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矢量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令人意外,与超机动无关

1月4日,新华网发表了一篇名为《应用过推力矢量技术的武器装备都有啥?》的文章,文章重点盘点了推力矢量战机数十年来的发展。不过,对于一款战斗机来说,推力矢量的最重要作用是什么?超机动?其实,并不是。对于很多军事学者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会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与具体的超机动性能没有任何关系,这个答案就是,在中远距离进行BVR“超视距战斗”时,为己方战机争取“占位”,然后再高速撤离。


此前,杨伟院士就曾在访谈中说过,近距离格斗已经不是战斗机作战的主流方式,在中远距离上依靠自身优异的性能占据先机击败对手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按照杨伟院士的观点,两款战斗机在遭遇时,完全是看谁能够优先发现对方。在这一前提下,杨伟院士才会在歼20战斗机的隐身性能设计上,花费如此大的精力。


在隐身解决之后,其次才是机动性。因为现代空战,占位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最适合导弹发射的阵位,开机发射导弹,击中目标,才是一整套的流程。就好比两名持枪狙击手在复杂环境下交战那样,找一个最适合的地点设为伏击点,待目标靠近后再给予致命一击,如果子弹未能击中目标,那么只能转战另一点继续伏击。狙击手如此,战机更不例外。可能很多人觉得,导弹的作用才是继隐身,雷达之后第三重要因素。其实,不是每一款导弹都具备全向攻击能力。而且,即使是具备全向攻击能力,也需要在一个合理阵位下,发射导弹,以节省导弹的动能,方便在追尾作战时,达成最大的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发动机肯定是无法和矢量发动机比拟的,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矢量推力发动机的出现,给了战机一个可靠的“占位”优势。如果双方在同一距离内都发现了对方,那么谁能抢先一步发射导弹,谁无疑就占据了很大的上风。矢量推力,可以在双方抢位的时候,给己方战机一个加持。就如同两个狙击手,在伏击作战时,彼此都发现了对方。那么,由于都在对方有效射程之外,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二者高速接近,光脚的肯定是跑不过穿鞋的,而拥有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战机,就是那个穿鞋的狙击手。


或许很多人会好奇,五代机凭借机动性和隐身性的优势,在空战中完全可以进入格斗再刷一波战绩。其实,这个想法是很天真的。对于一个国家空军来说,五代机十分的昂贵,数量十分的稀少。它们的最大价值,不是在一场战役中拿下多少敌机的战绩,而是能不能保证在战役后,还能安全返航,挂弹加油修整后继续升空作战,稳定的收获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