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魔术表演的定义、原理、起源、历史、发展、派系、秘术

一、魔术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1、魔术的定义:

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迹的艺术。(引自百度百科的“魔术”词条)

人们通常认为,魔术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艺术。它是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巧妙综合视觉传达、心理学、化学、数学、物理学、表演学等不同科学领域的高智慧的表演艺术。抓住人们好奇、求知心理的特点,制造出种种让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假象,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魔术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魔术的完美呈现是魔术师准确操纵现场以及掌控人们心理的结果。魔术依靠灵活运用光、声、电等物理和化学的多种科学原理,用奇特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离奇巧妙的表演形象。魔术师常常利用转移注意力、灯光效果以及人们的错觉等原理来制作舞台效果,从而为观众呈现一台台精妙绝伦的魔术表演。

魔术展示了它特殊和独到的艺术趣味,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启迪人的智慧,增长科学知识,丰富娱乐生活。

2、魔术的三大发源地为:中国、印度、埃及。

正确的魔术起源时间无从考据,推测从有人类活动开始就有了魔术。魔术的起源是宗教和信仰。在古代,人们相信自然界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有精灵或神灵操纵,因此巫师或祭师利用人类迷信的心理,利用人们所不知道的原理制造神绩,让人们相信这些是由精灵或神灵所行出来的,借由魔术强化宗教的仪式,信徒们更加确认他们的信仰。

历史上最早的魔术纪录是在古埃及,大约是在西元前2600年,也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前。古希腊的神殿也利用了魔术的原理。

而最早的戏法纪录则是杯与球戏法(Cups And Balls),这是目前人们所知最古老的戏法。在埃及的壁画中(Tomb of Baqt III at Beni Hassan B.C 2500)如附图也有纪录。而真正其历史表演的纪录则可追溯到西元一世纪时。此戏法在中世纪时大受欢迎,被魔术师们广泛表演于市集中。

到了十九世纪,随着剧院的兴起,魔术师找到了新的舞台。最早将魔术带进戏院,并在剧院打出名号的魔术师,是被称为“北方的大巫师”(The Great Wizard of North)的苏格兰魔术师,约翰·亨利·安德森(John Henry Anderson 1814-1874)。他的创新表演风格,影响了后世众多的魔术师。魔术师将巧手结合灯光和舞台效果,展开了魔术的新纪元。有史以来魔术师登上了历史的巅峰,许多魔术为了因应戏院而诞生。十九世纪末是魔术表演的黄金时期,各地的魔术表演都是高堂满座。魔术师当时穿着正式的燕尾服,就像当时上戏院的观众们一样,这也是魔术师穿燕尾服表演的起源。有些魔术师甚至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魔术大师是脱逃大师胡迪尼(Harry Houdini 1874-1926),传奇魔术大师胡迪尼,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胡迪尼擅长于脱逃术表演,手铐、紧身衣、牛奶罐、中国水牢和最著名的水底脱逃。胡迪尼同时也是揭发以魔术为方法欺骗大众的所谓特异功能人士的先驱者。直到今日人们依然记得他的事迹。

但是,1930年代电影工业的起飞,造成魔术表演市场的快速衰退。因为在电影中,任何魔法都可能发生。唯有真正的魔术大师,才能让观众着迷。

如今,人们对魔术的需求又再度升高。拉斯维加斯的霓虹灯,已经取代了古代的营火。赌城拉斯维加斯等娱乐城的发展,与电视的魅力,造就了新一代的魔术巨星。这些魔术大师索费高昂,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支持者,这是过去的魔术师所无法想像的。在今日,魔术依然能满足了人们对于惊奇和娱乐的需求。

二、中国的魔术历史

魔术,作为具体节目表演,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举行百戏盛会,盛会上即有中国的传统魔术《鱼龙蔓延》等节目,又有罗马来的魔术师表演了《吐火》、《吞刀》、《自缚自解》等西域魔术。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凤凰含书》、《拔井》人划地成)收等多个魔术节目。隋扬帝时出现《黄龙变》,变来满地的水族。唐玄宗时流行的《入壶舞》,表演者从左面缸中钻进去又从右面缸中爬出来,都是冠绝一时的魔术佳作。

到了宋代,魔术开始分科,出现“手法”、“撮弄”等若干专业,同时还出现了专业魔术师们组成的民间社团——云机社。宋代著名魔术家杜七圣,擅长杀人复活的把戏,名噪一时,称为“七圣法”。明、清时期,各种魔术戏法节目在民间街头巷尾流传,中国著名的《九连环》、《仙人栽豆》、《古彩戏法》等,均在世界魔坛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清代中叶以后,中国艺人一部分飘零海外,欧美和日本的魔术团体也不断来华演出,促进了中外魔术的交流,中国魔术师们在保持自己魔术的传统习惯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外国魔术的表演形式、内容、技巧,逐渐形成了中国魔术舞台上今天这样五花八门的节目。

有一种说法,中国最早的魔术是三国时期的《钓鱼》,现今仍有表演的。

三、中国魔术的两大派系

(一)南派

南派,以“海派魔术”为代表,是南方的魔术艺人侧重于吸取西欧的魔术表演手法,其表演讲究道具造型的宏伟壮丽,表演优美洒脱,一般不说话。

(二)北派

北派,以“宫廷派”古彩戏法为代表,是北方艺人更多地借鉴了亚洲的魔术技艺,多重于手上技巧,除表演细腻外,还注重“使口”(说功),这成为北派魔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四、魔术的主要类别

(一)近景魔术

近距离面对一个或数个观众作表演,需要有熟练的手法技巧,所用的道具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如钱币、扑克牌等。因为与观众面对面接触,观众又常常可以触摸表演物,往往带来的震撼极大。

近景魔术更多地是强调近距离表演,又称为沿桌魔术。

(二)互动魔术

介于近景和舞台之间,主要强调互动性,又称为中距离魔术。

例如孙峥“偷窃术”。

(三)舞台魔术

需要配合大型魔术道具、舞蹈、舞台灯光、音响演出,(如有需要,舞台亦要经过特别改装),此类表演只适合在剧场或礼堂中进行。

例如刘世杰《鸽剧魅影》、沈娟《万紫千红》、曲蕾《梅庄伞舞》等作品。

(四)大型幻术

在专业的领域内「幻术」(ILLUSION)这个字眼本身有其特定的意含,其几乎总是指涉一出在其中或包含人物或大型动物之魔术「效果」(EFFECT)。

例如傅琰东《青花神韵》、刘世杰《钢铁之城》等。

五、魔术的两大基本原理

1、错误引导:

2、障眼法又称为伪装术;

六、职业戒条

(一)要尊重同道;

(二)要认真练习;

(三)未练习熟练前不作表演;

(四)不无代价教授魔术;

1、无代价教授魔术是不尊重魔术创造者本身的表现;

2、轻易得到魔术秘密及技法的人,一般不会珍惜魔术;

3、破坏了观众对魔术的美好向往;

4、专业魔术师不想令普罗大众觉得魔术是一种免费的娱乐,而他们的表演是应该有相应的收入作为回报。魔术也不是一种随手可得的玩意,它是有价值的东西,要知道它的秘密,一定要付出代价。如果学魔术不用付出代价,那么魔术就不再有价值。

(五)不公开魔术的秘密;

(六)不在表演前说出魔术效果;

因为魔术师不能在表演前说出节目的表演效果。因为那样会使下面的节目失去神秘感。失去了神秘感魔术就丢失了一半。

(七)不要在同一观众前表演同一套魔术;

(八)要以正途发展魔术;

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魔术是骗人的把戏。我认为,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有不少人在利用魔术骗钱骗物!告诉别人这是特异功能。更有一些人,学习魔术的目的是为了去赌博,出老千。这些都是不正当的。这也就超出了魔术的范围。

七、产权保护

魔术虽然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但完全可以构成商业秘密,从而享受商业秘密法或者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按照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Trips协议第三十九条第二项也作出了类似规定。

魔术师创作的魔术完全符合这三个构成要件。首先,魔术师的魔术讲究的是新颖、别致,与现有魔术的最大限度的区别,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具有商业上的新颖性,可以使魔术师在同行业中保持优势地位。其次,魔术能够通过魔术师的表演加以再现,并因此给魔术师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具有价值性。再次,魔术的生命力在于它不为观众知晓的神秘色彩,魔术师对外总是守口如瓶,观众虽然绞尽脑汁想破解魔术师的魔术,但结果基本上都是无功而退。这说明,魔术师具有强烈的保密意识,并且采取了足够的保密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秘密。大卫的魔术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卫保密工作做得好,至今无人能够破解其魔术秘密。总之,魔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信息,具有商业新颖性、价值性和保密性,完全符合商业秘密的特征,应当作为商业秘密,通过单行的商业秘密法或者反不正当竞争法加以保护。在中国,保护商业秘密的基本法律是反不正当竞争法。

八、魔术的19种基本效果

美国魔术师达里尔·费兹奇(Dariel Fitzkee)曾在他的著作《The Trick Brain》中为魔术的效果做了以下的分类:

1.制造(Production)─包括出现、制造和繁殖(分裂)。

2.消失(Vanish)─将固体遁形。

3.移位(Transposition)─将固体由这方遁形至它方出现。

4.改变(Transformation)─质与形的改变。

5.穿透(Penetration)─一个固体物毫发无伤的穿过另一个固体物。

6.复原(Restoration)─将完全破坏的东西恢复原状。

7.赋予生命(Antimation)─使无生命物自己会动。

8.漂浮(Antigravity)─改变其重力。

9.吸引力(Attraction)─神奇的吸附力,也是改变重力,但须有另一个有形的物体来吸附。

10.刀枪不入(Invulnerability)─反人体自然现象。

11.反自然物现象(Physical Anomaly)─反常或畸形的人或动物。

12.跟观众比赛(Spectaor Failure)─请观众上台照着做,结果却不一样。

13.共同反应(Sympathetic Reaction)─操纵某一物体,而另一相同物体则有同样反应。

14.控制力(Control)─用意志力控制无生命物。

15.辨识力(Identification)─以视觉以外之感官辨识文字或物体。

16.读心术(Thought Reading)─读取对方心中所想。

17.思想传送(Thought Transmission)─将心中所想以非口述传达给他人。

18.预言(Prediction)─预测将要发生的事。

19.超感应力(Extra Sensory Perception)─就是俗称的ESP。

九、中国魔术常用术语

使活的—主演;

门子—魔术的秘密机关;

汉—药的总称;

量活的—助手;

扒门子—偷别人的门子;

储—钱、钞票;

文活—就是魔术;

过活—把门子告诉别人;

帘—纸条;

武活—就是杂技;

把子—铁棍一类的道具;

苗—棉线;

落活—古彩戏法;

符子—用布做的方巾;

硬苗—铁丝;

卡活—魔术前的准备工作;

囊子—布袋 ;

不钻—不懂得;

利子—中国戏法;

滚子—鸡蛋;

转不转—懂不懂的意思;

洋利子—外国魔术;

花花—纸;

得不得—会不会的意思;

志河—专业演员;

摇风—扇子;

刚口—道白;

票友—业余演员;

开花子—伞;

谝—交代了的 的意思;

空子—就是外行;

过梁—彩桌;

汗条—小手帕;

埝子—观众;

摆风—旗子;

尖—真的;

声点—乐队;

亮子—灯;

惺—假的;

托—彩物;

穴眼—是指前站联系的演出点;

活—节目;

收托—收场;

顶天—帽子;

响—演出效果好;

粘托—把彩物挂在身上;

草啃子—香烟;

温—演出效果不好;

出托—把彩物变出来;

崩星子—火柴;

播演—指导演出、排练;

回托—把彩物变没了;

起丢子—起大风;

马前—要快点;

漂托—交代的意思;

摆啦—下雨 ;

马后—要慢点;

抛托—失手变漏了;

瓢把子—领头人;

好—形容面貌美;

失托—变幻不成功,但观众没看破;

瓤子—在巨型魔术中被变幻的人;

海—桌子和台板上 开的窟窿;

古彩戏法道具专用术语

粘 —— 身上夹带各种道具叫粘托或挂托。

摆 —— 在身上挂东西,也叫爬。

合 —— 身上挂东西所使用的特制的钩子。

过 —— 身上夹带道具所使用的布口袋。

月 —— 身上夹带水碗特制的布口袋。

别 —— 身上挂道具起插销作用的小工具。

捧 —— 助手“抛衫”,即要求主演交代长袍或者脱掉。

开 —— 演员变鸽、兔等动物时,特制的一种工具,能控制动物老实听话。

十、世界著名魔术师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魔术界“神”

克里斯·安吉尔(Criss Angel)——街头魔术、电视魔术大师

大卫·布莱恩(David Blaine)——极限魔术,街头魔术、电视魔术大师

哈利·胡迪尼——世界逃脱魔术大师

哈拉里——世界顶级幻术大师(消失泰姬陵等)

皮特·马韦——“欧洲大卫科波菲尔”

达伦布朗——心灵魔术大师,英国国宝级魔术师

马克思·梅文(MAX MAVEN)——世界著名心灵魔术大师

戴那魔(Dynamo)——英国著名魔术师(公交悬浮、水上行走)

西里尔(Cyril Takaya)——混血,电视魔术大师(偷汉堡)

杰夫麦克白——美国魔术学院创办人

麦克阿玛——近景魔术大师

格林(Green),主要擅长近景魔术,牌术,有着“牌王”之称

刘谦(Lu Chen)——中国魔术明星

傅琰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傅氏幻术”第四代传人、央视春晚明星魔术师(年年有鱼)

YIF——央视春晚明星魔术师、YIF魔幻电视特辑

丁建中——央视春晚明星魔术师(穿越小蛮腰)

魔术师不为人知的5个秘密

人们在欣赏神奇的魔术表演之余,难免会对魔术本身以及魔术师这个行业产生好奇,甚至也会冒出想学魔术的念头。透过与多名魔术师的交谈,今天讲讲有关魔术师的一些秘密,或许能让您多了解一点这个神秘感十足的工作。

1.魔术师没有上魔术学校

英国魔术师泰勒(Dave Taylor)表示,一般魔术师并没有在小说《哈利波特》中的霍格华兹魔法与巫术学院(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之类的魔术学校学习魔术,这样的魔术学校并不存在。他们通常透过笔记、DVD或书籍自学。虽然他们也可以参与研讨会,但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学习。

他还提到,当地的魔术俱乐部是魔术师的一个很大的资产,他们在这里能获得演出的反馈。

而美国密苏里州魔术师弗里斯(Randy Follis)则认同地说,虽然DVD、书籍或其他魔术师能提供协助,但训练大多是独自完成的,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练习。

2.花费巨资购买魔术书籍

来自法国的魔术师莫蒂默(Xavier Mortimer)说:“大多数魔术师都是严肃的学者。我不知道哪个专业魔术师没有自己有关这门手艺的大量藏书。”

而这些书籍的成本可能会增加。他说,大多数书籍都是针对少数读者少量发行的,但最终可能上涨至数千美元的价格。

3.为了一个魔术练习一年

美国田纳西州魔术师惠特森(Danny Whitson)透露,他为了掌握一个特别的魔术,在镜子前练习了一整年的时间。他说:“这听起来很荒唐,但伟大的魔术师总是在学习。”

4.不允许出差错

泰勒说:“当专业的魔术师基本上表示,你在出售你自己这项产品。你必须说服你的观众,你是最棒的,即便当你不这么认为也应该如此。”

他还说:“如果你在办公室,你可以心情不好。但如果你在几百人面前表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5.每次表演可能赚到几千美元

惠特森指出,魔术师的收入可能比一般人想像的多,但视其表演类型而定。“公司演出的收入最高,介于800至2,500美元之间,酒吧、俱乐部或节庆演出则可赚300至1,000美元,而庆生会演出则有200至500美元的收入。”

泰勒提到,魔术师是自由业,所以有时候一周工作很长时间,然后连着两周没事做。除了演出之外,他们还得自我宣传,替自己找工作机会。

(喜欢哲学、心理学、医学、美学、IT、职场、营销、旅游、文化的朋友,可关注 大漠还魂草 。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