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音、摇滚、说唱,谁才最适合“中国风”音乐?

上一篇文章中,带大家回顾了新世纪初,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碰撞下,产生的“中国风”音乐历史。而“中国风”音乐与非遗的碰撞,却不仅仅限于传统音乐这一分支。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甚至习俗都可以包容其中。在提倡非遗活态保护、活态传承的大环境下,“中国风”流行音乐这样的创作方式,似乎可以成为非遗再创作的一个突破口。之前提到的“中国风”民谣,本就是传统语境下一脉相承的产物,而这篇文章中,会从说唱、摇滚、电音三种“舶来品”的角度来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与流行音乐结合创作。

相关图文:新语境下的“三古三新”,流行音乐的“中国风”浪潮漫谈

2

说唱:活在地下花开中国

说唱艺术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以至于西方说唱在翻译过来时,就直接套用了这个名词。中国大地的说唱,包含史诗、传说、评话、鼓书,快板等等都属于其中。少数民族的各类民族史诗更加不用多提,其实说唱之魂早就注入中国人血脉。著名京剧艺术家于魁智在《四郎探母》中这段西皮快板就算搬上livehouse,也会燥翻不少年轻人。

1m50s开始 西皮快板

于魁智与李胜素老师

而西方说唱这一舶来品在近几年大火之后,也引发了一股“中国风”浪潮。除去借着“中国风”混淆视听,以某“young OG”为代表的投机者,“中国风”说唱优作不少。因为说唱中flow的变幻多端,结合各类传统表演艺术形式都十分适宜。

首先要提到的必然是SUP厂牌下属的制作人老道,作为“江湖风”,这一“中国风”细支分项的提出者。他带来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包括之前大火的《长河》、《江湖流》。

人生的长河

我把酒当歌

血液流淌着

长江和黄河

——《长河》

GAI、大傻DamnShine、Bridge《长河》(江小白YOLO主题曲)官方版_腾讯视频

按下编曲中运用传统乐器不谈,这首歌的唱腔极具特色。与之前提到的《花田错》中戏曲唱腔类似,《长河》的副歌十分精彩,听过的朋友对其尾音一定印象深刻。可能创作者自己都未意识到,这种类似国家级非遗项目川江号子或者民歌的处理方式,一股苍桑与沉厚感立马跃然而出。而这首歌的合作厂牌GOSH也有不少中国风风格的佳作,GAI的另外一首《空城计》,这首trap的编曲十分惊艳,名叫《广陵散》,运用同名古琴名作《广陵散》进行beat,来自ZJ-alvSoN和羊鸡米的合作。

除了SUP和GOSH所代表的南方“江湖风”,北方也各有创作,小老虎以《老残游记》中京韵大鼓描写为基础而创作的《说唱艺术》,歌词精彩纷呈,令人仿佛置身茶馆戏楼,在佩服前人文学造诣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后世的改编功底。

小老虎(右)与友人


满园春色人声鼎沸

一番热闹哄哄

有人叫嚷从那后台走出了一位姑娘

年方十八九 一身打扮不落窠臼

瓜子脸儿白面皮儿

相貌一般 只觉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说唱艺术》

这可以给很多非遗行业从事者带来思考,众说周知,非遗中的“民间文学”中“传说”的保护发展面临的境遇十分尴尬,或许说唱这一艺术形式,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除了北京,陕西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这首来自太清宫的《十年刀剑》,其中陕北方言hook,偏带“中国古老摇滚”秦腔的味道。这首trap和秦腔的结合,听得人热血沸腾,暂时还听不出其中锣点是混的哪一出戏曲,但侠客宁折不屈,潇洒走江湖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茫茫人世间

难寻青天日

纵身向白云

不遂恶人志

——《十年刀剑》

还是限于篇幅,优秀作品很难展示齐全。说唱这一包容度极高的艺术形式,对于传统文化的许多表演艺术形式都可以展示出来。个人比较期待民间文学可以通过说唱来得到更加广泛地传播,这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3

摇滚:传统增色下的时代呼喊

唐朝乐队

摇滚这一音乐形式,更像是一种精神的外在表现,来自于社会的呼喊和唤醒。而我国很多传统艺术形式,与摇滚的精神内核是十分符合的。例如华阴老腔,被称作“古老的摇滚乐”,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其他诸如号子、山歌,都有展现思想内涵,对命运进行呐喊的作品。所以说,“中国风”摇滚的诞生,一点都不令人意外。

忆昔开元喧盛日

天下朋友皆胶漆

眼界无穷世界宽

安得广厦千万间

——《梦回唐朝》

中国第一个摇滚乐队唐朝乐队的成名曲《梦回唐朝》中,就有一段京剧念白的独白,京剧加重金属,摇滚乐早就被注入了传统基因。

“古老的摇滚”华阴老腔,被谭维维和华阴老腔传承人的《给你一点颜色》传到了大江南北。个人之前一直觉得传统音乐是没有低音的,所以在摇滚的编曲上硬塞会十分突兀,但没想到这首歌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十分优秀,毕竟金牌编曲人刘洲创作。当然这首歌谭维维的歌词比较水这一点也是饱受诟病,但总体上是瑕不掩瑜。

还有传统音乐和摇滚乐结合。山人乐队《酒歌》的云南山歌,杭盖乐队《丁吉图湾》鄂尔多斯民歌。这一点上和民谣十分类似,地域性的音乐艺术与之结合,往往能达成突破地域局限,走向更广阔的受众群体。

摇滚乐与传统音乐的结合,实在是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选出。比较惊喜地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乐器,在摇滚乐里却被重拾起来。虽说二胡,胡琴等等也很适合摇滚乐地表达,但唢呐却和摇滚乐像是从骨子里生长出来的。

妹妹你坐船头

哥哥在岸上走

恩恩爱爱

纤绳荡悠悠

——《纤夫的爱》

上个世纪,于文华和尹相杰一首《纤夫的爱》红遍全中国,对于这首歌是否属于摇滚是有着争议,但不可否认其中的唢呐运用十分精彩,配合情绪的同时,并没有传统对于唢呐“喧宾夺主”的认识。

苏阳


美猴王受了骗

这个官我不干

不如回到花果山

扯起大旗来造反

要当一个齐天大圣

天大的那个官

——《官封弼马温》

而苏阳的这首《官封弼马温》,采样于许镜清老师作曲和闫肃老师的同名原曲。两位老师在中国乐坛的江湖地位按下不谈,其实个人更加喜欢原版创作。但苏阳的改编中唢呐演奏十分精彩,许多关于这首歌的评论中提到,唢呐演奏可以自己出张专辑了。

二手玫瑰乐队


而代表东北的“二人转乐队”二手玫瑰,对唢呐的运用极多。本就极具东北地域特色的二手玫瑰,在编曲中独爱唢呐,许多歌中都有着唢呐元素的存在,比如这首《仙儿》。

摇滚和民谣一直就有着许多特性相似,所以在和传统音乐结合方面也是互相在借鉴。很多民谣歌手同时也是摇滚歌手。而本文特地要提出唢呐,也是因为摇滚乐重新“激活”了这门乐器的演奏场景,这一点是极具意义的。

4

电音:潮流席卷下的有趣实验

“中国电音之父”许镜清

电音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大部分朋友都是86版《西游记》第一次带来的记忆。在一部传统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中,大量地采用电音这一音乐形式,完全颠覆了大部分国人对于音乐的认知,原来音乐还可以这样玩!其中经典曲目,包括《云宫迅音》《杨戬擒悟空》,还有上面提到的《上封弼马温》,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音乐响起,就是所有中国人的集体回忆。和国外的小朋友相比,中国的小朋友从小就置身电音之中。

而《西游记》音乐的曲作者许镜清老师,也被许多音乐人封为“中国电音之父”,可想而知许老师的“江湖地位”。多亏有了许老师,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音乐和电音之间风马牛不相及的看法,所以之后的“中国风”电音也开始了萌发浪潮。只可惜现阶段来说,国人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

作为十三月文化旗下的厂牌新乐府,是近些年来对传统音乐进行电音创作从业者中的佼佼者。他们把粤剧、昆曲、京剧、弹词等等音乐或曲艺融入电音之中,由鹤这豹脾气编曲的《天涯歌女》,来自贺绿汀作曲,田汉填词的同名曲目,由著名评弹演员、丽调传人陆锦花老师进行弹词演唱。吴侬软语真的太适合电音了,真是“殊途同酥”!听完之后真的期待那天蒸汽波可以和苏州弹词来个合作。

新乐府电子评弹《天涯歌女》_腾讯视频

而与京剧结合的这首《空城计 ·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制作也是十分大胆,但个人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电音毕竟属于小众,大家可以自己评判。

而来自听度TILDAWIN创作的说唱专辑《惊堂木》中,作为intro的《可汗intro》结合蒙古族呼麦也十分精彩,其实整张专辑都极具中国元素,算是PO8转型的一个力作。

PO8


在电音领域,中国风结合的作品有很多,徐梦圆、LJY等音乐人都贡献了不少优秀作品。但音乐仁者见仁,特别是电音这种相对小众的形式,所以本文选取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去探索。

总的来说,无论是民谣、说唱、摇滚、电音,目前都被挂着“小众”的旗帜,但就其听众数量来说,已经不能这样去定义了。四种音乐形式,在无数音乐人的探索下,都具备许多不同的细支分项,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可以结合其中进行良性发展。四年前我们对于电音的看法,还颇带微词,但现今已经能够接受不同流派的电音作品。这是时代的前进带来的审美变化,所以非遗也需要适应时代而进行发展。

河北梆子戏

摇滚中对唢呐的运用,改变了唢呐不适宜做配乐的传统看法。而让非遗保护从业者十分为难的民间文学,也可以通过民谣和说唱进行生长。当然,这些改编和结合过后,已经不能算作非遗本身,但可以成为大众了解非遗的一个窗口。只有这些艺术从业者的不断努力,才能改变大环境对于传统文化的刻板认识,进而改善非遗目前的生存状况,也让传承人得到自身发展的机会。文化自信的根基,来自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只有不断在各类新潮艺术中求变,才能保持传统文化自身语境的不变。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