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四年的舌尖3回归,也许不够好,但起码可以解解馋

等了四年,舌尖3终于来啦!!!

老规矩,美食特写,看图说话。⬇️

怎么样,吃货们都看馋了吗?想好下顿吃什么了么?

别急,每逢佳节胖三斤,央视爸爸选择在大过年的开播《舌尖上的中国3》,绝对是应景应时又应情呀!满眼望去,微博热搜已经都是吃的了,一套天津煎饼馃子成为早餐梦想标配,网友们还在奔走打听逍遥镇胡辣汤、乐山麻辣烫的具体位置。⬇️

看到了吧!作为横跨纪录片与美食两届的传奇,舌尖系列是毫无疑问的超强级IP呀!!而等待舌尖,同样是一件非常非常考验人耐心的事情啊

——从2012年的舌尖1到2014年的舌尖2,观众等了2年。从2014年的舌尖2到2018年的舌尖3,观众又等了近4年的时间呀。

这时间一算,确实隔壁家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其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总共设置了8集的内容,每集时长维持在50分钟,它从大年初四(也就是19号)起每晚8点在CCTV-1和CCTV-9播出,现在已经播出了3集,主题分别是“器”、“香”和“宴”。“器”就是器具,“香”主要是各地小吃,“宴”则是中国人特有的宴席文化。⬇️

原汁原味的李立宏配音,搭配新导演刘鸿彦“以爱为调味品”的上岗,新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国》到底怎么样呢?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就是奔着美食去的还带着点文艺情怀的吃货来说,肯定不是百分百的还原并展现了舌尖之前的神与魂,但里面的人文情怀,那种以食为载体,从而凸显出食物背后关于人情味的接地气感,是一脉相承的;

至于喜忧参半的是,越高的期望已经与现实形成了那么一点的落差,以前等了2年,有人说舌尖2太煽情忽略了美食,而现在等了4年,舌尖3无论是从布景、剪辑、旁白、选材,还是到拍摄技法都必须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从这个方面来讲,显然,舌尖3这份答卷并没有让人满意。(到目前为止姐最爱的一个空境,构图完美!⬇️

因此,从现在来看,舌尖3在豆瓣上的口碑降到6.9,没有激起想象中的大水花。(舌尖1是9.3,舌尖2也上了8)⬇️

先说姐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第二集“香”——喜闻乐见的小吃篇!

中国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小吃,这些特色小吃往往被当成当地的名片吸引其他地方的人前来品尝。对于吃货来说,或许你没有去过某个地方,但你一定听过那个地方的特色小吃。⬇️

导演一定是很懂观众需求,有不少人因此爽快地决定了下一个旅游的目的地。⬇️

首先是腾冲稀豆粉,将豌豆磨成粉,研磨后取清浆,再用大火煮沸,不断搅拌,直到豆粉可以连成线。然后挑到云南的大街小巷里叫卖。看着糯糯的感觉有点像我们常喝的米糊,还有点.......豆腐的赶脚。⬇️

简单的稀豆粉还有着丰富的吃法。既可以像这样加辣椒面等调料拌一拌。⬇️

加入油条后,那种色香味的扑鼻感直接把姐看饿了。⬇️

至于晒干后油炸,酥脆爽口。真是不禁为中国人的智慧鼓掌,大吃货帝国不仅什么都能吃,还吃出了各种花样!⬇️

接着是乐山麻辣烫。冬天来这么一锅真的是再巴适不过了呀!⬇️

虽然......看图是不是有点像串串?

旁白介绍里说麻辣烫起源于乐山的串串,这导致很多网友并不买账。乐山人表示节目中拍的明明是串串和钵钵鸡。⬇️

于是还引出了美食届的未解之谜——火锅、冒菜、麻辣烫、串串、钵钵鸡到底有什么区别?简单说就是,冒菜是一个人的火锅,串串是带着竹签的火锅,钵钵鸡是凉的串串。网络还有盛传的关系图,如下。⬇️

看不懂也没关系,反正……好吃就行了。而同样热乎乎的还有逍遥镇的胡辣汤。⬇️

要选全羊骨下锅熬制,还要放入胡椒等二十多种香料,香料的选材与配比都是胡辣汤的关键,再放入拉成薄片的面筋、粉条、黄花菜,收汤,这样才能做成地道的胡辣汤。⬇️

当然,要论家常且远近闻名,还得属天津煎饼馃子。⬇️

把面糊摊在饼铛上,用刮子把面均匀划成圆形,加上鸡蛋液、葱花、馃篦儿等,切成两半就可以吃了。这种平凡之极、风靡全国的小吃,姐不信你没吃过!⬇️

在天津,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人们买煎饼馃子竟然会自带鸡蛋,并且小小的鸡蛋还能用来排队!⬇️

至于泉州石花膏,将石花草熬成浆,冷却凝固后用刮刀刮出均匀的细条,配上红豆、仙草、芋泥、蜜水、各种水果,口感润滑清甜。(就是冬天看着有点冷,裹紧了姐的小被子。⬇️

因此,如果有人说这一季舌尖里的美食不够多,姐还是要反驳一下的,毕竟有西安的水盆羊肉。⬇️

一句“真香”,老一辈人喜笑颜开。⬇️

泉州面线糊,鲜美四溢。⬇️

汕头鱼丸,颗颗入味。⬇️

还有熟梨糕、凉糕、芋泥、喇叭糕等等,甚合姐心呐。⬇️

看完真的很想感叹一句“厉害了,我的大吃货帝国”。简单的小吃却包含了火候、食材与调味原理,各种香料调制出了最为独特又好吃的食物。

如果这时候再就着美食,品一品这些美食背后一系列关于岁月,关于情感,关于传承的意味,才发现,那些变迁中的交接才是记忆深处牵动人心的要素啊。

比如,腾冲稀豆粉的讲述者木翠,她19岁时翻山越岭一百多公里,是靠走路嫁到了董官村,她和婆婆卖了四十年的稀豆粉,周围村庄的好多人都是吃着她卖的稀豆粉长大的。远近乡里,谁不记得木翠挑着扁担,叫卖着清晨刚刚熬好的稀豆粉呢。⬇️

尽管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沿街叫卖的方式只会渐渐消逝,但作为一代人的记忆啊,小时候的记忆中总少不了各种的叫卖声。⬇️

再比如,看似相隔1000公里的浙江与河南,却因为一碗胡辣汤变得亲密起来。在杭州做出租车司机的河南人张师傅,经常开车到凌晨,下了班他总会去喝一碗胡辣汤。他说,因为“好像不喝一点这个汤,好像跟少了一点什么一样。”

一方面是夜深人静时对家的思念,但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饮食喜好,让漂泊在外的人们有了舌尖上容身的安乐所。

一碗胡辣汤勾起的是各地的河南人对家的味道的味蕾感受。⬇️

这一段简单而又温暖的叙事仿佛回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感觉,没有刻意煽情,就是用最平凡最家常的东西触发观众的情绪。

所谓的,通过调动味觉记忆引发情感记忆,进而联系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在动情之余,舌尖3还穿插了一个有趣的爱情故事。一家四代为医的小伙子,弃医却不是为了从文,而是卖起了麻辣烫。

他就是乐山麻辣烫老板娘的女婿,为了和老婆在一起,辞掉了原先的工作,除了手术刀再没拿过其他刀,刚开始煮汤料是老是煮糊的新手。

这句话情话堪称经典,划重点:“你喜欢一个女孩,那有些东西你肯定就愿意去做”。⬇️

要知道,最开始丈母娘叫他卖麻辣烫的时候,他一脸懵圈地说“怎么会有这种要求?”

结果后来就变成了“我炒料可以炒一天,有子女,父母健在,有老婆疼,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确实是典型的川渝耙耳朵(四川话中指怕老婆的男人)了。

而舌尖里面让人动容的小细节还有很多,哪怕只是一个镜头,一句话......

记录泉州面线糊的时候,讲述的是一个归国回来的华侨的故事。背井离乡的日子,最难忘的是家乡的面线糊。“华人当然是离不开家乡的口味的,经过华人区老华侨开的店的时候,飘出来的味道也感觉很亲切。”

小吃是记忆深处最浓郁的乡愁,无论天南海北,人们对家乡的滋味有着刻骨的钟爱和绝不掩饰的自豪。⬇️

红姐夫妇几十年的感情,眉眼里尽是相濡以沫不变的爱意。⬇️

年过花甲的老人佝偻着身子来买最后的一个煎饼果子,带了两个鸡蛋,回去的背影一摇一晃,却心满意足。⬇️

还有一碗水盆羊肉啊,背后包含着四辈人的心血。今年86岁的白玉亭从小跟随父亲收拾生熟羊肉,到了这个年纪依旧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管着水盆羊肉店的大小事务。每天的汤,他都要亲自品尝,满意了才可以开门迎客。他说“还是要坚持,味不能变。”⬇️

因此,《舌尖上的中国》想记录的不仅仅是美食,而是通过食物联系讲述平凡而真实的中国人的故事。对于中国人来说,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方式,更在漫长历史中发展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通过共同的饮食文化来讲述故事就显得更为真实动人。

因此,姐之前就说了,情怀和人文这个方面,舌尖3是不输的。⬇️

而这一季真正最大的问题在于,选题很宏大,但素材太琐碎,导致什么都想说,却又什么都没有办法说透,在广度和深度的矛盾上,一旦把框架发散地太远,就很难又准又稳地把握住主题这个核心。

一个是连接不够顺,也就是“跳”,连接缺了润滑剂。

器具是这样,从石器到铁具再到陶瓷,石器只让人记住了不粘锅,铁具看完让人想买口锅,至于陶瓷,原本是立意在“china”的本意,但过分强调容器后,让人有一种“舍本逐末”的感觉。

小吃也是这样,据说分集导演黄鹤带着团队在8个月时间去了20个城市,接触了136个人物,调研、拍摄了120种小吃,然鹅在剪辑上依然是......乱的。

另一个是解说词,还是舌尖风,但是强行说教传统文化工匠精神有点过了,就更不要说仔细推敲里面的文化科普了。⬇️

至于被诟病的偏白的滤镜色彩,乃们也可以对比一下,黄馍馍的经典不能被超越啊!⬇️

因此要姐说,毕竟,对一部舌尖而言,爱的深沉,才会越加严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