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之窗」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第一批党员赴延安开展党性教育培训

走进红色圣地   感悟延安精神   提升党性修养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第一批党员赴延安开展党性教育培训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延安是新中国的摇篮,延安是革命者的故乡,延安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的力量,是党员同志的重要职责使命。为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增强党性意识,8月1日~5日,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党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第一批党员62人赴延安红色摇篮中心进行党性培训学习。

 8月2日下午的开班仪式上,党委书记张益飞在培训班动员讲话中指出,此次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党性培训活动意义重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延安是新时期开启新征程的范例,延安精神对于内涵发展中的南工校具有巨大的启示和激励作用。学校建设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从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中汲取养分。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学习能够为党员同志的思想及精神充电,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继续为学校建设做贡献。

 几天学习过程中,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梁家河、南泥湾、西北局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等红色教育基地;观看了大型革命歌舞剧表演《红袖秀红秀》;聆听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张思德与张思德精神》《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等专题教学与现场教学。大家一路追寻红色记忆,接受传统教育,加强党性锻炼。

 在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大家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办公地,大家先后走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居住过的低矮、简陋的窖洞,亲身感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在这样在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我们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十三年;是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在西北局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简朴的珍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一副副泛黄模糊的文字,便是无声的历史,呈现了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大家认真聆听学习,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伟大的延安精神,对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有了进一步的深刻理解和全新认识。

 在梁家河红色教育基地,大家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党员同志们深入梁家河,参观了村史馆,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感人事迹。梁家河红色教育基地处处反映出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生活工作的艰苦条件及爱民为民情怀、勤奋好学、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

 在《学习张思德精神》现场教学过程中,大家了解到张思德同志是一位普通战士,没有做出任何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却得到党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成为亿万军民学习的楷模,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服从安排、一心为民的诸多优秀品质,汇集了正能量,展现了好形象。《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现场教学,讲述了延安时期党中央及毛泽东等领导干部通过拥民、爱民、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关系和局面才使得我们的中国革命由弱到强,由局部胜利逐步取得全面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延安时期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关系。联系当今社会现实,教育引导学员践行群众路线及“两学一做”精神,落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通过四天的系统教育学习,党员同志们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现阶段发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就是要从为群众办实事做起,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远不脱离群众,永远与人民在一起”。延安之行,党员同志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党员同志们的政治信仰。新的时期,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学习过程中,党员同志们汲取了丰富的“红色营养”,进一步激励了党员的爱国爱党情怀,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触动了思想,净化了灵魂。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感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延安精神”,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教书育人工作的点滴之中,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进展和新时代职教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第一批党员赴延安党性教育培训学习的圆满结束,学校第二批党员60人在校长杨晓华的带队下于8月7日下午抵达延安红色摇篮培训中心开启新一轮党性教育培训。

图文: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审核:王有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