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17年教育工作成果回眸

满意教育 花繁果硕

——我市2017年教育工作成果回眸

2017年,对于全市教育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努力奋斗的一年,同时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筑牢“稳”的基础,下足“进”的功夫,抓改革促发展,抓质量促转型,抓改革促共享,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市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再次蝉联全省教育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

各级各类教育创新发展

2017年,全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高位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得到发展,稳步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发展步伐铿将有力。全市共有303所幼儿园进入省建设项目储备计划,争取到中央和省专项奖补资金2827万元,幼儿园总数达638所,增加23所;隆阳区、龙陵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检查验收,至此,全市共有4个县(市、区)通过国检验收。积极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3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7.5%,高考上线率达98.85%,高于全省平均数8.07个百分点。全市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学校达6所,省一级高完中达8所;全年完成中职招生15260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保山医专和保山技师学院搬入教育园区办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实现第二年度招生;争取民办教育项目资金185万元,认定普惠性幼儿园8所,创建了保山永昌承谦伏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智源小学、智源中学3所民办学校。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93%,生均公用经费达6000元。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达99.91%,民族教师参加省课赛和展示活动比赛60余人次,获课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展示活动《射弩》获二等奖。

全力实施“全面改薄”工作,完成了省级下达资金对应项目工程建设和设备配置任务。累计完成投资23336.8万元。全年校舍建设和运动场地项目共开工269个,面积达16.55万平方米,竣工项目达224个,面积11.04万平方米。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教师周转房宿舍、农村初中工程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015.2万元,已开工建设65个,面积达18.35万平方米,已竣工58个,面积达16.72万平方米。教育信息化建设共投入资金8562.91万元,共采购多媒体交互式一体机1799台、单套台式计算机2569台、组合式黑板662套、智慧互动黑板10套、高清晨台147套、师生电脑桌5000余套、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190间。

素质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呈现新态势

2017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德育为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推行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为主,开辟了德育“第二课堂”。年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获省奖13个案例;参加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赛获三等奖,4所学校获“全国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荣誉称号,28所学校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学校”;共创建省级语言文字示范校7所,市级14所。省级规划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6所,市级3所。省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所,绿色学校12所。省级现代教育示范校2所,市级17所。

全市教育系统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教师2.7万人次,“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参训率和合格率均达100%;评选市级优秀教师200名、“永昌教学名师”15名,其中,熊国朝荣获马云乡村校长奖;认定教师资格1328人,招聘特岗教师227名,582名聘期届满特岗教师转为正式在编教师;新增正高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达1862名,一级教师达1394名;继隆阳、施甸、龙陵、昌宁4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后,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腾冲市也开始实施乡村教师每月享受生活补助500至800元差别化政策,切实提高了乡村教师待遇。

抓实教育扶贫,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去年,全市教育系统依法对尚未入学和辍学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进行精准识别,并劝其入学返校。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为重点,严格落实精准资助及各类惠民政策,共发放各类资助资金6697.21万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7.75万人次,并为190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优先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355.67万元。对考入普通高校和一本院校的34名“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学习期间由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学费奖励。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和新型农民培训,培训53期,共培训产业从业人员3.5万人。动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两后生到东部地区接受中职学校教育,向北京商校输送200人、上海片区输送939人,任务完成率居全省第一。

全市全年共下达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1.58亿元,惠及学生27万人次; “两免一补”资金4.82亿元,惠及学生46万人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577.62万元,资助学生2万人;高中建档立卡学生免除学杂费资金1109.65万元,惠及学生8565人;中职学校助学金1793.8万元,资助学生8969人;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资金366.74万元,资助学生12659人;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415万元,资助学生741名。办理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35亿元,惠及1.89万学子。为此,市教育局助学贷款工作在全省考核排名第二位,市教育局和隆阳区、昌宁县教育局获“先进集体”称号,腾冲市、施甸县、龙陵县教育局依次获“改革创新奖”“贷款优质奖”“工作进步奖”。

教育科研及安全维稳展现新面貌

2017年,全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初中三科国家统编教材课赛、首次区域教研研讨、高考理综三学科备考研讨、首次高三毕业生复习统测、中高考备考督导等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省初中音体美学科教育教学技能竞赛,2名教师分获第二名和第四名,并获“省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对中高考成绩认真统计和分析,撰写了质量分析报告,并印发到基层学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教师晒课7234节,课堂实录1063节,评选出市级优课77节,获省级优课28节,部级优课6节;共评选认定“十三五”第二批市级重点课题35个,一般课题和规划课题41个。

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履行综治维稳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安全保卫三级监管网络和组织体系,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重点开展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疾病防控、防校园欺凌、反恐防暴、防诈骗、防溺水、防伤害等专项督查和宣传教育;新修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9321个,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2万场次,参加演练学生达465.2万人次,动用装备3546台,投入经费228万元。目前,全市共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所、市级26所;省级“平安校园”41所,市级88所,县级340所。全年全市各类学校累计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讲座3500多场次,办板报5200多期,40多万中小学生观看了法治教育宣传片,年内实现无重特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事件发生。为此,市教育局被评为云南省“学校安全管理(综治维稳)”先进单位。

改革发展氛围持续良好

2017年,全市教育系统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和载体,依托主流媒体,以深入宣传十九大精神和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新举措、新成就为主线,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年内,被国家和省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采用信息189篇(条),市级媒体采用357篇(条)。共编发《保山教育》季刊和专刊5期,《保山教育信息》15期,保山教育官方资讯75期;编撰完成了2016年《保山教育年鉴》,收录全市教育发展信息条目4000多条和各种专题资料辑录共76万字。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