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5月榜丨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动不了了?

通过清博指数平台(免费注册,公式透明,排名客观,近120000用户的选择,gsdata.cn)5月社群榜中,TOP50公号共发文4562篇,其中10万+文章152篇,阅读总量高达5259.99万+,比上个月增加了419万+;点赞总数42.13万+,比上个月减少了1.59万+。

其中“果壳网”发文171篇,收获了1105万+阅读量和17.78万+点赞量,以1377.77的WCI值独占鳌头;紧随其后的为“罗辑思维”和“班主任研究会”,他们分别以1283.37和1131.64的WCI值位列第二和第三。

而5月WCI值进步最大的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其发文56篇,阅读量为45万+,比上个月增加了26万+,WCI值更是增加了173.04,最终以823.4的WCI值拿下第18名。

文章方面,5月152篇10万+文章中,点赞量最高的为“果壳网”的推文《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动不了了?》,其揽获7265的点赞量!这篇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只要抓住猫后脖子上的肉,狂躁的猫主子就会瞬间被你“点穴”,一动不动。

很多人都说猫脖子后面的肉是死肉,咬了掐了都不疼,所以老猫都是叼小猫这个位置。

图片来源:pinterest

也有些人猜测猫脖子后面是”神经通道”, 一捏就阻断了, 所以猫咪会像被点穴一样。

但真的就是这样吗?

Q&A

果壳网友:山山DVM(美国临床兽医学博士生,动物科学硕士) 回答:

很多人都发现了这个秘密, 只要用一个活页夹夹住猫脖子后面的皮, 猫咪就像被点了穴一样不能动了! 夹子一拿掉, 猫咪马上像被解了穴一样活蹦乱跳了。

图片来源:山山DVM,果壳网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clipnosis”, 由“clip(夹子)”和“hypnosis(催眠)”两个词合成而来。很多的科学家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后脖点穴,妈妈们的必备神功

俄亥俄州立大学临床兽医学的教授,带领的小组就研究了出现在猫咪身上的这个现象。

经过对猫咪各项生理指标的测试, 研究者发现, 猫咪这种行为并不是由害怕或者疼痛引起的。猫咪的瞳孔并没有放大, 心跳速度也没有加快, 呼吸速度也正常——受到惊吓的动物一般会产生的生理反应猫咪都没有出现。研究组得出的结论是, 猫咪出现这种行为与”方便猫麻麻移动小猫有关”。

在论文中,使用了一个更为贴切的词组描述猫咪这种行为:”捏掐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事实上, 幼年动物在被妈妈叼起后呈现”被点穴”状态的现象在很多物种中都存在, 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狗、荷兰猪等。

图片来源:山山DVM,果壳网

所以,并不是“猫咪脖子后面肉是死的”,相反, 是脖子后方的感受神经使得小猫获得“我被叼起来了”的信号;而随后出现的与”被点穴”类似的生理反应并不是因为“神经通道被阻断”, 而是因为来自大脑的信号引导他们出现方便“麻麻转移自己”的生理现象。

看榜时刻

榜单及公式说明丨

1、榜单数据来自“清博指数”。

登录www.gsdata.cn输入榜单名称可查询更多详细数据。清博指数是透明、学术、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数据和公式完全公开可查询:http://www.gsdata.cn/site/usage

微信传播指数WCI(V13.0)

WCI测算V13.0计算公式如下:

R为评估时间段内所有文章(n)的阅读总数;

Z为评估时间段内所有文章(n)的点赞总数;

d为评估时间段所含天数(一般周取7天,月度取30天,年度取365天,其他自定义时间段以真实天数计算);

n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文章数;

Rt和Zt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头条的总阅读数和总点赞数;

Rmax和Zmax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文章的最高阅读数和最高点赞数。

2、统计情况:

文章发布时段:2018年5月1日(0点)- 2018年5月31日(24点)

数据收集时间:2018年6月1日(12点)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