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先锋」“新医正骨”传承人赵平(系列故事④)医生要会“看人下菜碟”

——赵平

医生要会“看人下菜碟”

空军总医院赵平医生在诊室门口贴了一张提示,上面写着“嘘~请您小声点儿,医生正在治疗!”,诊室很安静,赵平正在用高度集中的大脑和内心,借助他那双敏锐的手寻找患者脊柱病痛的原因。

赵平为患者做手法治疗时有一个习惯动作,他会将白大褂左侧胸前口袋里面的纸、笔、胸卡都取出来,然后再摸一下,感觉平整了才开始为患者做治疗。“因为我在做手法的时候,和患者贴得很近,口袋里有东西肯定会让患者不舒服。”

开始为患者做治疗的时候,只听赵平一边轻声对患者下达着需要配合的“指令”,一边微微闭着他自己的双眼,细心体会着自己双手的感觉,并慢慢旋转患者的脊柱,动作轻柔,语调温和。治疗结束后,他会很自然地告诉患者,从治疗之后开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赵平是中央军委保健会诊专家,肩负责任不言而喻,但是,他始终坚持临床一线工作,坚持每周出门诊。他常说:“我的技术就是为患者服务的,因此,我要让更多的患者得到精准有效的治疗。”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既有军内外高级领导或富商,也有一线官兵或边远地区的农民,他都一视同仁,为每位患者制定手法治疗和配套康复计划。

赵平是高年资专家,又是军人出身,瘦削的脸上表情很少,不论是挺直的腰背,还是给患者做治疗时闭目专注的神情,皆有一股震慑人的气场。

但赵平开始和患者交流的时候,气场便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一下子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关系。

“来,坐在这里,背对着我。”患者很自然地背对着医生跨坐在医院正骨科研制的特殊脊柱治疗椅上。

“来,跟着我的指令,俯身,后仰……好,给你调一下,放松,跟着我走,不要和我对抗。”患者上半身在赵平的带动下扭转。治疗过程温和,如行云流水。再看患者的表情,从一进门的紧张变成了坦然,那种对医生的信任在治疗后的一瞬间产生。

他面对前来就诊的患者,有时会因患者特有的方言描述而用患者能接受的语气调侃一句,然后就是温和而不容质疑的叮咛;有时会因为患者对疾病的明知故犯而“严厉责备”,紧接着就是悉心解释劝慰,尤其是在每次对患者叮嘱后,他句末那一声尾音“啊”,就像大人叮嘱孩子的语气,那么自然亲切,不容置否。

“我今天刚给你调整,一会儿回去就不要开车了,保护好腰部啊。”

“今天刚调整,不要急着做训练,回去后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啊。”

“训练不要急于求成,一步一步来啊。”

“你没听我的话,这次犯病纯粹是不听话造成的。要注意啊。”

同样的话,但是,赵平面对不同的人,表述时的语气是有变化的。在赵平看来,医生和患者在就医诊疗过程中,由于生活和受教育背景不一样,虽然都是面对同一件事情,但所表现出的情绪和心境差异很大。

在赵平看来,医生是纯粹的理性思维,面对的是一项需要逻辑缜密的工作,患者则不然,对患者来说,看病是一种体验,个人情感和医疗环境各方面的一种体验,医生态度好不好,说话的时候有没有带有歧视,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信任度。哪怕医生的诊断没有问题,治疗过程也准确无误,可也许就因为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都会令患者的心里不舒服,认为医生只是在应付他。

医患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直接决定后续治疗是否顺利。所以,医生问诊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文化以及生活环境等特质,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说白了,就是要具备“看人下菜碟”的技能。

比如给农村来的患者看病,给开公司的人看病,给领导看病以及给公务员看病,虽然诊治过程都会一视同仁,但语言表达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沟通,使患者在治疗中听医生的话,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比如有些开公司的人,认为自己很有钱,见过世面,常常对医生的诊治意见表现出挑剔甚至不屑。对这种患者,医生往往要先从气势上“占据”一定的制高点,引经据典以理服人,精准施术以技服人,让他信服医生,才可能依从医嘱;而很多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太高的患者,他们对医生大多是“仰视”的,和医生说话时甚至有些胆怯。对待这样的患者,医生必须平和一些,无论语气还是用词,都要平易近人,尽量说他们能听懂并理解的大白话,有时甚至用他们家乡话来交谈,让他们感受到医生的亲切,消除他们在诊疗过程中的紧张情绪,提高他们对诊治意见的理解力,医嘱也才能更好地贯彻下去。

他还为此专门写出科普著作,并于2016年荣获中国科技出版社荣誉作者称号。赵平还多次受邀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做脊柱健康的教育宣讲。

笔者在门诊时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腰椎间盘凸出患者前来复诊,赵平检查一番后对他说,“一开始你是疾病初期,腰椎不稳,需要腰围的保护,所以让你活动时绑着腰围。现在你已经到了康复阶段,过度保护反而会影响病情的恢复,腰围从今天起不能总绑着了。”当时患者点头答应,可是当赵平给他写病历时,他却背转身又把腰围绑上了。笔者见状把这件事讲给赵平听,末尾加了一句评语:这个患者真不听话。

赵平听完后,说出的话让笔者大出意外,“其实,患者并不是不听话,而是没听懂我的话, 或者说,我还是没能说出让患者能听懂的话,这也是我们做医生的责任!还是没能下对菜碟!如果再认真揣摩一下他过度谨慎的心态,用另一种说法使这位患者完全理解我的医嘱,他也就不至于固执己见,枉费了医生的善言。还是那句话,做到诊疗程序规范是好医生的基本要求,但医生的医嘱入耳不入心,患者的贯彻就很难给力,好医生也就是空有其名!”

大医精诚于细节,由此可见一斑。

下一期,我们继续为您讲述“新医正骨”传承人赵平(系列故事⑤)淘气的椎间盘,敬请关注【医学先锋】。

编辑/艾素

摄影/徐立凯

技术处理/魏育鸽

空军总医院

长按图片扫描关注

空军总医院公众号

空军总医院微官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