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高温+强海风+远距离,无线Wi-Fi 7公里桥接测试

“阿信有话说:

这篇实战技术文来自信锐技术服务工程师——小飞哥!

据小飞哥说,他们这次做了一项远距离桥接实地测试,可谓是收获颇多,但自己也伤痕累累,因为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做完测试,整个人第二天脸上和脖子都是火辣辣地疼,而且海风超大,当时整个手也僵硬了。

所以,小飞哥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向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桥接技巧,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测试前准备

测试场所介绍

小飞哥接到用户的一次咨询,想要了解我司室外无线产品的桥接表现,用户此前曾经测试过其他品牌的产品,测试桥接传输速度有100Mbps,希望我们可以有更好的表现。接到咨询的小飞哥,经过精心的前期准备,与用户协商后,选取珠海的两座大桥——珠海大桥、横琴二桥作为测试场所。

两座桥隔海相望,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物,天气晴朗的时候在两座桥上可以相互看到大桥的外形,但是看不清桥上的东西。地图上测量两座桥的直线距离为6公里左右,与用户实际使用环境的最远距离非常接近。

设备准备

因为从3.3R3版本后我们的胖AP已经支持桥接功能,所以本次为了减少携带的设备,采用胖AP来进行测试。设备清单如下:

第一次测试

此次小飞哥使用的是信锐最新推出的室外无线AP设备NAP-8000。

首先把AP在办公室桥接起来,确认没有问题后再拿到现场,这样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桥接配置大家应该都会配置,我就不再把具体的配置截图贴出来了。

现场,小飞哥在珠海大桥测试点,用户与协调的工作人员在横琴二桥测试点。设备在桥上搭建好后,天线绑在大桥栏杆上面。通过目测将天线角度来对准对端大致位置,通过后台输入指令来查看对端的信号发射强度。

(测试现场照片)

方法非常实用,首先进入AP后台,然后输入命令:while true; do iwlist ath1_0 scanning | grep -A 5 XX:XX; done 其中XX:XX为对端AP的MAC地址后四位,这个命令的作用是AP将扫描这个MAC地址的AP的发射过来的信号强度,然后再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对端AP发射过来的信号强度了。

在一个AP上面输入命令,然后调整对端AP的天线角度,调整一次,就告诉对端现在扫描到的信号强度,这样对端就知道往哪边调整,信号强度就会最大。当一端信号强度调整到最优后,再使用同样的方法来调整自己这端的天线角度。

(3.3R3的胖AP,web页面看到对端AP信号强度)

测试过程中,阿飞首先使用板状天线来测试,发现信号强度最优时两端都是在-72dbm左右,使用共享文件方式测试传输速度在40-50Mbps;然后换成栅栏天线来测试,AP信号强度可以达到-40dbm,文件传输速度在80Mbps左右,均未超过100Mbps。主要原因是前两者天线均为单流的原因。于是,阿飞最终选用双流双极化远距离天线做第三次测试。

(双流双极化天线的正反面)

有了前面两次的经验和很好的位置标记,本次测试阿飞并没有用AP后台查看信号强度的命令,AP一通电桥接就联通了,而且信号强度在-40dbm左右,算是最优的。此时测试文件传输速度最低80Mbps,最高达到250Mbps,平均在130Mbps左右,测试结果令用户十分满意。

(测试时文件传输速度截图)

实战总结

此次测试6公里桥接实验成功,但这肯定不是桥接距离的极限,具体在实际场景还可以桥接多远,也欢迎各位伙伴提供适合的场地,一起来看看信锐无线AP的实力。

当然桥接功能只是针对不方便布线又需要进行数据回传的一种解决方案,信锐无线Wi-Fi提供的是可以同时满足无线覆盖和远距离桥接的复用解决方案,可谓一举两得,有需求的用户不要错过。

除了积累了干货十足的经验之外,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室外项目对天气情况也十分依赖,该测试当天,室外气温高,海风特别大,阿飞的手最后都吹僵硬了,工作人员的辛苦可想而知。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碰到这样的室外项目,针对天气情况可以做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多穿点衣服,或者太阳大的时候带上防晒霜等等。如下图所示:用衣服裹住脸部,也可以防晒。

(信锐技术的测试人员)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