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农家乐管理办法》出台!旅游局副局长回应记者调查!

作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

你还记得:

成都曾经的“郫县农科村”吗?

1986年,

这里开创了乡村旅游的先河

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徐家大院

30年过去了

...

成都今天

已经拥有农家乐5400余家!

但就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持续红火的背后:

  • 经营内容单一问题
  • 配套设施问题
  • 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 交通问题

今天的农家乐,还能让你心动如初吗?

“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记者为此又走访了!

  • 记者发现:

部分农家乐配套设施落后,卫生状况难如人意

经营项目单一,同质化严重

  • 专家建议:

旅游部门多引入返乡创业者成为“新村民”

多挖掘文化内涵,还原“农家”味道。

针对记者调查,成都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在今天上午(22)率队做客《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节目中,由带队领导,直接作出正面回应。

先来看(听也可以)

记者调查↓↓↓

三圣乡,国家4A级景区,是成都早有名气的都市农家乐汇聚地。在合适的天气下,到这里晒太阳、喝茶、钓鱼、吃个柴火鸡,成为不少成都市民周末休闲生活的标配。

通过登录相关点评网站,也会很容易查到位于三圣乡的数十家农家乐,他们中大多以“自助烧烤、中餐接待、棋牌娱乐”为招牌。

在一家名为“印象花园”的农家乐,记者看到,烧烤区、垂钓区、真人CS场地、中餐区、住宿区等区域也是一应俱全,工作人员的说法是:他们是属于周边农家乐中规模较大的,种类多,可以接待婚庆、团队、散客等各种需要。

但记者随意走了走也发现:这里的大部分设施都较陈旧、烧烤架随意摆放,儿童乐园内的玩具摸上去十分油腻,进入到厕所里没有厕纸、没有洗手液、地上布满脚印,并不断发出异味。进入这里的客房部,则可以清晰的看到:其外墙体已经开始掉灰,房间内灯光昏暗、卫生间、淋浴室设施陈旧,黄色水渍也很明显。连工作人员也承认条件的确差了点:

记者:平时住宿的人多不多喃?

工作人员:“少,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我还是觉得有点简陋,作为我们真的乡村酒店要打四星级是有点不符合标准,我觉得按实际来说是这样的,我不虚捧我们这。”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附近的另外一处农家乐,餐馆地上纸屑果皮,卫生间污水横流的现象也是非常突出。走进其中的一个棋牌包间,还能看到原本的墙纸已经变色,墙角处已布满了青苔。工作人员说:

“包间哇,因为这是年份有点久了,不是脏是有些老壳子不好取,我们这跟到要把它重新整改。”

一圈走下来,记者发现,装修不土不洋、经营项目雷同是大多数农家乐的运营现状。不少市民也表示,现在农家乐已经“农味”不足,特色缺失,加上配套跟不上,体验打折扣,让人只能吃一顿就走:

市民1:“东门上那边有个农家乐就是它外表看起还可以,但是就是内部晚上住的时候,包括它的床上用品啊,包括牙具、毛巾这些给我们的印象就很深。”

市民2:“周末带娃娃去耍农家乐,他们就免费提供的KTV啊、啥子棋牌室啊,这些设施还是比较陈旧。

市民3:“平时农家乐耍基本上都是吃饭啊打牌啊,反正我觉得没得好多主题没得好多特色的,都比较同质化。”

黄峻颖,非遗文化产业处研究院执行院长,专门研究民宿及农家乐发展。在她看来:旅游项目滞后单一,“吃饭、钓鱼、采摘”老三样的套路,已经缺乏吸引力。她更建议旅游部门多引入返乡创业者成为“新村民”,多挖掘文化内涵,还原“农家”味道:

“国家振兴乡村,是以田园综合体这样的方式形成了乡村旅游的3.0版本。除了传统看到的乡村美食的呈现,更多的是去深入挖掘在地文化,尤其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农耕文化。挖掘出来以后就不单是农家乐吃吃饭打打牌这么简单,可能更多从思想、精神、文化上来得到体现和深度的互动。”

《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直播现场

三圣乡部分农家乐配套设施陈旧

卫生状况不尽人意

旅游部门是否有关注?

  • “农家乐的发展确实是参差不齐”

成都市旅游局副局长王 敏:有着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成都农家乐,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几十年后,农家乐的发展确实开始出现参差不齐,存在产品单一,配套落后,服务差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们也在加强农产品提档升级的工作:

去年出台了《成都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实施意见》

制定了《乡村旅游国际化品牌化文创化工作意见》。包括对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接下来的发展、产品体系的丰富做出思考。让游客到农家乐不只是简单的吃吃饭,打打麻将,更多是能参加一些地方特色活动,有参与有体验。

对设施陈旧、服务提升

有怎样的监管要求?

“我们会针对群众反映加强监督”

王 敏:近年来我市也出台了农家乐 “四改一提升”实施导则,涉及改厨、改厕、改客房、改餐,提升服务。都有非常细的要求,今年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指导,在丰富产品,完善配套,标准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来加强,提升成都农家乐的水平。

2017年旅游局也组织开展了10余次农家乐排污现场督查工作,对“三大流域”的5400余家农家乐的排污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指导督促属地政府完成了2682家的治理工作。同时还牵头办结了群众相关举报件,整治农家乐103家。

2018年,我们还将全面完成1500余家排污不达标农家乐的治理任务!

如何更好规范农家乐经营活动

提升服务品质,推动乡村振兴

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 “印发了《成都市农家乐管理办法》”

政策法规处处长刘 海: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成都市农家乐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农家乐经营活动,提升服务品质,促进乡村旅游优质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从设立条件、经营规范、鼓励和扶持、监督管理等方面对我市行政区划内农家乐的经营和管理活动进行了规范。

强化管理方面:

一、在农家乐设立条件方面,明确了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禁止进入区域,以及农家乐业态的主要内容。

二、在经营规范方面规定了农家乐经营规范、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内容。农家乐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提供餐饮住宿等经营活动的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同时,农家乐还要配套污染治理方面的设施,健全污染管理责任制,从事餐饮以及其他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也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取得有效健康合格的证明,不得有强行拉客、欺客、宰客等行为发生。

三、明确了农家乐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和相关部门职责。区市县政府对辖区内的农家乐统筹协调和监管,规划、国土、食药监、环保等相关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进行监督指导。农家乐经营活动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的,农家乐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四、鼓励成立农家乐协会等行业组织,加强精神文明、诚信体系和行业自律建设。

推动农家乐发展方面:

支持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农家乐,鼓励开展品牌农家乐创建和推介活动、鼓励和扶持农家乐改厨、改厕、改餐、改客房和提升服务。同时,鼓励农家乐经营者自愿申请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

四个鼓励,助力“四改一提升”!

(改厨、改厕、改客房、改餐,提升服务)

鼓励区市县达到“四改一提升”。对示范乡镇奖励一百至两百万元;对个体经营业主奖励标准是3万至10万。

鼓励区市县根据各地的财政实力和实际情况,通过竞争对一些农产品新业态,来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像新业态的创业农业,景观农业等体现川西天府文化、川西林盘特色川菜等特色,改变农家乐的同质化。

鼓励农家乐经营者自愿申请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星级农家乐,市上也有一个资金导向,同时办法也明确了旅游人社等相关部门,加大和指导帮助开展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鼓励农家乐成立行业协会。主要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诚信体系建设和行业自律方面的一些建设,通过办法的出台和实施,进一步规范农家乐的经营,提升品质,促进乡村旅游优质发展。

回应专家建议和看法!

在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上

的新想法和目标?

  • "力争今年乡村旅游在完成投资上超过50亿!"

产业发展处处长邓祖建:今年计划要完成60个以上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两个以上示范区的建设,同时组织开展乡村旅游两师一员试点培训工作,继续实施百名厨师进乡村的旅游活动,同时要组织30名乡村旅游的龙头企业代表赴境外进行学习。

今年要重点培育60个建筑生态化管理专业化、住宿特色化、服务国际化的文化主题饭店或者是旅游的精品民宿。

加快建设20个突出地方地域文化特色,可进入可参与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2A级以上的林盘景区,推出一批文创乡镇、美食小镇、运动小镇、康养小镇,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实现差异化发展。

加快推进30个体现产业、民俗文化、人文气息和美丽风景特色的精品点位建设,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包括崇州的三郎国际旅游度假区、都江堰的安缇缦等旅游度假区、崇州竹艺村等。


审稿:主编陆晗、编辑张琳记者李岚

编辑:王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