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宝」关于民主党派“联合党校”,你了解多少?

12月25日,对统一战线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新华社播发消息——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受权发布《条例》全文。团结君了解到,这是关于社会主义学院(简称“社院”)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

继新华社播发消息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重点报道,今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又在头版全文刊发《条例》内容……中央主要媒体如此高规格报道,并不多见。社会主义学院这个重要机构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提起社会主义学院,也许在不少人心中是个大大的“问号”,但在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成员中,社院却是个大大的“叹号”。今天“掌中宝”,就为大家科普介绍一下社会主义学院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社会主义学院?

社会主义学院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

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

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

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

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何背景下建立?

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各界民主人士和工商业者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凸现出来。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1956年冬,几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向中共中央统战部长李维汉提出:党(指中共)有党校,团有团校,各界民主人士也应有一所学习政治理论的学校。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意见,学校定名为“社会主义学院”。1956年3月31日,中央统战部将《创办社会主义学院的实施方案(草案)》上报周恩来同志并中央书记处,周恩来同志和中央书记处批准了《方案》,决定在紫竹院北侧建设社会主义学院,建筑标准与中共中央党校相同。

1956年10月15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社会主义学院第一期学习班开学典礼,宣布社会主义学院正式成立。1960年7月18日,鉴于地方社会主义学院普遍成立的情况,经周恩来同志和全国政协批准,社会主义学院改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央社院第一期学员都有谁?

1956年10月,社会主义学院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

参加第一期学习班的学员共219人,都是当时的社会贤达、知名人士:黄炎培、章伯钧、罗隆基、储安平、李德全、胡子昂、朱学范、顾颉刚、吴作人、费孝通、叶恭绰、潘光旦、浦熙修、翁文灏、叶笃义、陶大镛、吴文藻、陈铭枢、林汉达、黄绍竑、马松亭、黄琪翔、侯镜如、郑洞国、卫立煌、卢汉、王绍鏊……怎么样,个个都是鼎鼎有名吧!

中央社院历任院长都有谁?

吴玉章:中共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校长,1956年9月—1966年12月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孙晓村: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原副主席,1983年9月—1991年5月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杨纪珂: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1991年6月—1999年3月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何鲁丽: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1999年3月—2008年10月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严隽琪: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2008年10月至今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中共中央给予中央社院哪些关怀和支持?

中央社院的筹备、建立和发展,一直得到中共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1956年10月,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亲切关怀下,学院创办并发展起来。毛泽东为学院定名“社会主义学院”,周恩来主持筹办。

图为1949年7月5日,毛泽东与新政协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合影。其中有几位是成立社会主义学院的建言者。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学院的建设发展。1992年6月,邓小平为学院亲笔题写校名。

图为邓小平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杨静仁(左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费孝通(左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赵朴初(右二)交谈。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学院的性质定位和职能发挥。1992年10月,江泽民为学院建设发展提出了奋斗目标。

图为江泽民与时任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杨纪珂亲切握手。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非常关心社会主义学院工作。2006年10月,胡锦涛在建院50周年贺信中赋予学院“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三大职能。

图为胡锦涛亲切会见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何鲁丽。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重要思想。2016年10月,在建院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

图为习近平亲切会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社院有何评价与期待?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贺信——

“60年前,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等亲切关怀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正式建立,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学院命名。60年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在培养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代表人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作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央社院如何打造统战高端智库?

中央社院作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按照国家新型智库标准,2016年7月全面启动统一战线高端智库建设。

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为平台,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中华文明继承与创新三大研究领域10大研究方向,取得一批重要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

中央社院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建院60余年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在培养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代表人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17年,学院共举办各类班次1700多期,累计培训学员9万多人次。不断推动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实现与高校合作招收培养统一战线学博士、硕士研究生。

中央社院坐落在哪?

中央社院学院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甲4号,紧邻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学院占地84.4亩,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生活环境,可同时容纳1100余人在校学习培训。

作者 _ 周福志 袁沅

本期编辑 _ 赵丽娇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