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民国县长顾敬之和他的四房太太真照片曝光,四姨太原来长这么漂亮……

说起商城县解放前最后一任县长顾敬之,大家都知道四方洼的顾荆乐堂,这座位于长竹园乡汪冲村的古建筑,因为顾敬之的四姨太而远近闻名。

顾敬之本人老照片

顾敬之两个儿子照片

顾敬之四房姨太太照片 左二应该是四姨太

顾敬之的四姨太

在商城县民国史上,顾敬之算是一个重要人物,复杂人物,他从一个保镖到商城县长,可谓青云直上,是一个有独特性的人物,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统治商城20多年,地位牢不可破,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顾荆乐堂位于县城南50公里长竹园乡汪冲村西北角的四方洼。是原国民党商城县县长顾敬之为其四姨太游氏所建的城堡式别墅。古时谦称自己的妻妾为拙荆,故名。

民国商城县长顾敬之

顾荆乐堂从1937年动工,至1944年完工,历时8年。当时有进步记者以《闭塞古道、私筑皇城、三宫已就、六院未成》为题,在开封报刊予以揭露。

顾荆乐堂坐北向南,三面环山,形如座椅,气势森严,前有冲田溪水,景色秀丽。占地约3220平方米,有房88间。正宅一进三重,两进四合院,第一重10间,第二、三重各5间,四角建有炮楼,正殿高11丈,墙厚二尺一寸,进深二丈一。

正宅两边各有十二间二层楼的厢房,与三重正殿走马转楼就结为一体。下层全部是用石柱、石墩、石条砌成的地下室,供 避暑之用,二殿下面的地下室乃是暗室,供储藏枪支弹药、粮食,亦说“水牢”。

正殿登楼的石阶全是磨光的石条,三面环绕垒成。屋脊是花砖压顶,两头鳌鱼昂首,完全仿照古代帝王宫殿的形式建造。建筑形式完全防照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设计,同时又有典型的地方风格。其主体结构为清代小式术作台梁成式构架,建筑形式为砖石木混合结构。三堂一线申珠,整个院落错落有致、流线分明。

三重房子之中有两个长约24米,宽为7米,面积为168平方米的天井院子,院内全是用石条铺垫。后院子左边有一直径为2米的圆形金鱼池,有长为1.8米的浴池,院内四周有精雕细刻的石条花台。每重正殿大门上方有“顾荆乐堂”石匾,二殿的后墙上用四百石稻谷从武汉买进的著名书法家写的“礼仪廉耻”四字。

房子的四个角落有四个突出墙体的炮楼,每层均砌有射击孔,根据不同距离目标发挥不同作用。三重房子之中有两个长24米、宽7米、面积为168平方米的天井院子,两边有花坛,地面装饰图案全是用条石、鹅卵石和青砖铺墁而成的。

后院子左边有一直径为2米的园型金鱼池,有长为1.8米的洗澡盆,院内四周有精雕细琢的石条花台。正宅四周山头上用青砖砌有高1.3丈、厚3尺的围墙,周围山头上修有7个碉楼,高4丈有余。

整个建筑,全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飞檐走兽,雕梁画栋,栩栩如生诸如“鲤鱼跳龙门”、“观音送子”、“喜鹊闹梅”等。

“一到四方洼,人人都害怕,不是抬石条,就是抬屋架”这四句至今还流传的歌谣,是修建四方洼“行宫”的真实写照。顾敬之为修建宅院,从全县抽了有名声的30个泥水匠、60多个石匠、20多个木工为他烧砖、烧瓦,打石条、石墩,做梁架、砌墙。前后共征用民工约达16000多人次,共花费56万个劳动日,用青砖250多万块,瓦22万块,石条和方石料16万块。四条窑烧了七、八年之久,烧干柴1.35亿公斤。

解放前夕,犯下累累罪行的顾敬之,引起社会公愤,受到开明进步知识分子的公开揭露。1946年5月,省以召开县长会议为名诱顾至开封,被省保安司令部扣押。1947年4月,开封地方法院迫于舆论压力,以贪污、杀人罪判顾死刑。尔后,顾的家属以重金贿赂官方,“死刑”变为“暂押”。1948年开封解放时,顾趁机逃出,先到南京,后至武汉,旋携眷潜柳州、衡阳,经广州至香港,去台湾。1972年死于台湾,年84岁。

绿树掩映中的顾荆乐堂

历经战争洗礼和政治运动冲击,顾荆乐堂毁损严重,然主体建筑尚存。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行宫”因无人居住和看管,毁坏严重,也很少有人去观看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有识之士投资改造为民俗馆,于2003年3月开始投资兴建,2004年经信阳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展示商南民俗文化的大型博物馆,形象地再现了当年在这座楼高院深、洞奇径幽的古宅里所发生的一幕幕历史话剧。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