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抑郁症患者轻生“蛛丝马迹”的8个关注点

发现“天使粒子”的最有成就的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因抑郁而离去,这对于成功摆脱抑郁泥潭的我来说内心一直五味杂陈,令无数人扼腕叹息。忧郁之魔扼杀了多少健康的、智慧的生灵,死是死者的不幸,更是生者的不幸。在坚定治愈信心、标本兼治的基础上家人能够及时发现轻生的“蛛丝马迹”及时干预,将会拯救更多宝贵的生命。

自杀意念。在陪伴开导安慰中,患者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悲观厌世情绪,感觉世界末日来临,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已陷入绝境无路可逃,不怕死就怕活着,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没有能力活在世上,一想到死就觉得无比轻松,只有死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等,一旦他们谈及这些内容时就有轻生风险,一定要高度重视。

世界末日

情绪变化。患者残忍地选择轻生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严重的厌世情绪,二是扛不过内心的痛苦,在作出轻生决定前一定会有一些前兆,比如:失眠非常严重、经常哭泣、消极悲观、情绪变化突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连续数日愁眉不展却忽然有了笑脸等等。这些变化要么是抑郁情绪加重了会诱发轻生,要么是决定轻生后引起的情绪变化。

高危人群。要高度关注抑郁症患者轻生高危人群,老年抑郁患者往往无法表达情绪变化,不易被发现而选择轻生;争强好胜特征决定男性易患默默哭泣的隐匿型“微笑抑郁”,有数据显示男性患者的自杀成功率是女性的4倍;青少年抑郁患者容易在网上抱团煽动厌世情绪相约轻生;演员、作家、艺术家、政府工作人员、企业高管等因性格特征和从业环境,轻生率较高。

微笑抑郁

高危时段。家人还要密切注意轻生的高危时段,患病初期不易接受患病现实,情绪极端低落,运动又不受限制易于轻生的实施;患病严重期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厌世绝望易轻生;季节性规律决定春秋两季气压变化快,患者情绪波动大易轻生;昼重夕轻的昼夜节律决定了早晨是选择轻生的高危时段。这些时段要高度关注患者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微小的变化都可能是在传递轻生信息。

自杀预演。患者轻生意念的产生可长达几天、几个月,在实施轻生行为之前都会矛盾重重、犹豫不决,一般也要经过几个小时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了选定轻生方法、轻生时间和轻生地点,会多次去跳楼、溺水、上吊、服毒现场预演。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世界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容国团自杀前,在树下徘徊了10个小时之久,树下扔满了烟头。

徘徊

不舍情愫。虽然被抑郁情绪忽悠着、裹挟着,患者的感觉认知被颠覆逆转后会“义无反顾”地奔赴死亡,但他们会流露出对这个世界、亲人的眷念和不舍,会为亲人准备日常生活用品呀,关心亲人注意身体别累着呀,去爱去的地方发愣发呆呀,整理销毁自己生活、工作用品呀等,因有未尽责任愧对亲人、挂念亲人的不辞而别呀,留恋身边的人和事、跟很亲的人说一些不寻常想法等。

自我纠缠。有轻生倾向时,患者的“主观的自我”被一分为二,一方面则有一个‘嗜杀’的自我,另一方面有个渴望活下去的‘自我’,反复在内心缠斗,他们会表现出长时间发愣、发呆,不易感知别人的言行、生活琐事等外部信息。

内心缠斗

异常变化。一旦决定轻生,患者就会有一些异常行为,比如准备刀具、集攒药物、结绳条等,有的在网上查一些与死相关的信息,有的受“自杀”偏见的影响极力掩饰,会突然不谈论与死相关的话题,有的会在日记、博客、QQ空间、朋友圈反复暗示或交代后事,家人千万不要以为是在开玩笑而不以为然,否则会错失挽救他们生命的最后时机。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