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说的是啥丨浅谈对网球的认识之二

在看网球比赛及报道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天赋”这个词。说某某球员很有天赋,某某天赋惊人。我以前搞不懂为啥这么说,只是在想,打个网球,不就是一项体育运动吗,还要啥天赋吗?我只知道数学家需要天赋,不然那些烧脑难题没法解决;象棋大师需要天赋,不然走不出那些神来之笔的招法;艺术家需要天赋,不然没法创造出那些惊世之作。但是,打网球也需要天赋吗?


天赋是指天生擅长的能力,就是从娘胎里出来就具备的潜质和特性。网坛被人津津乐道的天赋球员有克耶高斯、孟菲尔斯等,当然还有天王费德勒。其实,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穆雷等年轻时都被称为天才球员,彭帅、本西奇、瑞士公主辛吉斯等刚出道时也被称为天才少女,也就是说他(她)们都是天赋极高的球星。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曾说过,特级大师都是有天赋的,否则成不了特大。这句话在网球上也同样适用,没有天赋就基本上得不了大满贯,成不了球王。


大家都是从小打球,转成职业后又是同样每天练习,参加比赛,为啥有人成就很高,有人默默无闻,甚至终身无法打进大满贯正赛呢?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不刻苦训练,只能解释为先天不足,天赋不够了。其实,相比普通的网球爱好者,职业球员都是有天赋的,不然也不会走这条投入巨大,回报不确定,经济风险极大的职业之路,只不过别人天赋更高罢了。你天赋再高,也没有费德勒、克耶高斯、孟菲尔斯高。人家费德勒打球几乎不用身体,眼睛睁开跑到球场上就能发ace球;克耶高斯爆发力惊人,刚出道就能掀翻费纳;孟菲尔斯比赛不需要教练,打球像杂耍……既生瑜,何生亮,一众普通球员只有跪伏他们的天赋异禀了。


从业余爱好者的角度来看天赋在网球中到底指的是什么?我觉得除了基本的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外,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手眼协调、手臂的挥速、肢体的柔韧性是非常关键和难以改进的。速度、力量通过训练可以有明显提高,而手眼协调、手臂挥速则很难或提高不明显。


随机球的处理最能体现天赋,因为这是没法专门训练的。对职业球员也是如此。费德勒能在快速场地取得优异成绩,和他处理快速反弹球的天赋高有很大关系。至于职业球员能在和我们业余爱好者基本相同的站位下,回击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发球,除了靠训练,更多的可能还是天赋。换成业余的,根本就没法反应了。


与父母是运动员,有运动基因的人不同,大部分网球爱好者是半路出家,因为爱好而打球,很多还是没跟教练正式学过,自己在球场上摸索、练习出来的野路子。以前我经常纳闷,为啥我的球速就那么慢呢?怎么用力也快不了多少。为啥我就那么容易受伤呢?有的人每天都打,而且打球之前从不做热身,也不会受伤,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经过自己的瞎琢磨,我认为,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上面提到的手臂挥速、肢体柔韧是先天的原因即天赋。在技术相同的情况下,人家天生的手臂挥速快,力量大,爆发力好,自然球速就快,天生的柔韧性好,自然不容易受伤。不然,怎么解释谢淑薇、A拉球速慢的原因?她们技术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德尔波特罗容易受伤,除了打法暴力,先天身体的短板犹如阿喀琉斯之踵,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小德超常的柔韧性,也使他在长时间拉锯、高强度对抗的职业赛场上较少地受到重大伤病的困扰。这些都是天赋的证明。


业余的同理,由于不同个体身上的巨大差异,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网球“天赋”有多少,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不应该苦干加蛮干,把本身是业余爱好的乐事变成了苦差事。业余爱好者打球是锻炼健身和寻找乐趣的,切不可为了争强好胜,不顾自己的身体能力,留下长期的伤病和遗憾。(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乐球)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