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客|从揭阳到惠州:他用一碗炒饭俘获我的胃

那年爱情,从一碗炒饭开始

本文系网 易惠州内容中心、惠集读书社、零度公社联合出品,《惠州客》非虚构写作,惠州民间记忆文本,每周四准时更新。

作者简介

霖秋,游离于数字与文字之间的潮汕女子,曾为红袖初期网络小说写手,二胎时代后,文字已模糊,数字仍未放弃,现为某公司财务经理,执着于自已的爱情观念:有情饮水饱。


很多人总是会问,我的爱情故事是怎么开始的,我总结了一下:从雨中相遇,由一碗炒饭开启。

没错,不是芬芳的玫瑰,不是甜美的巧克力,而是由一碗炒饭开始。

当你想见一个人时,天上下冰雹都会赶着去!

该从那里说起呢?有时我会问他,他的开始是在那,他说他的开始是在一场舞会中的一袭红裙,他问,我呢?我说,我比你慢点,我的开始是在一场雨中。

是的,那场大雨,似一场及时雨,他从雨中走来,如同一个骑士般,让我躲无可躲地迷失在他的笑中,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然后瞬间发芽、开花。

他的炒饭,俘获我一辈子

转眼十几年,那一幕似乎还在昨天,那天意外接到他的电话,当时他的身份还只是一个曾经的同事,电话里,他说,我想你了,所以,我来了。我当时心里还是挺反感的,这人,怎么这么无赖?我跟他好像也不是那么熟吧?

出于礼貌,我还是问了他的位置过去接他,泼天大雨中他骑着一部单车,在电话亭边远远地朝我招手,雨水也无法掩去他的笑,那一刻,在漫天的雨中我似乎都听见了花开的声音。看他帅气朝气的脸,之前的不快也无影无踪了,我承认,我是个外貌协会,如果当天来的是一个长得一般的男子,也许,就没后面炒饭啥事了。

他让我坐他的单车,我看着后面那满是雨水的后车架,怎么也跳不上去,后来,干脆就推着车走,一路上,他似乎很高兴,一路的笑个不停,我问他,这么大雨,你怎么来了?要访友也不看天气。他回我一个笑,嘻嘻,下雨天,正是访客天,谁说下雨不能看朋友的?

我想起了他来之前的另一个电话,某一个人却说,天气不好,算了,我不来了。我知道,那只是他的一种习惯的借口,当你想见一个人时,就算是天上下冰雹都会赶着去,就如同我身边的这一个。

一个男人肯为你下厨,至少以后不愁饿肚子

到了公司,同事们一见他都起哄,男朋友啊,这么大雨过来,真有心。

我都差点忘了,今天跟人家说男朋友要来,结果,男朋友没来,来了“男”朋友,我极力否认,不是不是,这真不是。他呢,哈哈地笑着,却是不否认,跟同事说,今天打扰大家了,真不好意思,这样吧,今天我主厨,请大家吃饭。

我瞪了他一眼,还真是自来熟。

一进厨房,同事故意为难他,只给了他几个胡萝卜、玉米和腊肉,倒是想看看这大厨能变出什么花样来。我们一群人在客厅喝着茶聊着天,而我们这个淋了半身湿的大厨就在厨房中大显身手。

这就是我男朋友,谁说不是的。

我同事问,真不是你男朋友啊?怎么这么好,一来就给你做饭?神差鬼使的,我竟然回她,是,这就是我男朋友,谁说不是的。刚好说这话时,他一脸笑容地端着一大锅炒饭进来了,脸一下子刷的红了,给听了个正着。

香气扑鼻的胡萝卜玉米炒饭,上面再洒上切成碎粒的香菜,很是漂亮迷人的颜色。他说,材料有限,下次,我再做更好吃的给你,女朋友。

他的眼中有专注的执着,我觉得,下次的炒饭也挺期待的。

他成功了,一餐炒饭,收了我的胃收了我的心。我想,一个男人肯为你下厨,至少,以后,我不愁饿肚子。

没有玫瑰,没有情书,没有甜言蜜语,有的,只是一碗炒饭,一个他执着认真的眼神,我们一生的故事,从这一天,这一碗炒饭开始,他的手大而暖,会牵着我爬山,会给我做炒饭,会给我做酸辣粉,也会在多年后给我一个温馨的家。

他说,他不会说好听的话哄女生,但,他所有的甜言蜜语都攒着给我了。谁说他不会说,瞧,这不说得很好吗?

升级版炒饭:不只要有炒饭,还得有奶粉才行

2004年,我们相识相爱的第三个年头,他在珠三角多个地区中选中了惠州,他说,他想去看看我口中那个有山有水的西子湖畔。

于是,在所有人的反对声中,我们携手从揭阳来到了惠州。刚到惠州的日子是艰辛的,他之前所有的朋友圈子都在揭阳,来到惠州相当于从零开始,第一个月,我们是在两人共吃一个快餐中度过的。半年后,我们俩的工作慢慢稳定下来,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们没吵过架,日子过清贫却知足,有他的保护,有他的指引,我的职场之路也走得越来越顺。来到惠州的第三个年头,在所有朋友的见证下,我们办了一场小小的喜宴,他终于实现他给我一个家的承诺,婚宴上,他有点热泪盈眶,他说小声地在我耳边说,他一无所有,我跟着他委屈了,我说,不委屈,谁说你一无所有,你有炒饭。

我们有了爱的结晶

是呀,他有炒饭,有一颗爱我宠我一生的心,这比任何的房子车子票子都珍贵,只要有他的这颗心,我愿,天涯海角,从此与君相随。

那一年,我们迎来了我们第一个宝贝,我们的小可儿,他的小情人。

他的嘴里不再只有我一人,多了一个小宝贝,他说,他再不只要有炒饭,还得有奶粉才行了。

都说一段婚姻最考验人就是在孩子降生后,所有的矛盾都会在日复一日无休止的带娃中暴发出来。的确,我们也吵过也闹过,每一次吵过,我都会甩门而出,所以,后来他有个习惯,只要是吵架,他首先第一步一定是先锁门,他说,人只要在他怀里,怎么吵都哄得过来。

如今我们已经是幸福的四口之家

再后来,我们的第二个宝贝如约而至,这时,他的双鬓已现点点灰白,那几年对于我们来说挺折腾的,工作稳定,但家公卧病,加上二孩的经济压力,时时刻刻如影随形,我心疼他的压力,同时,他也心疼着我的委屈和付出。

他的招牌炒饭已成了女儿的至爱,而且花样比之前更是翻新加料,我每每总是一脸醋意地对他说,看看,这就是小情人的待遇了,我当时只有腊肉和红萝卜玉米,女儿现在的待遇就是鲜虾炒饭。他笑得更开心了,女儿像你,所以,我才这么喜欢,这下,换女儿不开心了。

所以,不管是红萝卜炒饭还是鲜虾炒饭,其实,这炒饭的味道是不变的,就如同他当初那执着认真的眼神。

买一送一,老公专业的财务知识让我如虎添翼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混职场这么多年风生水起有个秘密武器,那就是我的他。今年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火得不得了,我对他说,你就是我的贺涵,他笑了笑,不敢不敢,没贺涵的钱,也没贺涵的帅,我回他,你有贺涵没有的炒饭。

我是财务专业毕业,记得当时读书时最让老师头痛的是我的不务正业,就算了到了临毕业一群同学跟老师聊梦想,我说我的梦想是当名记者,当时老师叹了口气说,当记者就当记者吧,至少当个财经类的记者,也算是对得起你的专业了。

没想到,毕业出来,我离梦想越来越远,离专业就越来越近,在某一次政府专项审计的答辩会上,遇到了当时我的老师,估计,老师也没认出在答辩台上口若悬河答辩的我就是以前他最不务正业的学生。而将我重新拉回专业这条不归路的,正是我的他。

生活中,他是温柔的伴侣,而在职场上,他则是冷面铁手的领导,出于财务回避原则,我们从共事过,但,他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对回去应我的问题,也从没软过手,该批批,该骂骂,常常把我说得准备出门买把刀,结果半路一想人家的观点是对的,于是,刀不买了,改为买上他爱吃的水果屁颠屁颠地回家。

我的老板们都知道我有一个专业技术过硬的爱人,所以,很经常跟我说着说着,总会来上一句,你回去再跟你爱人商量一个,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好吧,按照我部门同事的说法,我们这叫买一送一。

他的专业让我在事业上如虎添翼

他属于扎实学习型的领导,很喜欢钻研新税法,从税筹到企业内控指引,从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到“三证合一”,从“营改增”到“金税三期”,对新的税法法规如数家珍。更是擅长多种品牌的企业管理软件的操作,以及ERP数据库的维护,其水平已超过专业软件实施人员。而我,属于偷懒不爱学习爱拿现成东西的一类。如果非得用一种传说中的绝世武功来形容他,他应该是属于扎实稳打的九阳神功,而我,则是属于灵活型的凌波微步。

他的扎实功底我学不来,我的灵活他也没法认同,但,却可互补,于是,我们的饭桌上总会出现专业上的讨论。从公司到家庭,这也许就是同行夫妻的真实写照。

把埙刻上我的名字,这埙无法弃了砸了

在惠的十几年,工作之余他爱玩古典乐器:埙,更是喜欢跟一帮全国各地的潮汕老乡一起玩潮州方言,如同他所有的事情一样,他一旦认定某一样东西某一件事情,他总是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在工作上如此,在婚姻家庭中如此,在对待一个小小的埙和一句潮州俗语上也是如此。他酷爱潮州方言,他认真起来能为了一个字彻夜不眠地到处找字典找典故,每每这时,我总是气他的不爱惜,将他晚睡不睡的事项上报给家里的最高领导,我的家婆。他总是无奈地说,你倒是越来越会告状了。

对于他玩埙、玩潮州方言,我其实是喜欢的,因为,我的他本来就是才华横溢,不管是啥东西,只要他喜欢,他总是能信手拈来玩得有模有样,而潮州方言于他就是一种情结,一种关于故乡的情结,我知道,他不想孩子这一辈失去了乡音,他想让孩子学好母语,记住自已的来处,记住自已的根。

埙之前他玩的是葫芦丝,当时没有那么多的闲钱,他天天一有空就跑西湖里卖葫芦丝的店里蹲,听店主放碟,听店主吹,然后,他再慢慢地回家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摸索。蹲守到后面店主因为要回江西老家不开店了,他这才自已买了一个碟回家,也就是这一个碟,开启了他的古典民乐之路。

他爱吹埙,并刻上我的名字

等到葫芦丝摸熟了后,他总是觉得好听是好听,但少了什么东西。直到某一次,他在网上接触到了古埙,一下子就被那穿透力十足的音符给迷住了。跟他迷上葫芦丝一样,在我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混进了埙的群里,天天在上面听别人吹埙,买埙。那段时间我都觉得他有点走火入魔了,一个埙一个埙地买进,比我买衣服的兴头有过之而无不及。每次都对我说,老婆你听我说,这次这个我最喜欢了,这就是最后一个了,买完这一个我就不买了,我是真喜欢。然后,一次又一次的最后一次,直到我们家的埙可以用箱子装几箱。

看着那几箱他宝贝得不得了的埙,我说,以后你要是气到我,我就直接把它们都砸了。结果,他把他最贵的那只,某西安制埙品牌创始20周年纪念品,十孔F调双八度红陶葫芦埙,刻上了了篆体“霖秋”二字,好吧,这回,砸埙的心完全没了。

我总是刺他,看看你这花心的样子,还好不是换老婆,不然啊,就你这对埙的样子,还不得是个花心萝卜。他幽幽地说,这世上也就你一个傻姑娘肯让我用一碗炒饭给拐了,我还上那去找那么多傻的人啊?

想想也对,于是我这傻姑娘又乐呵乐呵继续端起炒饭吃得不乐亦乎。而他,则在一边吹起了我最爱的曲子《今生情可鉴》:浮云散,清风暗妒山水恋爱,山水偏偏恋人间,天不塌地不陷人间已沧海桑田……

如今,结婚十几年,我们的婚姻中不单只埙声悠扬,更是烟火味十足,他依旧喜欢炒饭,我们的周末厨房属于他,他常常用他那双做报表数据、吹埙玩文字的手给我们做好吃的。

女儿常骄傲地说,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厨,我们家的大厨是爸爸,而且,我们的大厨爸爸不只会做炒饭,还会吹埙,还会辅导功课,爸爸是我们家的全能爸爸。每每这时,他总是纠正女儿,错了宝贝,我们家全能的不是爸爸,是妈妈,因为妈妈会吃炒饭,所以,才有我们这个家。

饭厅温馨的灯光下,他的眼神温柔而执着,一如当年,而我手中的炒饭,亦一如当年。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