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益建:专注脊柱矫形 建工作室邀全国医生免费来学习探讨

梁益建在自己的劳模工作室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实习记者 陈山三)11月30日报道 从医三十载,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是一个走在世界脊柱矫形界学科最前沿的人,他的头上顶着无数个耀眼光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中国医师奖”、“健康四川——大美医者”、第四届成都市道德模范、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等,当年他婉拒美国医院丰厚的薪酬,怀揣着建立一个中国脊柱矫形中心的梦想,毅然回到成都。他用刀尖上行走的精妙技艺,实现了极重度脊柱矫形领域医学禁区的不断突破,为无数“低头”病患开启了“抬头人生”。他称自己是个小医生,用12个字就可以概括自己现在对生活的理解和期待,“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

“优雅时尚”的目标: 让病人没有疾病 让技术走在前沿

一进骨科住院区,一个个安装着辅助器的脊椎病人就出现在眼前,但病房里的气氛却是轻松的,一如成都今日灿烂的阳光。刚出手术室的梁医生见缝插针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的他表示,“我只是个小医生,最大的骄傲就是做好一台又一台手术,让中国少一个残疾人。”

多年来,他参与过的“驼背”手术有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了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130°、150°、180°……一例又一例超高难度的脊柱畸形患者被治愈,其中一例脊柱三维360°螺旋畸形的患者,堪称“世界最难”,而梁益建通过手术,让患者的畸形得到完全矫正,增高30公分,让这个从未抬过头的患者从此挺直了身板做人。

“现在提倡优雅时尚,优雅就是充满自信没有疾病,有知识有文化才能够优雅,而时尚就是要站在技术的前沿。”优雅是他赋予给患者的,而他自己也一直身体力行的实现着属于自己的“时尚”。翻开梁益建的履历,梁益建创造出了一连串的“之最”,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的手术三大禁区:极重度脊柱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脊髓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极重度呼吸功能障碍无法矫正,很多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都是中国乃至世界难以复制的奇迹。

“乐观包容”的心态:乐观看待病情 医患互相包容

在梁益建的知名度扩大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医者络绎不绝。“现在都有700多号人正在排队,可以说全国最严重的脊柱畸形患者,或者别的医院都不愿意手术的病人,不是正在我们医院住院就是在外面排队住院。”

在外界看来,梁益建身上应该背负着不小的压力,那么多人命在手,岂不是每台手术都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过他却告诉记者,“我并不觉得如履薄冰,其实我一直都很乐观平静,不能因为有道德压力就不做了。”他表示,很多患者都知道他是真心为患者好,他们本身也很清楚自己的病情如果一拖再拖会危及到生命。要知道,在梁益建的病人里,有70%的病人脊柱畸形超过130度,15%到达了180度,而有些极重度的病人才40岁左右就出现了呼吸衰竭,病人们坚强的精神和治疗时表现出的毅力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梁益建团队。

“以前手术时风险考虑得比较多,现在反而少了,医患互相理解信任,我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好。”拥有宽大的胸怀,不患得患失,这是梁益建悄悄透露的保持“乐观包容”的好心态的法宝,也是医生和患者之间一个无言的约定。

“友善公益”的实践:建立梁益建劳模工作室 邀请全国医生免费前来学习探讨

“成都是个充满爱的城市,人们都愿意热情地帮助他人,我很喜欢成都这座城市。”一提起成都的另一个代名词“友善公益”,梁益建有很多亲身的体会。当年他怀揣着建立一个中国脊柱矫形中心的梦想,毅然回到成都,他的梦想也得到了成都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

建立“脊柱矫形中心”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针对脊柱矫形这一课题作出一系列更科学化的措施,如制定手术方式的指南、标准等等,让全国更多立志于做脊柱矫形的专家加入到这个工作中,集中所有医生的力量让残疾人越来越少。

虽然“脊柱矫形中心”还未建成,但梁益建对中国的脊柱畸形医学发展的贡献却一直没有断过。他告诉记者,成都市总工会为其建了一个劳模工作室,可以免费让全国各地有志于做脊柱矫形的医生,特别是四川省三甲医院以下的基层医生前来学习观摩。“空口讲总是不够的,前来劳模工作室学习我可以亲自讲,亲自演示,一起上手术,我们可以毫无保留的分享我们所有的病例和经验。”他称这个举动也是配合国家的分级医疗政策,尤其是希望能够让基层医院的医生水平可以迅速提高,弥补基层医疗脊柱方面疾病治疗最薄弱的现状。

与此同时,他也表态,通过这个劳模工作室,如果有医院拥有相应的设备条件,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做不了手术,他愿意免费前往指导手术,不收取任何会诊费。至今全国已有十多个医生已经来到过梁益建劳模工作室进行学习交流,他希望能有更多医生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