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智随想-英文字母与普通中国百姓-序言+字母"A"篇

2018年2月19日 正月初四 学智随想-英文字母与普通中国百姓-序言+字母"A"篇

公元2018年2月,中国农历戊戌年才刚开始。由于在国外工作读书的关系,一说到"开始",我就会立即联想英文 "First","Begin"和字母"A"。提到英文字母,我突发奇想,想尝试写一写英文26个字母与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联系。我虽然也是英文专业出身,但多年荒废,基本上也就是个初中生水平,能听说读写完全准确的单词词也就区区千把个,按照中国的"脱盲"标准(950个汉字),我不能算英文"文盲",但也就仅仅刚到"脱盲",拿起这么大一个话题,其实还是有诸多困难的,如果有些片面和断章取义的情况,还望英文大咖们指教和方家们指正,学智作此文完全处于个人兴趣,一孔之见,不代表任何人观点。

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一带一路"计划,希望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向海外扩散,特别是文化输出,这需要专业的人事去做。普通中国百姓,借此东风,跟着沾光就行。无需认为中国语言将通行全世界,我这辈子基本上不可能看不到这一天。要想真的接触了解西方文化,实现中国文化输出,恐怕还得通过语言的学习方可深谙西方文化之精髓,才能将中国文化通行世界,而不仅仅是"春节过年"、"孔子学院"的形式输出,"大妈Dama"、"土豪Tuhao"的词汇输出(另外这种词汇被外国收录本身就含有歧视中国的问题,根本不是当中性词收录的),"Long time no see"的短语输出(这类已经是华人百年来的习语),而是将现在当代中国人的真正的精神与行为向外输出或可达到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世界级影响力。

让我徒弟LQQ仿画一幅漫画,原漫画外国老太太手里抱着的是猫,英文是Don't eat my cat.

引2018年1月9日中国新闻网的一则官方报导:

"汉字出征全球行"活动在重庆启动,该活动将以汉字文化为载体,面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届时,由重庆科研机构研发的26个英文字母解构汉字系统将落地海外汉语学校和培训机构。"汉字出征全球行"是"中国印象"文化艺术嘉年华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已被国家文化部纳入2018年全国40个"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重庆唯一入选项目。

这就是这个项目的图片,醉了。

居然还有横版的,雷得我外焦里嫩的

这个项目就是把中国文字楞用英文字母拼凑出来,这样方便外国人记忆。从方法上也是个办法,但是还是不在语言文字的初始状态上做文章,开始或人感兴趣,但结果可直接判断为失败,外国人这样学中文恐怕也仅仅浮于表面。十多年前中国很多马路上的报纸摊都有一类以中文作为注音标识的学外语的小书,销量也还好,可到现在为止,我从没听说哪个中国人靠这种书学好外语的,按统计学计算应是一个都没有(绝对小于1%)。

中国与外国的文化差异很大,从语言角度上代表世界上单一国家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与全世界使用率最高的语言英语做个比较,或可发现无论中文和英文其语言文字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文明的长期发展过程。我尝试从英文字母谈起,与现在中国的文化结合,用一个自下向上的视角,让大家对英语发生点兴趣。不过真要因此有了兴趣与动力,您可得自己努力学习英语了。宋代诗人苏轼的《石苍舒醉墨堂》中第一句"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开始学习语言与文字了,也就来了烦恼了,因为越学越了解,越了解就越有兴趣学,这可就没头了。

【字母A】

很多人跟我说,自从工作以来,所有的英文都还给英文老师了,现在想学英语了,咋整?我问:学英语的目的是啥? 答:现在手里有俩钱了,想带父母出国旅游,但是不会说。我继续问:二十六个字母还会不?答:会呀,ABCDEFG…。我说:这二十六个字母的长相你都记得,但这发音一个都不对,等于连字母也得重新来。答:不会呀,这不就是读ABCDEFG…吗?我说:您这是都是中国马路边打扑克时候听到的发音吧。

英文二十六个字母几乎已经普及到所有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了,所有随便各地都能听到各式各样的二十六个字母发音,都是大概其的发音,但是完全不是正规发音(没有一个字母发音是对的),既不是英国女王音(伦敦音的最好版本)也不是美国纽约音,连澳洲袋鼠音都不是,纯粹中国音,这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些字母已经化在中国的日常生活里了,再也找不到其字母本音了。

现在中国普通人认识英文字母的来源有官方和民间两个来源,所谓官方来源就是学校,如英语课、数学课和音乐课中要用到字母;民间来源自日常生活,如扑克牌、买珠宝、别人告诉(含家庭教育)、看各种电视剧、中文发音通假、广告宣传品及学了"假英语"等。

字母"A"在现在中国的发展涵盖了上述两个来源。那人家"A"原来是什么情况呢?

中国人的常识中英语是拼音文字,因而与象形无关。实际上其字母的来源也与象形有关。英语中的二十六个字母每个字母都有其象形意义,而这些字母的象形意义对于记忆大量的英语单词具有可操作性。

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古埃及的人们就在使用文字(象形文字)表示神,人,动植物,自然界的形态(山,河等),来表示装饰品,武器,农具,日用品等的形状了。该象形文字不仅仅给现在的字母表,还给阿拉伯文字,印度语族的文字带来了影响。

我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图,凑合这张吧

约在3000年前,字母A写起来形似字母V,中间再加一横,代表牛头或牛角。后希腊人将它倒过来写。对于古外国人来说,牛意味着财富,吃,穿,耕作都少不了它。

由"A"开头或者构成的词,一般都是由"A"的引申含义构成的,这就如同中国古字的偏旁部首。"A"的引申含义:

1、向前:因为牛头总喜欢向前抵,如斗牛。

2、向上:牛角向是上长的

3、重要的:牛在古代对人非常重要

4、耕种(农业):牛在古代主要用于耕种

5、食物:耕种能生产食物

大家可以去找相关的词,都比较容易记忆。

"A"是既然从牛头演变过来,作为英语的始祖-古埃及人认为世界是太阳神创造的。牛是太阳神派来的的使者,因此"A"代表存在和创造产生的一切存在个体。

大家是否能记得初中英语中有不定冠词"a"或"an"和定冠词"the"呢?想想上面的A的来源和引申意思,可轻易比较出字典中不定冠词中的"a"或"an"的意思如下:

1.泛指人或物。

2.表示one/every。

3.用在抽象名词前.表示一种、一类、这种等等。

4.用在物质名词前.例如 a glass, a iron, an apple。

因为"A"的上帝属性和存在属性决定了这个字母的具体的应用方法。啥叫"不定",其实就是没谱,或者说"a"或"an"就是个"筐",不清楚是不是特指、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定冠词the的用法),那就往里装吧,就算不完全对(因为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习惯用法),也不会有大错。

再次强调一下,本文不是教您学英语,而是取悦您,搏您一笑的。

现在中国人对"A"的认知及了解,学校教学的那些官方来源没啥意思,每个字母最初都是那么来的,我们只说民间形象及发音来源。

1、扑克牌(Pork Cards)说

夏天马路边常见一帮光膀子的大爷在"斗地主",您就听吧:"仨尖儿带俩五"、"对儿枪"、"仨叉"、"四个一带俩王",这里面还有不会玩的大爷呢。

"尖儿"、"枪"、"叉"、"一"都是扑克牌中字母"A"那张牌的别称,其中"尖儿"和"一"基本上都是扑克牌这个外国玩意的这张牌"A"的原意,而"枪"、"叉"都是对"尖儿"的引申义,当然这里的枪可不是热武器,而是冷兵器的"扎枪",而"叉"是扎这个动作的施动物,如钢叉。

扑克牌中的"A",在英语中很少读成"A",而是作为"Ace"来读,而"Ace"就是隐含"尖锐"的意思,引申出"尖子"、"杰出人才"的含义。"A"既然来源于"牛角",当然含有"牛角"的象征意义。中国也有一种利器叫"牛角刀"。

英文第一个字母就是A,大家可以新拆一副扑克牌,可见A不是放在K后面而是第一张,很多人认为A可以是"一"也可以是"十四",A从顺序上可以是K后面那张,从其真正意义上可不是十四。先记住K是十三这件事,普及一下西方人为什么忌讳"13"的两个传说。

为此文我专门拆了一副从国内带来的扑克牌

大家看顺序是不是每一个花色从A开始到K

其一,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稣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后续也有传说耶稣是被钉死在13号十字架上的,按照这个逻辑推理那个十字架也应该是"13"牌的,而刽子手们也都是13号出生的。

其二,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神话。北欧神话中,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招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

柏尔特是奥丁的儿子光明之神。他才貌出众,满面春风。当他微笑的时候,人们都感到无比喜悦。他做过一个恶梦,预感到将遭人暗算。众神为此着急,奥丁便派出令官,严令一切鸟兽草木都不得伤害柏尔特。但令官没有传令给槲,因为他觉得这种脆弱无能的植物不需要加以防范。火神洛基却利用这可乘之隙,用槲做成利箭,煽动黑暗之神霍尔德尔出面,并扶着他的手弯弓瞄准,将柏尔特射死。

这是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一副仿制品,主要是比较清楚

这类的传说在西方已经深入人心,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流传甚广。因此"13"成了西方文化最为忌讳的数字。但在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中就有一把刀,正悄悄的指向耶稣。

回到K是13这个扑克排列顺序上,"A"就是指向耶稣的那把刀或射向柏尔特的那只槲之箭的箭头。所以不能说扑克牌中的"A"是14,因为本身是1但是到了K出来之后,那A再出来就是偷袭的那个利器了。小时候玩牌有一种玩法叫"捉黑枪"或"捉黑尖儿",估计也是外国传来的,说白了这个玩法的内涵是"抓到幕后凶手",为啥是捉黑桃A而不是红桃A呢,因为黑桃A带毒呀。

基于扑克牌的A的含义在中国,有些地方把单位一把手称作"老A"或者"老一",《士兵突击》里面那个 "老A"的称呼都是这么来的。

2、 "A"货说

我小时候没有听说过货还分什么A,B,C,因为过去物资没有那么丰富,有就不错了,只分牌子不分质量。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国际贸易才使货品分出了ABC,在外贸工厂生产控制端,一般A就是全部达标的合格产品,剩下B、C都是残次品。

A货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说法不一,须以行业为准绳来界定其范围和特点。由于A货较其仿冒对象而言,价格上非常低廉,因此能满足许多追求名牌但是资金不多的消费者。有箱包鞋帽、翡翠玉石各种ABC货,总之这也是大众经常听到的一个关于A的发音。

随手给大家举这两个"A"在现代中国真正得以传播的形象及发音的现状,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来源,一时也不能全总结出来,因为其他字母中有几个写不出几句的,所以也不便把"A"全写出来。

现代中国人,天天听到,天天说的"A","ei"(一声)并且发音十分短促,还能读准英文的A那是不可能的。如果26个英文字母中,第一个字母都读不准,还怎么证明就会读剩下的25个字母呀。

今天早上菲律宾早市上的豆腐摊位

菲律宾卖的豆腐上有个“A”,不知道是品牌还是品质的象征

学智按:本文撰写十分不容易,望大家能够给予支持。限于本人水平有限,我需要大家提供26个字母的中国素材,以及您对我英语方面的一些指导。再次感谢!我感觉我好像给自己挖了大坑,如果大家觉得本文没什么意思,也请告诉我,方便我决定这个坑我是否给它填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