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兴粤盛|敢为人先 广东鲤溪和永宁在40年前率先富了起来

文/易扬

11月14日,由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粤兴粤盛 勇立潮头创辉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广东省中山市,在这里,界面广东记者走访了有着“广东小岗村”之称的鲤溪村和广东省第一个亿元村永宁社区,在深入走访的过程中,记者团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些朴实的村民身上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和蕴含的巨大能量。

鲤溪村:敢为人先的“广东小岗村”

据了解,鲤溪村位于板芙镇南部,辖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由月角、鲤鱼头、大树林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680人,外来人口4384人,党员44人,山地与耕地各占一半,每年集体收入约180万。

鲤溪村书记吴金耀向采访团介绍,这里是全国最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之一,有着“广东小岗村”的美称。这里,既有着山清水秀的景色,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

原鲤溪村书记林德成作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在采访座谈会上动情的讲述了40年前的故事。

1976年下半年,鲤溪村支委决定进行改革,目的是解决社员的温饱问题。改革的方式不是安徽凤阳小岗村那种“大包干”, 而是“联产到劳”。“联产到劳”的模式除了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外,管理权也有一部分归集体所有。具体说,就是在统一播撒种子、统一育秧、统一耕田、统一时间施肥杀虫、统一晒谷、统一分配的前提下,把田地分到各家各户,插秧除草以及收割由各家各户自行安排,多于生产队规定土地的产量也可自行安排。如果承包土地减产了,要负承包责任。不够产量,就从口粮中扣除,甚至买也要补足;超产部分,全部归承包者所有。

鲤溪党支部之所以采用 “联产到劳”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可能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在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自由度,充分调动了劳动力,极大弥补了鲤溪劳动力短缺的不足。

自古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鲤溪亦然。改革在当时至少有一半人是反对的。反对者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怕担当政治风险。二是长期形成的惰性使部分社员拈轻怕重。后来,有了领导的引导和思想工作,更有了解决温饱的渴望 ,尤其是已经改革的生产队效率立马提高,给尚在观望的生产队以强烈示范作用。1977年上半年, 又有两个生产队加入“联产到劳”的行列。

鲤溪实行“联产到劳”之后,面貌为之一新。首先,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社员饥饿问题解决。实行“联产到劳”的第一年,最初改革的3个生产队,产量一下子提高了50%,粮食平均亩产量达到800斤 。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不仅使3个生产队完成了上调任务,还出现了满足自己口粮外的粮食剩余,部分社员开始将剩余的粮食用作饲料,养鸡养鸭养猪。群众把养大的鸡鸭鹅拿去市场卖,赚点钱。改革以前,鲤溪人基本上住的是茅房,到了1980年,砖房、水泥房纷纷出现。

鲤溪的改革变化自然逃不过外界的眼睛。据林德成回忆,当时《人民日报》有记者来鲤溪采访过。鲤溪很快成为各大队、各生产队学习的样板。两年后,全公社内已经有9成生产队实施了联产责任制。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采访座谈会上,该村的两位青年代表也相继发言,表示要继承、发扬先辈们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并将这些宝贵的财富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40年来,以林德成为代表的鲤溪支委和村民,将农民的淳朴与胆略、坚韧和智慧融于一体,不为旧思想所束缚 ,切切实实地从实际出发,敢为天下先,冒着风险大胆地进行“联产到劳”的改革,不仅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更着实地解决了老百姓的饥饿问题,并为消除贫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而影响了板芙镇、中山市乃至广东地区的农村改革,其改革的精神与勇气已成为中山市乃至广东省人民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永宁:全省第一个亿元村

下午,采访团来到了中山市永宁社区,永宁作为中山市经济重镇小榄的开埠之地,钟灵毓秀,土地肥沃,有着绝佳的地缘优势。永宁社区党委书记伍锦华向采访团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永宁人率先兴办村集体企业。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永宁人乘势而上谋发展,九十年代鼎盛时期有384家规模较大的企业,造就了一大批本土优秀的企业家,在多个领域为小榄乃至中山的经济发展做了出杰出贡献。

目前,该社区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2.9万多人,其中股份居民1.7万多人,外来常住人口约3万人,分12个小区进行管理。永宁社区党委辖下现有党支部32个,其中两新组织党支部21个,在册党员1170多人。2017年,永宁社区地方生产总值超过90亿元,社区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3亿元股民现金分红为7000元/股(计算社保、医保、卫生、治安等福利在内折合人均分红9265元)。

伍锦华表示,1953年,永宁乡开始走上农业合作化道路,当时的合作社只是单纯搞农业生产。集体经济也十分薄弱,整个永宁集体只有四头耕牛和一些泥艇,没有电气机械,农民劳动全靠一双手。1957年,永宁集体总收入84万元,平均每户293元,人均年收入是66元,七八成的村民每年都超支,生活困难。很多时候,群众看病、生孩子、买粮食、买农具都要向信用社贷款。当时的领导意识到,要改善群众的生活,就必须要发展生产。

1956年,永宁办起了第一间手制砖瓦厂,这标志着永宁开始走上了工农业并举的创新发展道路。60年代到70年代,其他乡村尚没有发展工副业时,永宁已根据自己的土地、人力和技术资源,率先走农工副商消费品合发展的道路,先后办起了鱼苗场、养猪场、金鱼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油加工厂、木船厂、建筑队等二十多间集体企业。当时种桑养蚕是这里的一项重要农副业,但种桑树的土地利用率不高。看到这种情况,当时的领导也想出了办法,就是利用2000亩桑地种白菜。这样的效果也很好,当时的总产量达到500多万斤。但由于白菜的大量集中上市、而且交通运输也不太方便,很多白菜卖不出去,最后只能倒到鱼塘里喂鱼,但是鱼也吃不了这么多,有部分鱼也因为吃得太饱而撑死,这就造成了双重损失。为解决这个问题,1975年,永宁投资40多万元,办起了蔬菜脱水厂,将白菜进行脱水加工,加工后的白菜干便于保存和销售,同时,也解决了当时村里一些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由于政策原因,永宁的工副业发展发展比较缓慢。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这对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时任永宁党支部书记李汉章对干部群众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说明我们过去走的道路是对的,我们必须抓紧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把集体经济搞上去”。永宁是侨乡,为了引进外资和先进设备,李书记认真落实侨务政策,热情接待回乡探亲的港澳同胞,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建设发展情况和存在困难,积极动员他们回乡办厂、支持家乡福利事业建设。以李汉章为首的村领导班子思想解放、待人真诚、办事公道、处事果断,得到了港澳同胞和客商的信赖,从1979年开始,港澳同胞和华侨回家乡开办“三来一补”企业,两年时间引进外资和生产设备约合300多万元,新办了玩具、制衣、五金、尼龙绳等工厂。同时,港澳乡亲也捐资相继兴建修缮学校、幼儿园、卫生院、敬老院,修筑桥梁道路等等。这些为家乡带来改革开放急需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推动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对永宁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后,永宁也凭自身的积累,相继建设了砖厂、电镀厂、蓄电池厂、发电厂、自来水厂等一批厂企。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永宁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另外,也设专项资金,加大对教育事业和公共福利事业的投入。

80年代到90年代,永宁的中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其中,永宁的集体企业也在这段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高峰期,永宁的有384家模较大的集体企业,其中有7家产值超亿元。永宁的经济结构由改革开放以前的以农业为主逐步变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经济收入由1978年占工农业总值的30%左右,到1987年已跃升到占90%以上,成为经济的主体。

1978年—1992年间,永宁工业的总产值以每年递增数千万元的速度发展,而在1993年—1999年间更以每年递增超亿元的速度发展。永宁工业的总产值由1978年的291万元,到1980年的1047万元,成为全国闻名的第一个“千万富翁乡”;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实现了1.07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861万元,成为全省第一个亿元村;198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约1.136亿元;1992年为7.8亿元,到1993年,永宁工业总产值突破了10亿元大关,跨入了全国十大首富村的先进行列。从1993年到1997年,仅用了四年的时间,永宁的工业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集体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超20亿元。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永宁已呈现了政通人和、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之一,永宁在历届社区班子的带领下,务实创新,艰苦奋斗,先后获得“全国十大首富村”“中国百强村”等48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