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为永靖县42名小学生上公开课

8月14日下午,每个走过东北大学汉卿会堂的人都会被里面传出的阵阵笑声所感染:会堂内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主讲人为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听众是来自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的42名小学生。

怀揣音乐梦想的孩子惊喜不已

这个暑假,对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黄河三峡童声合唱团的42名小团员,无疑是开心和难忘的。他们中很多人是第一次走出家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到沈阳,第一次接受合唱培训,第一次参观有着70年历史的沈阳日报报史馆,第一次和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的小朋友们一起过生日……昨天,他们又经历了一个难忘的“第一次”——提前体验了一把当“大学生”的感觉。

孙雷虽然做过1000多场演讲,但还是第一次面对小学生。最初,很多孩子有点拘谨,不敢抬头,目光有些畏缩……孙雷把大学和小学并联起来,激发学生们思考“一字之差”的两个教育层级如何联系在一起。随后,孙校长通过一系列类比让学生们迅速理解了两者的辩证关系,更有兴趣认真听讲。

“世界上第一所大学什么时候成立的?”“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是哪个?”这些关于大学的问题,激起孩子们回答的热情,在孙雷的娓娓道来中,这些小知识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跟着孙雷的指引,对大学的憧憬越来越深。

演讲中段,孙雷播放了歌曲《苔》,让这些怀揣音乐梦想的孩子们惊喜不已。听完歌曲,孙校长说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歌词,是我喜欢这首歌的原因,我也把这首歌献给你们,希望你们更为自信地面对人生,拥抱美好的未来!”大家一起跟着音乐哼唱这首轻松自信的歌。

把家乡建设得跟沈阳一样漂亮

在公开课结束之时,孙雷动情地说:“每一个少年,无论是何出身,最重要是有自信,树立远大理想,并使之成为一生的奋斗目标。这才是你们人生精彩的关键。我和你们的老师一样,都希望借此机会让你们亲近大学、触摸学府,开拓自己的眼界。希望你们回到家乡能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家乡对祖国有用的接班人。”

孩子们纷纷上台与孙雷合影留念,还有心急的孩子询问:“怎么才能考上东北大学?”孙雷温柔地摸摸孩子们的头,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他勉励大家:要像苔花一样不惧困苦,最后一定能开出最美的花朵。

川南小学四年级学生孔惠芝平时就喜欢读书,家里的《中华名人大传》和《昆虫记》双语版是她最喜欢的读物。她告诉记者,“我们要好好学习,多读书,多观察,不负孙校长的期望,把家乡建设得跟沈阳一样漂亮!”

在孩子们的心灵里种下渴望成才的种子

据介绍,本次公开课是永靖县黄河三峡童声合唱团游学沈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联合东北大学、沈阳音乐学院发起的教育扶贫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此次42名永靖县小学生的音乐圆梦之旅,是充分发挥沈阳地区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探索扶贫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为打赢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献智出力。

孙雷校长课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沈阳日报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极具时代眼光和家国情怀,站在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业培养合格接班人、建设者的高度发起本次活动。拥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东北大学在这一点上,和沈阳日报、沈阳音乐学院是一致的。”

孙雷表示,大学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东北大学一直以社会担当为己任,希望通过此次教育扶贫工作,让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们早一点接触到大学先进的文化理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面种下渴望成长、渴望成才、渴望成功的种子。东北大学能够与沈阳日报、沈阳音乐学院一起为扶贫攻坚贡献微薄之力。

“东北大学扶贫工作由来已久,我们将继续联合沈阳日报、沈阳音乐学院等各方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充分利用好高校教育、科技有关资源,帮助贫困学子迅速成长成才,为脱贫攻坚持续贡献东大力量。”孙雷如是说。

帅正、沈报融媒记者王秒 刘子建/文 王雁/摄

(责编:王斯文、孝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