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核桃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之变”

自进入“中国核桃之乡”——陇南成县,无论是沿山公路两侧,还是村寨田野,处处可见果实丰硕的核桃树,雨滴留在核桃上,晶莹透亮。

随处可见的核桃树

雨后的核桃 李丽/摄

来自自然馈赠的核桃,美化了小城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也承载着人民脱贫致富的殷切希望,从去皮核桃、核桃仁等初加工产品,到全产业链核桃产品生产,成县核桃正搭乘“互联网+”的政策东风走向“供给侧之变”。

供给高标准:品质撬动需求

坐落在成县小川镇的陇南市华龙恒业农产品有限公司是成县核桃产业发展的重点龙头企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核桃营养保健、食疗功效认识的不断深化,核桃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核桃生产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成立于2006年6月的华龙恒业,迅速成长为陇南核桃企业中的佼佼者。

由于核桃尚未成熟,以收购、初加工核桃为主的华龙恒业正值生意淡季,这样的淡季要持续整整半年之久(开春到农历七月核桃成熟),季节限制成为像华龙恒业一样从事大批量收购及初级加工企业发展路上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此时的华龙恒业依然有工人在熟练地分拣核桃仁,榨油车间大型器械齿轮不停转动,电子商务成功交易一单又一单……

华龙恒业职工在分拣核桃 李丽/摄

负责核桃收购与生产的经理张国强这样总结华龙恒业成功的秘诀:坚守质量底线,保持企业“品格”;依据政策引导,依托电子商务破解销售难题;延伸产业链,产业化生产突破季节限制;加强技术探索,产品多元化、品牌化拓宽供给市场。“成县核桃品质优良、核仁饱满、油脂含量高、口感好,核桃成熟后收购商和农户排着长队来卖核桃,公司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多少收多少”,张国强说。

10多年来,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华龙恒业始终对农户送来的核桃给以“市场价保证”,使周边乡镇核桃不愁销路,并对贫困户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一方面下大力气保证成县核桃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不断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华龙恒业赢得了良好口碑一跃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并成为知名企业“六个核桃”、河北养元智汇公司的原料供应商。

走出新模式:电商扩大销路

“甘肃电商看陇南,陇南电商看成县”。成县电商中心干部陈龙辉用了半小时向我们介绍成县核桃与电商的“不解情缘”。县委书记李祥微博叫卖核桃的故事在成县广为流传,自此敲开了成县以电子商务助推核桃产业发展的大门。从县委书记到普通党员干部、从县级领导到基层工作人员,人人上网宣传成县,讲述电商故事……单位政务微博629个,干部实名认证微博4300个,政府微信公众平台117个,强势打造的电商扶贫微媒体矩阵,为成县核桃产业的电商之路打开了销路。

成县华昌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 李丽/摄

大学生村官、鸡峰镇副镇长张璇积极普及农村电子商务,通过“一店带多村带多户”的网店带贫机制,帮助农户将核桃及土特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纸坊镇的返乡创业青年杨锋踏实努力经营着个人品牌“靠谱的核老大”,销售文玩核桃与可食用核桃,坚定地向着“核桃产业老大”的目标前进;龙头企业华龙恒业将各色核桃产品搬到了淘宝网上,由专人负责24小时维护运营;小川镇农村淘宝店主王龙立足一方村淘服务站为乡镇土特产与全国时鲜货搭起了桥梁,踏着“乡亲所需走进来、核桃产品走出去”的“买卖进行曲”,看着村民露了笑脸、鼓了腰包,他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雨中的华龙恒业 彭倩/摄

核桃销路广了,农特产品的增产增收使群众看到了调整种植结构的好处,农业供给侧改革得以推进。近年来,成县流转土地14.5万亩,探索发展核桃树套种中药材、油用作物等立体农业,累计嫁接改良核桃树780万株,形成了以核桃为主导,中药材、养殖、蔬菜、鲜果、烤烟为支撑的农特产业体系,核桃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来成县“取经”或寻求合作的的考察调研团一波接一波,陈龙辉介绍,下一步,成县将以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淘宝项目为契机,以电商品牌培育为核心,重点“育人才、通销路、建龙头、塑品牌”,构建县域电商大生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发展大格局:产业决定市场

如何通过核桃精深加工,发挥成县“核桃之乡”的区域优势,打出品牌,打造核桃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成为当下成县多家从事核桃初加工企业走出山林、快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核桃成熟季来临,华龙恒业的职工将对附近乡镇核桃园内管理、施肥、打药、挂果等情况进行考察指导,认购供应基地,并吸纳周边村民到厂内从事果皮分离、核桃分拣、包装等工作。“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正是成县电商扶贫模式之一,也是华龙恒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成县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支持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鼓励其以自主品牌为支撑,开展网络零售、线上批发等电子商务业务,吸纳贫困户就业。目前,华龙恒业年生产加工核桃2200多吨,生产出的核桃仁、核桃坚果、核桃仁罐头、核桃油等系列产品,远销北上广、河北、浙江、东北三省,已建有全国大中城市产品销售网点42个。

华龙恒业产品展示 李丽/摄

借助政策支持及陇南市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华龙恒业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进入改革发展期,拟购置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探索开发核桃多肽粉胶囊、核桃多肽酒等高端产品拓宽核桃需求市场。张国强介绍,目前该项目的土建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面竣工,正在筹措设备购置资金。

而摆在华龙恒业面前的首要难题是:虽然拥有完善的核桃油生产线,由于尚未拿到相关销售资质,核桃油生产后只能供给其他客商,不能直接向市场售卖,利润空间不大。其次,由于核桃初加工产品主要供给两大饮料生产企业,对下游市场依赖较大,核桃饮品市场波动将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如何转变粗放、单一的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加强传统核桃产品的改造升级和功能性食品开发,使产品多样化、现代化,实现增值增收;如何进行技术开发、培育市场品牌,强化既有核桃交易集市功能发挥,与国际市场接轨;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供给侧人才,盘活传统资源市场,实现创新发展……将会是成县核桃产业供给侧改革之路上不可逃避的问题。

九月将至,成县将引来一次核桃盛会——“核桃节”。届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集中发力宣传,线下各类产销对接洽谈会及签约仪式、电商发展论坛、核桃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等竞相举行;线上同时开展“网络核桃节”,在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特色馆和自建平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齐聚国内电商界知名人士、“核”专家、知名企业、客商、创业者等,为核桃产业大手笔改革汇集智慧、凝聚力量,将“成县核桃”这张“名片”传递给各方来客。

兰州大学校园记者 李丽 彭倩 指导教师 刘晓程 王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