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上线广告业务 从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看消费软件发展

8月22日,ofo小黄车宣布在官方App上线短视频广告业务,用户在开锁之前要先在App上看5秒钟视频广告,很多网友纷纷表示不能接受:为何让用户花自己的流量看5秒钟广告呢?

时间倒回到2016年,摩拜单车横空出世,ofo紧随其后,之后又有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之下,共享单车的价格极其便宜,用户骑车1次只要0.5元-1元,甚至还常常免费, 当小橙车和小黄车们流淌在街巷,人们享受着免费和春光,自是十分愉悦。各路资本也是蜂拥而至,短短两年时间,便吸引了过百亿的资金。而微薄的使用租金,高昂的成本,共享单车想仅仅依靠租金盈利简直是天方夜谭。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前期疯狂烧钱的共享单车,终于开始了真正的商业化之路,如果说此前ofo在车身上贴广告、在App里插广告是小试牛刀,此次被命名为“视听风暴”的短视频广告业务可以说是锋芒毕露了。

很多被“广告”的用户对此表示出了不满,评论其“为赚钱饥不择食”,然而,这就是商业啊。

和有些商家会做一些免费的体验活动一样,目的是获得游说顾客办卡消费的机会;在爱奇艺上可以免费观看前面几集的延禧攻略,到了精彩之处,想继续看下去,就要付费;共享单车亦然,先吸引用户使用,让用户产生粘性,目的是为了后期的广告获利。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些免费软件也是如此,表面上免费,实际上却让你付出了时间和安全等更高的代价。

某宝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访客就是资源,资源就是财富。”一个软件一开始或许没有收费,但是随着访问量的加大,逐渐就会开放各种收费项目,像是很多网游,先把用户吸引进去,后续不愁你不花钱。更有甚者,许多盗版软件在隐私等方面侵犯了用户权利,甚至其中有的行为类似于间谍软件。

所以免费的本质是让你深陷其中后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看来一开始就明码标价的正版收费软件是不是厚道多了。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中,正版软件价格都很昂贵,这也是盗版软件在中国泛滥的原因。实际上,正版软件贵这个印象,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国外专业软件们留给大家的,例如常见的Adobe的PhotoShop和Acrobat等,着实价格不菲。例如,PhotoShop目前在官方代理的淘宝店上售价是3499元,全套的Creative Cloud组合则要7499元;PDF修改工具软件Acrobat的售价也高达4799元;而像是MAYA和Visual Studio这些软件的售价甚至要上万元。这价格恐怕一下子就断绝了很多个人用户或是中小企业的念想。

难道经费不足的我们就只能牺牲信息安全和宝贵的时间去用盗版软件吗?

其实目前我国有很多国产软件也十分优秀,不仅在价格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功能上也毫不逊色,像是万兴科技(300624.SZ)旗下的PDFelement,同样作为数据文档管理软件,功能毫不逊色于Acrobat的同时,价格更是十分感人。PDFelement 6 Pro版在中国区的售价仅299人民币,不足Acrobat价格的十分之一。并且PDFelement采用永久授权模式,避免了年度审计和其它隐性收费,是企业用户寻求高性价比 PDF 编辑器的最佳选择。

据悉,万兴科技旗下还有多款产品目前已回归中国市场,包括上述的PDFelement和视频编辑软件Flimora,以及数据恢复领域“王者”dr.fone。这些功能强大,性价比又极高的产品已经风靡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上一经推出,也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