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人拢手巾的习惯至今只有100多年,你知道吗?

羊肚子手巾头上拢的生活习惯基本流行于榆林、晋北、宁夏、甘肃东、内蒙古南这一区域。榆林民歌《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起兴句就是:“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哥哥拢头怪好看……”

“拢头”即拢手巾,方法大体上有向前或向后打结两种方式,挽的疙瘩像一朵花。在榆林,男人女人都拢手巾,但除了女扮男装外,都是向后参插不打结。

据考证,头上拢毛巾的习俗始于上世纪,至今一百来年。清朝男子12岁以上留长辫、珠线相连,形同猪尾。女孩6—7岁年开始蓄发(称“留头女子”),婚时束之脑后,酷似帚把,称作“把把头”。民国初,通令男人剪辫不准留长发,出现了分头、平头、光头等发型。当时有一些忠于大清朝的老年人对强行“剪辫子”做法不满,认为没有长辫子羞于面对世人,或将辫子盘于头顶,或剪成短发披于脑后,或愤愤然拿毛巾拢住短发或戴帽子。年轻人一般均剃光头,挽毛巾;城里5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喜欢剃光头。即使是寒冬腊月也只戴耳套,尽管头皮冻得青亮,却不戴帽子,说如此能够“泄火”。后来人们感觉到不留长辫子梳洗简单、行动方便,好处很多;加之地处北方自然条件恶劣:冬春两季风沙大,夏秋两季天太热,头拢毛巾冬可御寒保暖,夏可遮阳挡雨,四季又能擦汗洗脸。不用时,搭在肩上或别在腰带上,随身携带方便实用,成了北方农民喜用乐使的日用品,历经百年。

榆林女人的发型在民国后,逐渐变革为在脑后束扁髻,上罩丝岗、形似圆饼,俗称“圆头”;上世纪30年代,苏区提倡妇女剪发放足,青年妇女留剪发头,俗称“二帽子”或“短帽盖”。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发型变化不定:50年代,男子、老年人大背头,青少年偏分头,女人、中老年“卡子头”,姑娘、媳妇长辫子;60年代,男青年流行寸发圆形运动头,姑娘喜欢高吊辫短刷刷,媳妇通兴梳洗方便的青年式;70年代后,男青年喜欢港式长发,女青年则时兴高束式、披肩式、短发式以及电烫、冷烫流行卷发式,千姿百态,显示出年轻一代的青春多彩。现在的年轻农民中已经很少能看到头拢手巾的人了,“拢手巾”这一装扮即将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退出历史舞台。

除了头饰和发型的改变,榆林人的衣饰妆扮也有很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前,男人只有官、商、文人及富有者才挂银质牙签、戴蚂蚱腿眼镜;女人有银质、铜质的纽扣、发釵、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等简单首饰。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装饰渐被淘汰,女人发辫扎彩绸蝴蝶结;后以各式发卡取代彩绸,手表被视为珍品。后来一段时期,不论男女老幼,都把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或“为人民服务”横牌作为最美的装饰;70年代后,手表已经普及,太阳镜、化妆品变幻莫测,金银首饰复又回到男人女人的身上,现如今更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

作者简介:

国 槐 陕西神木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中学一级教师。作品有《记叙文写作技法序列指导与训练》、《作文技巧指南》、《子孙》、《刘士高回忆录》、《边墙古堡走神木》,统稿《常用法律知识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等。

刘 欣 自由撰稿人。著有长篇小说《三国虎贲》,《边墙古堡走神木》(合著),编写《常用法律知识读本》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