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超战狼2成专业评分第一,影评人为何喜欢这部英国主旋律

包哥周末去看了《敦刻尔克》,个人超级喜欢,原因有二,一是三条线讲故事环环相扣,诺兰擅长的非线性叙事,交叉剪辑,用干净利落不花哨的方式呈现了一次;二是压抑的战争故事,表述一个逃跑可耻但有用的含义,诺兰讲的克制不套路,特别像在牌桌上输的倾家荡产依然从容离场的赌徒,两个字“优雅”。而能把战争失败讲的优雅,真的不太多。

猫眼上7.6万人评分8.1,53名影评人评分8.4(包哥主动帮忙算了一下平均数),这么高的分数也是不多见的。目前是专业评分最高的一部电影,超过《战狼2》成年度专业评分第一名。豆瓣13万人评分8.6,好于92%的战争片和93%的历史片。

诺兰又一次封神,用影评人的话说,诺兰命中率太高,5个10分,一水的9分、8分,数量太多包哥没仔细数,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比如全片配乐太多,有点用音乐强行叙事的感觉。而一向反传统、不走英雄套路的诺兰,这次拍英国小船上的父亲一脸坚定,或者飞行员的抉择时刻,都跟八一厂战争英雄片是一个路数。

这种逃跑主义和英雄主义并置的现象,有人不解。连电影中汉斯·季墨的配乐也有太满的嫌疑,《敦刻尔克》全片台词不多,但这并不是槽点,大段大段的配乐反而让人觉得在靠配音制造紧张感,强行煽情。

诺兰是玩电影叙事的高手,汉斯·季默是电影音乐的高手,搭档了很多年彼此知道对方最想要什么。尽管会让人觉得音乐强烈到喧宾夺主,诺兰这次更大胆将音乐与电影叙事、人物感情交织在一起,采用了谢帕德音调让人有紧张窒息的错觉,谢帕德音调是将几个八度的音节连续播放,音调由高转低,但由于交叉播放的原因,会让观众产生音调走高的错觉。将摄影和音乐和故事走向紧紧连在一起,让人物的情绪达到最大化,并把这种压抑的情绪通过听觉和视觉,传递给观众。诺兰又一次在调戏我们的智商,这种被狠狠碾压的感觉,包哥喜欢。

而包哥以为电影里将这种内敛又不外放的情绪传达最好的,不是两位主角小鲜肉,而是一直带着面罩,到最后才脱下来的汤老师。排除个人对汤老师的喜欢,作为最紧张的空战戏的主角,汤老师负责全片所有关键点的起承转合,这次考验的不是台词,是眼神。

当然作为带货男王的汤老师带火了同期的柯林斯,评论区一水给这个蓝眼睛帅哥打call的。

在结尾汤老师光辉落幕的时候,汉斯搭配了脱胎于《谜语变奏曲之宁录》的Variation 15。有影评人说诺兰这次拍了体验式电影,将音乐从辅助变成了功能性推动,但相应的削弱了整体的力量感。或许诺兰并非不知道音乐这样使用的结果,只是想大胆的颠覆传统的电影叙事套路,谁说音乐就只能是手段不能变成主角?

而电影中除了音乐之外,包括爆破、飞机盘旋、炸弹降落、大坝被炸、汽船行进,甚至海水倒灌的声音诺兰都放大了。而相应的减少了主角人类的台词,人变成了自然律动的一个小部分,听到的和看到的成了全片最大的主角,也是最迫切让人感知的。

名为战争片,但全片看不到一个敌人,却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压迫感,只有诺兰才有这样的功力,让我们更害怕无形中的敌人。他喜欢反传统,不喜欢套路电影,喜欢独辟蹊径。拍战争片专门选了敦刻尔克,没有胜利,有也是撤退的胜利,将人性中的无奈无限放大,在小人物的苟且中看到大时代的命运。这其实是大师的气度,也是电影想要呈现的内容。

但还是有些地方落入俗套,这也许就是革命不彻底的地方,比如将军的舍身取义,比如舍小家顾大家的集体主义,比如关键时刻国民性的主题升华,在某一时刻确实有八一厂战争英雄片附体的错觉。不过瑕不掩瑜能够有勇气摒弃多角度的历史呈现,而是选择专注于挖掘人本能的力量,包括狼狈、妥协、怯懦,甚至无力改变时的盲从,真的精彩。

尤其令包哥印象深刻的,是借用伤员上船的那一幕,那才是真的人之本性,怕死,怯懦,大敌当前只想苟活,甚至不惜滥竽充数,假意关怀。而这些丑陋的面目才是真正的自我,那些脱粉的筒子们,你们看懂了这样的诺兰吗?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