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行业“惨淡”,ofo“自救”能否“续命”?

从2017年开始,盛行一时的共享单车的颓势逐渐显现出来,相继有小型的共享单车公司宣布破产。悟空单车、町町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五家共享单车品牌公司的相继破产,众多的用户退不了押金,给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一时之间唱衰行业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来。

以小鸣单车为首的一众共享单车企业倒闭破产,可真是应了那一句话,"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对于整个世界历史来说,某个行业因为经济规律而进行自我洗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这些共享单车企业的倒闭,却苦了一众消费者。

现在这些受苦的消费者总算看到了退钱的希望。日前,据广州市中院发布的债权申报公告,小鸣单车经营方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悦骑公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押金未退还的消费者可进行债权申报。官方还专门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以便消费者通过小程序进行债权申报。

用户退钱有了希望,但对共享单车公司而言,行业的前景还是一片"惨淡"。

行业"惨淡"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供应商这一边。众多共享单车公司长期拖欠供应商的款项,现在很多共享单车的供应商工厂已经不敢接共享单车的订单了,还有一部分已经转战共享电单车的生产行列。

信用问题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倒闭潮的持续影响,目前,共享单车的订单量还在不断减少,即便是大型的自行车生产工厂也面临着这样的状况。

今年的5月5日,老牌自行车生产工厂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称,上海凤凰自行车为ofo小黄车提供各类自行车产品186.16万辆。

但是根据去年上海凤凰与ofo方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一年之内凤凰自行车将为ofo打造不少于500万辆共享单车的采购计划。186万辆实际采购量与500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这也反映出现阶段共享单车的投放速度明显放缓。

小公司面对巨额亏损,基本只有倒闭的"命",而大公司就不一样了,依靠不断地融资,可以不断续命,就跟打游戏开挂一样。摩拜背靠美团、腾讯,亏损巨大依然活的很好,倒是大公司ofo最近的日子有点不好过了。

摩拜依靠美团的收购,渡过了资金难关;ofo面对滴滴方面的收购方案,却迟迟没有回应,据《南华早报》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报道,ofo CEO戴威与滴滴CEO程维在两周之前就潜在提议进行了谈判。戴威周一在一个内部会议上称,该公司未来会保持独立,ofo的五位创始人将各自拥有该公司九人董事会中的一席。

ofo拒绝了滴滴,那么资金的问题就非常棘手,股东注资方面现在没啥希望,"自救"是CEO戴威采取的唯一手段。ofo的动作很快,为了支付供应商欠款(30多亿元),ofo推出车身商业化广告,App上也推出开屏广告。

此外,就在今天ofo还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发布了支持北京一卡通的NFC智能锁,以后大家就可以刷卡骑车了。

ofo的自救措施估计还会不断地实施,效果如何真的难说,只能慢慢看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