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大爷特牛,一天抓几千只苍蝇!绝活学会其实很容易

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

苍蝇成了不少家庭的烦恼

打又打不到,赶也赶不走

家住天台赤城街道的陈志孝大爷

却凭手里的一手绝活

成了远近闻名的“苍蝇杀手”

天台大爷想出妙招捕苍蝇

今天上午,记者在天台赤城街道让巷见到了这个一手绝活的大爷,瘦高的个子,一头白发,有点腼腆,但是一说起消灭苍蝇来,大爷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夏天气温高,垃圾又多,苍蝇到处都是,让人很难受。”陈大爷说,“刚切的水果、案板上的猪肉都有苍蝇,大家装上了纱窗也不顶用。”他告诉记者,这个事情让他十分困扰,“用苍蝇拍打、杀虫剂喷都不管用。”

陈大爷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苍蝇嗡嗡乱撞,不仅扰民还容易传播疾病。“苍蝇喜欢在垃圾桶周边徘徊的情景让我想起了上海打工时看到的捕蝇笼。”陈大爷说,2008年,他在上海打工时看到绿化带上错落地放着一些捕蝇笼,而且捕蝇效果非常显著,“苍蝇多的时候,半天就能抓半笼”。

“上海的捕蝇笼是塑料盒和尼龙做的,我就依样画葫芦用铁丝和尼龙绳做了一个。”在2010年回到家乡后,陈大爷就凭借自己的印象做了起来。笼子底部有一个小碗,用来装鱼肠、龙虾、蟹等腥味重的诱饵。

“我做这个就是用有腥味的东西吸引苍蝇,越臭,苍蝇越多。”陈大爷告诉记者,苍蝇有个习性,就是只往上飞,当它们落到碗里吃过食物后,再起飞时,会被上方的锥形网罩住,就只能从顶端的一个小洞进入套在外围的筛网笼中,逃不出去直至被饿死。

捕蝇神器从“1.0”到“2.0”

在陈大爷挂捕蝇笼的地方,记者看到,尽管室外的气温已超过了35摄氏度,社区的垃圾桶也不时地散发着异味,但已不大能看见苍蝇的踪影了。

“之前用尼龙、铁丝做的捕蝇笼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尼龙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日晒容易老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陈大爷搞出了一个更加坚固耐劳、外形美观的“升级版产品”。

在陈大爷的家中,记者看到了这个“2.0”版的“捕蝇神器”。和“1.0”版的尼龙、铁丝不同,“2.0”版采用全铁丝的结构。

“我用金属材质的纱网代替了原来的尼龙丝,做成筛网笼和锥形网罩。”陈大爷还找了一个捕鱼的网兜作为模具,将纱网剪开又缝合,才做成锥形的外状。分开制作筛网笼和锥形网罩,原来的一体式的捕蝇笼也变成了两体式结构。陈大爷还用了更加牢固的胶线代替之前的尼龙线来缝合,做出来锥形网罩别致又牢固。

“这样的捕蝇笼半天就能做好,成本20元左右。”陈大爷说,入夏以来,他已经做了10多个捕蝇笼,得到了邻居和朋友的一致好评。“改进后的笼子寿命上长了很多,爱惜的话,用个十多年没问题。”

“他的笼子确实很管用。”陈大爷的邻居陈卫星说,“开始的时候,我们对他做这个笼子都很不理解,但是这个笼子挂上没几天,苍蝇就少了无数。”

自从大爷在巷子里挂上了捕蝇笼后,住在这附近的居民都说家里面的苍蝇少了很多,为此,今年已经72岁的陈大爷平时也没少被周围的邻居们“点赞”。

“其实我只是想尽自己所能给社区做点贡献,这个笼子把周边的苍蝇都吸引过来了,一天抓个几千只不成问题。”陈大爷说,捕蝇笼效果惊人,捉来的苍蝇还可以喂鸭、喂鱼,相当环保。

大家都在看

捕蝇神器既卫生又环保

为大爷点赞!

记者:洪纬州 实习生:陈佳浩 朱丽荔

编辑:冯丽丽

校对:郭启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