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东华:孔雀养殖 开拓产业发展新路

近年来,人工养殖孔雀在很多地区已屡见不鲜。在楚雄市东华镇,漫山飞舞的孔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借助孔雀养殖嫁接起来的附属产业也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的发展新路。

【现场同期声】记者 佘蕊:平日里大家要看孔雀呢,大多只能到动物园里,如今,在楚雄市东华镇的生态孔雀文化产业园里,养殖的各类蓝孔雀和白孔雀的数量达到了2000多只,除了销售繁育出来的孔雀苗以外呢,各种用孔雀羽毛做出来的手工艺品也远销到全国各地。

在孔雀养殖基地,一只只孔雀悠闲自得地行走在圈养的山坡上。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养殖的2000多只孔雀每年可繁育6000多只孔雀苗,包括蓝孔雀、白孔雀和花孔雀三个品种。单是销售孔雀苗,基地每年就可实现销售收入近100万元。

云南生态孔雀文化产业园负责人 李春磊:我们还培育出了比较优良的白孔雀的小苗,它的生产价值和开发价值都比较高,然后我们在把这个孔雀延伸的第二个项目,就是工艺品的深加工及旅游产品的推广,和民族工艺品手工业的推广。

在基地的产品展示厅,记者就被一只只精美的孔雀标本所吸引,而这些标本,如今也是基地上众多产品中的一种。

云南生态孔雀文化产业园负责人 李春磊:现在我们的产品的销售,结合现在的电商平台和大数据,我们每年生产的产品,都是以定向客户来作为生产,以订单式和特约客户的销售模式。

除了孔雀苗和孔雀标本,基地还专门设立了工作室,设计并制作各类孔雀羽毛制成的扇子、头饰、耳环等手工艺品。现在,这些手工艺品已销售到全国的各大旅游景区,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多万元。

云南生态孔雀文化产业园手工艺品工作室设计师 冷艳梅:如果是结合我们的楚雄彝绣,再加上我们的孔雀羽毛,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看的亮点,再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做出一些比较新颖、比较好看的款式。

如今,云南生态孔雀文化产业园已经逐步走出了一条集生态养殖和附属产品开发于一身的新路子。今后,基地还将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全力打造一个宣传推广孔雀文化的农业综合体。

云南生态孔雀文化产业园负责人 李春磊:云南本来就是全国人民心中的孔雀之乡,特别我们楚雄又有绿孔雀的资源,我们楚雄自然风光也比较优美,文化特色也比较有代表性,我们想把孔雀也植入到相应的旅游区,作为一个孔雀观光放飞,我们想以这个文化背景为依托,然后把这个产业做得更精细化、更专业化和系统化,把这个孔雀文化更好地传播到全国各地。

全媒体记者:佘蕊 杨晓霆

编辑:杨秀萍

楚雄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