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随同羼提提婆回山习武

话说羼提提婆将陀拉跋提让到草堂之中,分宾主坐定,寒喧了几句,陀拉跋提便从怀中取出阿私陀仙的书信,交给羼提提婆。又让随从将聘礼送上,然后说了净饭王的意思意。羼提提婆便欠身道:“草野之人,如何受得此等大礼,岂不折煞。老汉闲居已久,武功只怕荒废得不行了。只怪那阿私陀仙,还是那付喜欢多事的脾气,冒然将老汉推荐给国王,才劳烦贵官跋涉来请,老汉又如何当呢?但承我王的厚恩,老汉虽然不才,也不敢推卸,在茅舍耽搁一宵,明日同行返程,前往见驾便了。”当下便入内,命妻子预备酒菜,款留司礼大臣,又备饮食给众从人果腹。当时,同村男女听说国王专使来聘,羼提提婆,都视为不世的奇荣。

于是扶老携幼,聚集在羼提提婆家门口,瞻仰这位专使,顺便给他家夫妇道贺。一时热闹非常。当晚无话,直抵来朝,大家果腹之后,收拾登车,村人又随后相送,直到山口,经羼提提婆几番劝阻,方才止步作别。陀拉跋提等一行人,催动车骑,一直往国都进发。晓行夜宿,过了几日,到了都城。陀拉践提现将羼提提婆安顿在驿管之中,然后入朝见驾,向净饭王复命。当日因时候已晚,不及召见。便命陀拉跋提去设宴款待,次日早朝带他上殿相见。陀拉跋提自有一番忙碌,当夜便陪伴着羼提提婆,同宿在驿管之中。次日天色黎明,便一同入朝见净饭王。行过大礼之后,净饭王问了些武功之事,他都对答如流。王心大喜,便命太子悉达多出来拜见了武师傅。

羼提提婆说道:“习武之事,不比学文可以深居宫禁,闭门学习的。最好让老汉带回山中,用心教授,那么三年之中,可望大成,否则难学成。对于这一点,还望我王裁夺。”净饭王道:“要学本领,自当遵从师教,你要带太子往山中去习武,以便有所造就,这本来可以行得。不过目前却有一个困难之点,因为太子现在正从毗奢密多罗师傅研究吠陀经,正当半途,还未卒业。若往山中而去,这门功课,岂不是荒废了吗?半途而废,岂不可惜。故孤王的意思,在这短期之内,教师可有什么入门初步的功夫,先使他练习起来,做个预备,文武同时并进。待他吠陀经学成之后,那时再跟教师到山中去学习,以期有所成就。教师你看如此可以吗?”

羼提提婆想了一想道:“可以可以,学武对于兵戎战争的一门,本来放在最后才教的,也只有这一门,可以像读书一般闭户传习,现在既然太子因欲兼顾到吠陀经,我们不妨变通教法,将这兵戎战争的一门,提在第一部先行传习,也不至参差到那里,双方兼顾,可以事半功倍。”净饭王闻言大悦,连连点头道:“如此都好,就这样办就是了。”当下也在偏殿赐宴,便将羼提提婆送到宫中藏兵楼去居住。从此日起,太子悉达多日间往藏经阁与毗奢密多罗去研习吠陀经,晚饭之后就往藏兵楼从羼提提婆研习兵戎战阵之学。来往两间,终日没有片刻闲暇。如此又经过了半年之久,这兵戎战争的一门学说,已经完全娴熟。吠陀经之学,也于此时学完。毗奢蜜多罗便辞了净饭王,自回密缔山中去静修,此事一言表过。

再说羼提提婆见时机已至,又向净饭王重申前约,净饭王当然并无推辞,便命备了行李,派定一个心腹内侍随侍,择定吉日,设宴替教师与太子饯行,亲率群臣送到城外而别。临行之时,羼提提婆向净饭王说道:“老汉受我王大恩,誓必将毕生所学,悉数传与太子,期次三年,必能完全成功,届时便当亲送太子回朝。”悉达多也向净饭王拜别。净饭王道:“儿啊,你如今虽离我而去,不久便可团聚。你此去要用心学习,遵教师的吩咐,切勿稍有傲慢之心,须刻苦耐劳,勤于所学。总得在三年之中,有所成就,方不负了我一片苦心。”太子再拜受命,方与羼提提婆登车而去。这边净饭王自率群臣回朝,不在话下。

再说太子悉达多,带了亲侍车匿,跟着教师羼提提婆一路向大木山进发,沿途所见所闻,都非向以往所见,故反而觉得很为有趣。那一日直抵大木山中,那许多乡民听说屏提提婆将太子带回家中,自然都当是前古未有的奇事,争来瞻仰。羼提提婆便叫大家退去,以免惊扰了太子。反是悉违多向他说道,此时路也近了,既是此间百姓,诚意要想见我,这也可见他们一面,那么我们何不就此下车步行,让他们看个亲切。况且弟子来此学艺,居留的时间很长,纵然此时不与他们相见,日后也必有相见之日,那么反不如趁此初来之时,与他们一见为妙。”羼提提婆笑道:“这足见太子的恩光普照,既然如此,我们就下车步行罢。”说着,便霍的一踊身,跳下车去,向众乡民道:“太子说了,因为到此从我学艺,与众位总会有相见的一日。今天相见,也是一样,你们且不必纷扰,待太子下车时,大家致敬迎接,以免失礼。”

众乡民,听了此话,非常高兴,老幼数百人,却一字儿排开,毫不混乱。待见悉达多从车上跨下时,便一齐躬身参拜,端的是肃静无哗。悉达多当下也向大家拱了一拱手说道:“众位乡亲,我此来是专门学艺,与寻常出游不同,众位不必多礼。因为以后我来往山间的日子很多,若相见时每次都是如此,岂不要麻烦死人吗?今与诸位立约,今天我算受过诸位的礼了。以后相见时,只须行个常礼,不消跪拜,以亲友相待,反可以省却许多麻烦,愿大家遵守此言。”一众乡民,见悉达多还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童,就说得出这么一篇头头是道的话来,都称颂圣明不置。当时悉达多将乡民招呼起身之后,便随了羼提提婆,一路缓步徐行,众随从乡民等簇拥着,直向垂扬深处而来。此时羼提提婆的妻子人等,也早得了信息,都在门前引颈遥望。一见太子到来,又不免一番迎接。

正是:

幽芳如获赏,空谷贵人来。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