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百度一些宽容?百度疑似屏蔽自己医疗广告负面

在魏则西去世两周年之际,百度再度因医疗广告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百度竞价排名模式下的莆田系医疗广告,由传统的PC端转移至手机移动端,甚至比以往更加"变本加厉",与PC网站采用"双标准"。一时间,关于国内搜索引擎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价值伦理的话题重新成为行业乃至坊间热议的焦点。

而就在此次舆情爆发之际,有网友发现,百度PC页面的"百度新闻"中似乎人为屏蔽了相关负面新闻。在百度新闻中搜索"百度 医疗广告"关键词,搜索结果首页只显示两条标题,且全部为站在百度角度,替其站台、说情的正面内容,首条链接更是肉麻地表示暗示要给百度多一点宽容。该网友还发现,客观报道百度医疗广告痼疾的新闻报道,全部被放在了新闻检索第二页甚至更靠后的位置。

用搜狗、360浏览器搜索均为正常新闻报道。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律界人士表示,根据《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百度作为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应当提供客观、公正、权威的搜索结果,不得损害公共利益,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需要承担医疗信息发布平台的审核责任。该专家指出,百度不仅在魏则西事件发生后,并未对自身医疗广告竞价排名模式进行根本性调整,反而在舆情发生之后,采用人为方式,将对自身不利的新闻进行遮盖,涉嫌侵犯了用户的网络知情权。"这背后折射出百度的企业价值观出现问题。"该专家直言不讳地表示。

魏则西事件后,医疗广告产品仍不断推陈出新

于2014年上线的百度"黄金眼"产品,在魏则西事件发生后,依旧没有停止推广招商的步伐——直至科技媒体虎嗅网对其进行深度曝光后被迫最终关闭。这款被百度官方介绍为"大数据营销效果评估工具"的产品,实际上是百度与莆田系医院一整套长尾数据交易链条——患者只要进入安装了"百度黄金眼"系统的莆田系医院,即使不用连上医院提供的WiFi,只要自身手机开启了WiFi功能,"黄金眼"都能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自动搜集患者信息(如用户地址)并上传至医院系统。

2018年初,百度正式宣布将"手机百度APP"更名为"百度APP",而作为百度寄予厚望的信息流支柱产品,"百度APP"自然承担了更加严峻的营收KPI压力。

据百度公布的2017年Q4财报显示,该季度百度营收为236亿元,同比增长29%,其营收占比76%。据某位从百度销售监察部(MSD部门)离职的员工推算,百度全部营收中,莆田系民营医疗机构占比已接近70%,而魏则西事件发生时这一数字为60%左右。

而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百度营销中心的官方网站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产品上线。就在百度因涉嫌侵犯用户隐私权,而遭江苏省消保委起诉前夕,百度上线"医疗行业新样式全流量"产品,百度官方介绍称:"线索通推出医疗行业新样式,通过引入'接诊时间'、'机构类别'、'医院信息'等内容,激发用户转化,提高医疗样式点击率,从而提升客户ROI(投资回报率)。

"竞价专员"、"ROI"、"病症词报"……以上术语,在任何从事民营医疗机构搜索引擎营销(简称网络SEO)的从业者看来,都是毫不陌生的日常"行话"。在魏则西去世整整两周年之际,原本应淡出江湖的上述术语不仅并未消失,反而从PC端转战到移动端,以更加活跃的方式,重新成为被莆田系民营医院奉为圭臬的"葵花宝典"。

而就在百度被曝光为"假德邦快递"进行推广的前不久,在百度的公关稿件看到如下表述:"2017年百度在处理违规广告方面成绩显著:百度全年拒绝不良广告数21.3亿条,相当于平均每分钟要处理4000余条不良广告;累计审核广告主资质次数150万次,其中驳回或下线处理账户数66万个,超过半数。同时,百度2017全年屏蔽医疗违规黑名单词库近23万个,并处理医疗虚假推广信息约6000万条,重点打击医疗诈骗、违法广告等行为。"

与此同时,在百度中搜索关键词"鸿茅药酒",在搜索结果首页的醒目位置上,仍有鸿茅药酒官方商城及产品投放的广告宣传,广告创意文案内容仍带有宣传"适用于风寒风湿"等医疗效果承诺。

当企业责任与营收压力狭路相逢,究竟孰轻孰重?百度恐怕早已在内心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