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马化腾:它“杀死”了ofo小黄车!

你来时的路,已经决定了你离开时候的模样,市场不会给你足够的时间,抚平一路跌跌撞撞的伤疤。

当初一飞冲天的小黄车ofo,今天怎么也不会想到,没落竟来得如此之速。

【1】

马化腾:谁杀死了ofo小黄车?

山雨欲来风满楼。

1000多万人排队退押金,挤爆ofo的风波还未过去,法院也迎来了判决。

昨天,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突然传来大消息,12月4日,法院对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出了“限制消费令”,戴威成为“老赖”。

也就是说,戴威将无法再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住星级酒店、进夜总会、打高尔夫,以及租用高档写字楼、宾馆等,更不能旅游度假。

消息传来,舆论一片哗然。

从创业明星沦为老赖,戴威可谓一败涂地。

无数人纷纷猜测,戴威因何而败,是谁“杀死”了ofo小黄车,媒体更是议论纷纷。

而在一片喧嚣之中,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一番言论,瞬间在舆论中炸开了锅。

所谓veto right,就是否决权。

ofo小黄车亡于否决权,一时无数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作为站在高处的人,马化腾掌握了更多的资源、信息,拥有者更宽阔的视野,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2】

否决权?

ofo亡于否决权?这似乎令人不可思议

惊讶之余,很多人以为,马化腾是在批评戴威太独裁,滥用一票否决权,导致ofo卖身不成,沦落至此。

实际恰恰相反,不是太“独裁”,而是太“民主”了,这还得从否决权制说起。

初创公司要发展,融资必不可少,但投资人在进入公司之后,往往并不满足于仅仅做财务投资,一般都会要求委派董事加入董事会,并在董事会决议中拥有一票否决权。

要知道,董事会是公司的舵手,掌握了董事会,无疑就掌握了整个公司的控制权,而拥有一票否决权,无疑是控制董事会最重要的筹码之一。

一个人有一票否决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票否决权。

最终的结果是,大家很难达成一致,该做的事,可能永远都无法执行。

Ofo无疑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戴威、朱啸虎、经纬都拥有一票否决权,2017年,朱啸虎在撮合摩拜ofo合并被否决后退出,将ofo股份转售给了阿里和滴滴,有媒体称,阿里和滴滴共享否决权。

很快阿里否认拥有一票否决权,滴滴声称从未用过,不过,这个说法,恐怕没有人会信。

也就是说,戴威、经纬、阿里、滴滴四方同时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意味着,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同时经得戴威、经纬、阿里、滴滴四方同时同意。

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面前,尤其是共享单车快速退去的潮水面前,市场根本没有时间等待他们缓慢决策。

过度的“民主”,相当于什么也做不了。

【3】

四次关键时刻,错失良机

正如马化腾所言,ofo董事会否决权的泛滥,使得公司错过大量良机和自我救赎的机会。

第一次

2016年,孙正义的软银想成为ofo的战略投资人,参加ofo的C轮融资,在滴滴的牵线下,软银带来了高达15亿美元的资金援助,条件是滴滴派出几位核心管理人员入驻ofo。

一切准备就绪,2017年8月,孙正义投资文件甚至都已经拟好,却不料ofo滴滴突然交恶,戴威赶走滴滴管理人员,使得滴滴拒绝在投资文件上签字,一票否决了孙正义的投资。

一般情况下,一次融资不利也没什么,但彼时,ofo以为15亿美元已经板上钉钉,制定了激进的市场策略,大肆抢占市场,突然地融资失败,令ofo措手不及,大量投放的单车难以收回,因此欠下巨额债务,为ofo的没落埋下地雷。

第二次

2017年底,ofo和摩拜均面临资金困境,朱啸虎开始谋求二者合并,为此积极奔走。

据《蓝洞商业》报道,当时有人给出的合并方案是:戴威和王晓峰联合担任CEO,滴滴程维任董事长。

但眼看自己养大的孩子被人吃掉,戴威明显不满意这种安排,他动用了自己的一票否决权,致使合并失败。

第三次

今年4月,眼看形势不妙,摩拜慌忙止损,委身美团,找到了自己的避风港,当时,滴滴也想收购ofo,但因价格和权力问题,遭到了戴威和管理层的坚决反对,而未能成行。

第四次

今年第四季度,市场传闻,滴滴欲低价接盘ofo,已经到了签字成交的地步了,却因阿里系和滴滴方面难以达成一致而失败。

ofo就这样,在各方利益的你争我夺中,生生被耗死了,包括戴威。

【4】

关键就那么几步

戴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任何企业都难免犯错,就连十八核大脑的马云,也不敢说自己从不犯错,甚至总说起阿里是在无数的磕磕碰碰、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还说退休后如果要写一本书,就叫《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

错误可以犯,很多时候能够让人吸取经验。

但关键时刻如果犯了错,就是灭顶之灾。

戴威一心希望ofo能够独立发展,滴滴却一心想吞并ofo,拓展自己的版图,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是对手也就算了,却偏偏都在一个屋檐下,还都拥有一票否决权,内讧几乎在所难免。

毫不客气的讲,ofo一开始就站错了队,引入了错误的投资人,并实行了错误的一票否决制制度。

之后便被卡住脖子,一步错,步步错。

对很多创业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企业的成败,有时候正如一个人的一生,人生很长,关键就那么几步。

作者:周松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