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军歌,大气磅礴,恢弘壮丽

视频加载中...

  北洋海军军歌是北洋海军军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歌词为:“宝祚延庥万国欢,景星拱极五云端。海波澄碧春辉丽,旌节花间集凤鸾。”四句二十八字。军歌自甲午战败后,便湮没在历史中。直到2012年,在英国的外交档案馆资料中被发现,用中文写成,同时还配有五线谱。经过对原曲谱的整理后,音乐家雪野按照现代方式进行了谱曲。北洋海军军歌的被寻回后曲调和1906年清朝陆军部颁布的陆军军歌《颂龙旗》的曲调一致。这首军歌见证了当时北洋海军开放、包容的外交态度,也呈现出建军时的那种气魄和精神。

  军歌在当时北洋海军军内广泛传唱,只因甲午战败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活着的北洋人流散各地,才让这首军歌湮没于历史之中。有关北洋海军军歌在国内的文献资料中鲜有记载,目前仅出现在《北洋海军章程》中。

  在《北洋海军章程》第九节中,对国乐和军乐有简单的要求。章程规定:“国乐”--凡兵船有时应奏行军国乐,须用中国乐器,其乐章由海军衙门撰拟,通行樽办。“军乐”--铙歌、凯歇向无定章,听提督随时拟用。其中铙歌也泛指军中乐歌。

  从章程的规定中发现,当时只是把军乐仿照西方海军,作为一种礼节上制度安排,清政府也并未做统一的安排。在英国发现的北洋军歌档案上没有注明作者、编曲为何人。军歌的作者凭目前的资料仍无法考证。《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对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人员配置了军乐队,大都由十六七岁的孩子组成,被称为乐童,由他们演奏国乐、军乐、凯歌。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