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笔记本更换固态硬盘 东芝Q200EX让电脑焕发新生

现在只要提到高性能电脑,那其中的一项配置必然是固态硬盘,不论是装机还是更新电脑配置,都是必选的硬件,我现在电脑固态硬盘只有60G,这么小的容量很快就用完了,作为一个轻度强迫症,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装一次系统,以便彻底清理硬盘空间,被折腾的苦不堪言啊,升级硬盘成为唯一的选择。

之前的机械硬盘就是东芝,这次再搭配上东芝的Q200 EX固态硬盘,算是圆满了。先来看下包装,正面主色调为红色,反面黑色,从包装我们就能了解到硬盘的详细的参数, 2.5寸、支持SATAⅢ协议,容量为240GB,生产日期18年1月,产地菲律宾,打开包装就可以看到硬盘被缓冲泡沫袋保护的很周到,另外还有一个7mm转9.5mm硬盘垫片以及一些其他的纸片,没有多余的东西,硬盘垫片在升级老笔记本电脑时是个很实用的配件。

东芝Q200EX是标准的2.5英寸固态硬盘,铝合金的背板很有质感,厚度只有 7mm,配合7mm可变9.5mm的垫片,可以做到100%兼容市面上所有笔记本电脑和台式主机。其实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存储芯片可以做的越来越小,东芝Q200 EX的背面是凹下去的,可见其实可以做到更薄。凹槽内部固态硬盘的标识区,印了各类基本参数信息,接口为SATA3 6Gb/s(与SATA 3Gb/s 和 SATA 1.5Gb/s兼容),甚至还保留了一个四针的供电接口,不过现在基本上用不到了。

下面进入正题,先把在角落里吃了10年灰的笔记本电脑联想R60i翻出来,开机打开IE浏览器都很费劲,整个过程大概使用2分30秒,接着就把固态硬盘换上,更换过程很简单,把硬盘部分后盖的两颗螺丝拆掉后就可以看到硬盘仓了,老款硬盘的厚度是9MM,东芝Q200 EX的厚度为7MM,这时候附带的硬盘垫片就可以发挥作用了,装了系统之后测试开机到打开IE浏览器只用了30秒,关闭之后再打开也是相当流畅,并且在这段过程中还能流畅的进行其他操作。把老笔记本电脑的机械硬盘这个最大的瓶颈解决掉之后,办公效率直接提升了好几倍啊,感觉还可以再战10年了。

除了更新电脑配置外,当然也可以通过USB3.0转SATA硬盘转接器,将固态硬盘当作移动硬盘使用,通过转换器连接电脑后,系统可以直接识别,由于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远远高于USB3.0插口的传输极限,在这种情况下测试读写速度,还不能发挥固态硬盘的最高性能。

东芝Q200 EX最高读写速度实际表现如何,是不是能够达到官方宣称的数值我还是很好奇的,读写速度这主要取决于主控芯片、存储颗粒等方面的因素,东芝Q200 EX主控为东芝与Marvell合作的产品TC358790XBG,闪存也是东芝的MLC原厂颗粒,在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上就有了很大保障,对广大MLC信仰党来说也是必选。

下面直接在台式机进行测试,为了更接近日常的实际使用环境,我是将东芝Q200 EX作为系统盘,安装win10系统之后再进行的测试, 首先是CrystalDiskMark,东芝Q200 EX固态硬盘的表现非常稳定,读取速度最高达到了552MB/s,比官方标称值还要稍微高一点,写入速度最高达到了509.6MB/s,看来东芝还是很实在的,没有夸大宣传;再采用HD 1Pro进行基准读写测试,可以看到东芝Q200EX的波纹线也比较平顺,没有太大的起伏和波动,瞬时传输大容量数据会有不错的表现。

在东芝Q200EX固态硬盘正式开始使用之后,使用PR进行视频剪辑的速度比之前也快了很多,对办公效率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如果有更大容量的固态硬盘再去放素材的话,相信还会有更大的效率提升。

固态硬盘一旦用了之后就绝对不会再想去使用机械硬盘,无奈固态硬盘的价格始终是要比机械硬盘高出很多的,但在如今硬盘价格疯涨的年代,如果新装机,固态硬盘还是必选的,东芝Q200 EX无论是做工还是实际的测试结果都能很好的体现一个大厂的品质,又有不错的性价比,近期打算升级电脑的朋友可以考虑下这款硬盘,当然还是越大越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