中间又存在着很多不一样的差异,所以你如果要去农村玩或者是农二代,你必须要了解农村的一些禁忌习俗,避免得罪这一方的人或者被当地的人所笑话!那么在农村,有哪些东西不用还呢?

第一:缝补衣服的针

在以前农村比较穷的时候,衣服一般都要缝缝补补穿三年,所以缝补衣服的针就显得很重要了,不过要是有邻居来借,都会很乐意的给,因为这寓意着针被借走了,就不用缝补衣服,从此穿新衣服了。不过现在日子都好过了,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还会缝补之外,很少能看见缝补衣服的农村人了。

第二:药锅,药锅,不要还咯

在农村有句话叫:借钱借物难,借药锅容易,这是说向人借钱借物,多数人“吝啬”,可能不愿外借,明明家中有,却说“不方便”,没有,可是家中有药锅,有人来借,那准不会隐瞒,而是痛快的说:“拿去!”而药锅是“只借不还”,是“只能借,不能还”。你去借药锅,主人高兴,如果用完去还,主人就会恼怒。在有的农村地方,如果要还药锅,则会在里面放点盐,寓意着让药锅咸(闲)着。

第三:抬棺的灵木

虽然如今在农村推行火葬,但想要取代老一辈留下的土葬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毕竟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做的。在农村,都是非常看重白事的,也有很多习俗和禁忌。在白事中,将抬棺材的叫灵杠,有的地方叫龙杠,如果家有丧事借了别人家的灵杠,是千万不能还回去的,要是碰到性子急的主人,说不定会打起来。在有的农村地方都把这个灵木放村庙里了,也就避免了借还的问题。

第四:香火


在农村,老一辈普遍有拜神礼佛的传统风俗,是村民祈福最常用的一种方式。而香火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香火是对神的供奉,香火越多,说明诚意越大。在农村,香火也代表着后代,我们所说的传香火就是传宗接代。香火在农村是不能借的,老一辈说如果香火都要借别人家的,那就是不诚不敬,是犯风俗大忌的。

第五:拐杖

拐杖这东西,一般情况下用不着,除非是家中有病人需要或者有残疾人;不然,谁家都不会准备拐杖,如果,家中因为有暂时的需要,恰巧隔壁左右有用过的拐杖,去找村民借,主人会很高兴,认为是把晦气给送走了(除非是有几百年历史的拐杖,那就另当别论了)。拐杖借了如果不需要了,也不用还的。这些规矩作为农村人都懂的,也没有人去还,除非两家有敌对思想!

农村的各种习俗和禁忌,相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是表现了农民朋友对于平安、健康、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这些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农村风俗和习惯,将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人的思想不断变化而慢慢消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将渐渐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当然在不同的农村地区,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也是借了不用还。在您的家乡有哪些不一样呢?

更多农村见闻,农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农耕情怀”,为您讲述咱农民的生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