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下的贪婪——福特F-150 奔驰G500 宝马X5 奥迪A6 allroad(一)|evo特别策划

京城久而未见的飘雪让我们对白色世界

愈发地憧憬渴望,寄托于136升油箱、

三把锁、底盘升降为我们保驾护航

塞罕坝的林场里,我们惊愕断掉的拖车绳

与齐腰高的雪墙乌兰布统的公主湖上

我们欣赏雪地轮胎奏起的白色乐章

大年初一,我们在公众号上发了一条招聘主编与摄影师的视频。那些平日里看似和谐友爱的同事情谊,在一场零下20℃的冰雪极限救援行动中,被赤裸裸地打回了原型。在高速上一直被限速甩开老远的马爽和他的小货车,正在依托塞罕坝的有利地形,伺机对过往受困的车辆收取200元一次的拖车费。虽然有着三把锁和蝎子王的全方位保障,但为了节省回程的汽油费,驾驶V8方盒子的徐博英则不得不为接下来自身的温饱而发愁。面对自己最好的搭档崔凯落难,鸡贼且理性的宋卫东为自己那台会升降底盘的旅行车换装了雪地轮胎。然而面对在患难中穿上一条裤子的崔凯和杨建军,以及害怕遭遇任务量翻倍的风险,醋意大发的宋卫东机灵地把烂摊子甩给了陈熙。而此刻驾驶休旅SUV的陈熙还骄傲地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低油耗成绩里,在左右摇摆地通过塞罕坝林场里那一道道松软的雪墙后,才让踩着纯公路胎上路的陈熙开始变得小心翼翼。最终陈熙接上了被黑导游丢弃的二人,却因在荒郊野地里陷车且体力不支而与外界失去了联系。结尾的彩蛋,变成了马爽和他的小货车也在寒风刺骨的黑夜里迷失了回京的方向。

很幸运,我们模拟的场景没有在现实中发生。这里并不是传说中的雪乡,也没有雪堆里挖坑守株待兔的黑心游商。我们不可能彰显个人主义地去耍帅逞强,毕竟车队的长途穿越要比单车作战更有保障。10人团伙,26个汽缸,由皮卡、硬派SUV、休旅车、旅行车所组成的车队在深冬的黎明出发,循迹着呼啸的北风吹来的方向,去拥抱白色的土壤与金色的夕阳。

冬日的乌兰布统是我们的最爱,这个时节中白雪皑皑的茫茫草原只属于我们自己。这里不仅有地势起伏的丘陵和沟壑,还有犹如镜面般冰冻达到1m厚度的湖面供我们撒欢,所以基本上每年冬天冰封的乌兰布统都会成为我们evo《冰雪专题》的御用场地。

拖车绳、工兵铲、搭电线和备用电源灯等应急设备统统打包完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和兴奋。这次,编辑部又一次任性地采用了自由选择模式,于是就有了这期由一辆轿车、一辆SAV、一辆硬派SUV以及一辆皮卡组成的《冰雪专题》,虽然车型不一,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四驱系统。毕竟在这种低附着力的冰雪路况,一套忠实的四驱系统有时候还是能够起到救命的作用。

马爽与福特F-150猛禽

先来说说徐博英选择的梅赛德斯-奔驰G500,在我看来按照他浮夸的个性G63 AMG才应当是他的最佳伴侣。但是我们之前曾经把一辆G63 AMG带到了达里诺尔胡的冰面上,结果同样出人意料,不足10cm的积雪就“成功”让这辆星辉引以为傲的拥有三把牙嵌式机械式差速锁的硬派SUV趴窝。原因在于G63采用的是四条高性能公路胎,在冰面上这套胎的附着力基本等同于光头胎。有了前车之鉴,徐博英乖乖地选择了G500,至少在他看来倍耐力的这四条SCORPION ZERO“蝎子胎”可以让他的“信心值”+100。不过我忍不住还是要剧透一下,因为最终这辆G500也没能够逃脱G63同样的陷车命运。

硬派、粗狂、棱角分明的外观,让无数人魂牵梦萦,强悍的越野性能与洪水野兽般的动力更是让人无法拒绝。我相信每个男人的心中都会给G留一点位置,至少我自己也是它的拥趸之一。我贪恋V8发动机唤醒后从侧排气所奏出的澎湃乐章,也臣服于它与生俱来的运动性和越野性能。不过当我坐进驾驶舱,其实G的内部空间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尤其是驾驶员的腿部空间,可以说对于我这种身高185cm,体型壮硕的人来说甚至有些紧促。高速行车时,由于“鞋盒”式的车身轮廓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风噪,15L/100km的油耗虽然比G63略低,仍旧无法摆脱经常进站加油的命运。不过,从徐博英驾驶时极度自信和满足的眼神中我能够看到,他早已臣服于这个男人心目中的“大玩具”。

编辑部中有着“宇宙节油小王子”称号的陈熙居然选择了一辆BMW X5 35i。按照常理,他对于我们这种痴迷运动性、崇尚大排量发动机的人向来嗤之以鼻,但这次3.0T的发动机完全违背了他“节能环保”的选择座驾理念。而他给出的答案仅仅是因为BMW X5没有28i车型的试驾车。

不可否认这辆BMW X5可以说是本期专题三辆SUV中公路行驶舒适性最强的车型,当我坐进那柔软的座椅,舒适的坐姿就像是在驾驶一辆轿车。相比其他几辆SUV,X5的车身尺寸也显得小巧玲珑,完全不用为狭窄的道路或者停车入库操心。加速超车或者并道时的车身轨迹和车身姿态相比非承载式车身设计的奔驰G500和福特猛禽也更加线性自如。XDrive四驱系统并不是摆设,除了出众的公路性外,非铺装路面这套四驱系统也能够带来不错的脱困能力。在陈熙的精心呵护下,这辆BMW X5的平均油耗基本在9.4L/100km左右。

宋卫东选择了一辆奥迪A6 allroad,并且鸡贼地换装了四条米其林的雪地轮胎,虽然这辆A6 allroad属于轿车,但同样不可小觑。3.0T V6机械增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比BMW X5的L6发动机调校还高。标配的空气悬架可以进一步提升车身,提高车辆的通过性。4条雪地胎的特性让它能够在积雪路面获得充足的抓地力,提高车辆的脱困性。偏后驱属性的quattro四驱系统无论是公路还是非铺装路面都能够提供不错的抓地力。尤其是在封冻的冰湖上,编辑部公认这辆A6 allroad的可玩性是最高的,轿车的属性、强大的动力性、完美的车身配重以及quattro四驱系统和雪地轮胎造就了这辆A6 allroad的“冰面华尔兹”。

至于我,选择了一辆之前从未驾驶过的车型,它就是去年刚刚以官方进口身份进入中国市场的福特F-150猛禽,它基于美版SuperCrew打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4门版,对于这辆皮卡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期待。关于这辆车型犹如传奇般的历史我就不在此一一赘述,在我写这篇稿子的工夫福特F-150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卖出了240辆,年销量近70万辆足以证明全世界人民对它的崇拜和追捧。

长宽高分别为5910mm、2192mm、1992mm的车身尺寸使得这辆福特F-150猛禽成为了我目前驾驶过的体积最为庞大的蓝牌车。而且这辆福特F-150猛禽是家族的旗舰,可以说是越野+性能的细分车型。在SVT(福特赛车部门)的精心雕琢下,其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甚至还借鉴了一些福克斯WRC赛车的元素。无论是发动机、底盘,还是悬架系统,都是以“高性能越野皮卡”为设计原则。

可以说这辆猛禽将“美式肌肉感”诠释得淋漓尽致,这种粗犷与威猛的震撼感在现实中变得愈发强烈,庞大的体积即便是身高185cm的我站在它的身边也瞬间变成了“哈比特人”。硕大的发动机舱中沉睡的不再是那台备受我们追捧的6.2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全新的3.5L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安静地躺在那里,不过发动机舱中相比之前略显空旷。发动机舱盖上巨大的中冷通风口可以为涡轮增压器迅速降温,还能够为它带来更加可口的新鲜空气。位于两侧叶子板后部的鲨鱼鳃同样可以起到为发动机舱通风降温的作用。

不要为消失的两个汽缸感到惋惜,这台3.5T EcoBoost发动机在账面数据上已经完全胜出。310kW的最大功率和678Nm的峰值扭矩只要你舍得踩下油门踏板同样可以让这台体重超过3t的庞然大物飞起来。同时,在燃油经济性、排放等方面相比从前也大幅提高。与其匹配的是福特与通用共同研发的10AT变速器,是的,你没有听错,它拥有10个前进挡。变速器挡位之间的转速差大概只有300rpm左右,绵密的齿比带来了良好的动力衔接,配合足够聪明合理的换挡逻辑(普通驾驶模式下,挡位攀升非常迅速为1、3、5挡......),仅70km/h挡位就已经悄悄地攀升至第10挡。

高速行车时这辆猛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平顺性,2H模式80km/h巡航状态下油耗仅为9.1L/100km。不过,涡轮的迟滞还是有一定的感觉,尤其是低转速时,即使是运动模式这种感觉也依然能够感受到。解决办法除了选择运动模式,你还可以将变速器模式选为手动,配备了拨片换挡的方向盘在你需要提速时左手连续回拨5次、连降5挡,将发动机转速保持在3500rpm以上,此时随着泄压阀的啸叫声,这辆猛禽的性情也将会变得大躁。握住宽大且厚实的电子助力方向盘,轻柔的回馈让你完全无法想象自己正在驾驶的是一辆体重超过3t的大块头。而且,巨大的挡把也是我至今见过的之最。

至于强大的公路性能我丝毫不会对这辆猛禽有所怀疑,6.8s的0~100km/h加速成绩已经让很多跑车难以掩面,只不过由于这辆猛禽的车辆手续仍旧是“飞不起来的小货车”,所以我只能在高速的最右侧车道以80km/h的速度行驶。由于这辆猛禽的油箱拥有136L容积,理论上如果我保持这样的速度可以续航1500km以上,除此之外由于是货车,高速费也要比通行的其他三辆车低25%(北京段除外)。

为了提高车辆的性能厂家宣称,全新福特F-150猛禽采用了大量铝合金材料瘦身,这套非承载式车身足足减重227kg,在减掉底盘赘肉的同时还采用了大量高刚性设计,没错,它不仅更轻而且更加坚固。至于极致的空气动力学?那是跑车才需要考量的指标,对于“高性能越野皮卡”我们只需要关心它的动力性和越野性能。

由于这辆车型是猛禽的顶配版本——性能劲化版,所以也省去了大量的后期改装费。30°的接近角和23°离去角以及近300mm的最小离地间隙让碾压成为了现实,而且越过障碍物的感觉比碾压能够带来更多快感。它原厂配了百路驰All-Terrain T/A KO2全地形轮胎,这套315mm宽的轮胎对于冰雪和沙地的抓地性能提升了10%,而且加厚的胎壁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力。著名减振器品牌FOX与福特SVT一起,联合开发了这套专为全新福特F-150猛禽特别定制的FOX Racing Shox减振系统。加粗的FOX外挂氮桶式减振器可以在非常严苛的行驶状态下,控制减振器温度,避免出现超温状况从而影响性能、甚至损坏。这套减振系统使得猛禽的前悬架行程可达33cm后悬架行程更是可达34.9cm,这也使得它成为了悬架最长的量产车。也正因为如此,猛禽在非铺装路面高速行驶的舒适性要远比一些非承载式车身、前后整体桥结构的硬派越野车舒适的多。

至于福特F-150猛禽所搭载的这套TOD全时四驱系统,包括4种驱动模式和6种驾驶模式。驱动模式包括:2H高速两驱、4A自动四驱、4H高速四驱、4L低速四驱。其中高速两驱应对一般的公路驾驶,具备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自动四驱通过传感器自动分配动力输出,可以提高公路驾驶的操控性;高速四驱用来应对一般的越野路况;而低速四驱则用在难度较大的越野路况中,同时在脱困和拖车时也需要用到。不过此行并没有用到4L模式,即使是交叉轴或者炮弹坑超长的悬架行程也能够保证轮胎与地面的联系。系统预设的6种驾驶模式包括:日常标准模式;铺装路面高性能模式;雨水、雪地和冰面模式;荒漠、沙石模式;高速越野模式(Baja);低速攀岩模式。系统会自动设置合适的四驱模式和电子辅助系统。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白雪皑皑的草原上开启Baja模式并以80km/h的速度飞奔,你将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感觉是多么的美妙。这套悬架初段非常硬,二段较软,三段同样非常硬。在铺装路面行驶时车身自重将会把悬架行程直接压至第二段较软的行程,提升舒适性。当越野状态下或者飞坡状态下较硬的悬架可以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以至于这辆猛禽彻底改写了我对于“如履平地”的认知。冰面漂移,我更加喜欢2H的纯后驱模式,关闭ESP后这辆猛禽就像一只穿了冰刀的大象,在公主湖的冰面上翩翩起舞。

虽然,与它的相处只有短短的5天,但它已经彻底征服了我。我贪恋它强大的公路性、痴迷于无与伦比的越野性,这辆“高性能越野皮卡”已经悄悄地在我心中占据了有力的位置。如果不是因为目前诸多政策所限,功能性更加丰富、性价比更高的福特F-150猛禽完全可以取代那些在城市间游走的全尺寸SUV。我相信随着政策逐步的放开,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很有可能成为这辆传奇皮卡的“第二故乡”。(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

本文系汽车与运动evo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与运动evo所有。如需转载,请点击阅读原文或联系后台,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长按二维码关注

汽车与运动evo

微信订阅号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