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年禁放不止一纸规定,还要做些什么

2018-06-05 02:1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评论员 逯海涛

近日,宁波也加入了烟花爆竹全年禁放城市的行列。宁波市公安局发布了中心城区禁放烟花爆竹告知书,不仅禁放范围扩大了不少,并且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的,无论红白喜事、开业庆典等都属于违规行为,一旦发现将被处罚。

其实在宁波成为“禁放烟花爆竹群”的“群成员”之前,国内实行全年禁放的城市已经不少了,比如首都北京,省内城市有杭州、海宁。这些城市在前几年已经下了决心全年禁放,有的实行的还是“禁止销售+禁止燃放”的“双禁”措施。从实施效果上来看,还是立竿见影的。2017年春节是杭州立法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第一个春节。春节期间,杭州空气质量提升显著,每天均达到优良标准。正是看到先行者取得了这样的成效,宁波也下了决心。

全年禁放政策的出台,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是顺应了民意。近些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老百姓对环境质量和安全问题更加关注,社会舆论也要求进一步的严格禁限措施。有媒体报道为证,今年春节期间,宁波城区因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垃圾大幅减少。一线环卫工人普遍反映,2018年烟花爆竹垃圾的清扫量明显少于往年,而且近年来呈现逐年递减趋势。

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老百姓自身环保意识的增强来看,全年禁放是大势所趋。

再好的政策要想取得效果也离不开落实,出台一纸规定只是第一步。从大多数市民的跟帖评论来看,如何不折不扣地执行,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春节期间禁放因为时间段比较集中、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管理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如果把战线拉到全年,365天天天盯牢这件事,并不容易。正如有的网友有这样的担心:“管理太难了,放一次烟花没几分钟,等人到了,都放完了。”这样的尴尬如何化解?

要让规定真正发挥作用,首先需要全社会的监督。如果有人违反规定,应鼓励大家积极向公安机关监督举报。相关执法部门也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查处,体现相关法规的严肃性。特别是对于商家的“开门炮”“庆典爆竹”等,它们造成的扰民影响往往大于普通的婚丧嫁娶,对这些行为的查处要体现刚性。此外,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禁放烟花爆竹一事上整个社会已经有了相当深厚的共识,这得益于这些年来媒体的不断报道、讨论。红白喜事上燃放烟花爆竹的移风易俗可以参考春节,要继续通过媒体向老百姓普及环保、节俭办事的理念。

空气清新、街道清洁、火警锐减……要想取得这样的成效,除了出台一纸规定,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只有抓好落实、严格管理、扩大宣传,让全年禁放成为老百姓的自觉选择,那么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红白喜事,过得既环保又文明,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