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蜜桔春季管理,重点防好柑橘木虱,控制黄龙病发生

江西抚州南丰蜜桔种植地区,在2014 年发现柑橘木虱后,近年来柑橘木虱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逐年增大,虽然受气候及防控等因素的影响,中途出现过波动,但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南丰蜜桔价格较为低迷,桔园效益低,导致部分桔园处于失管或半失管状态,橘树通常是全年不打药防治,极易滋生柑橘木虱并蔓延,成为柑橘黄龙病快速传播的祸源。众所周知,防治好黄龙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好木虱,下面小编与大家聊聊柑橘木虱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影响柑橘木虱发生的原因

1、温度。柑桔木虱是喜温性昆虫,木虱在8℃以下时静止不动,14℃时能飞会跳。木虱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期8.5℃、若虫期15.6 ℃、 成虫期10.9℃、成虫产卵前期10.6 ℃及全世代11.1℃; 随着气温的升高产卵量多、虫龄短、成虫繁殖快,尤其在8月份可出现全年的最高峰,9-10月晚秋梢萌发期仍可出现产卵高峰。柑桔木虱卵孵化期与气温密切相关,春季为9-10 天,夏季为4-8天,秋末冬初为12-13天。冬季低温是限制柑桔木虱分布的主要因素,连续低温可降低越冬成虫基数。

2、光照。木虱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光照强度大、光照时间长,木虱成虫存活率高,繁殖量大,发生严重。

3、降水。长期阴雨对木虱繁殖活动不利,虫口明显下降。

4、木虱具有迁飞性,大风有利于病菌的传播,特别是近地面的大风还会帮助害虫迁飞传播,柑桔木虱借助大风会传播到周围下风方的果园。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果园嫩梢多且不齐,又不喷农药或防效差,有利于柑桔木虱的生存和发展,助长了黄龙病的传播蔓延。果园的衰弱树易发病,且病情扩展快。

二、抓好关键时期防治柑橘木虱

柑桔木虱具有明显的趋嫩性,虫口数量的消长与柑桔新梢抽生期和气温有直接关系,树势强健桔树抽梢次数少,抽梢整齐一致,不利于柑桔木虱的产卵为害;长势衰弱的则梢次混乱、梢期不一致,持续时间长,苗圃和幼年树经常抽发嫩芽新梢,有利于柑桔木虱成虫不断产卵为害,为害虫量大,受害严重,易感染柑桔黄龙病。

控制柑桔木虱大发生,就可控制黄龙病大流行。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防治。利用冬季气温低、成虫活动力弱的时机,结合清园喷药1-2次(清园药剂可选用矿物油+阿维菌素或毒死蜱等),把木虱消灭在翌年春芽萌发之前,保证春芽不受为害,也是控制当年木虱发生基数最有效的时期,可事半功倍。加强肥、水管理,使树势健壮,抽梢整齐,减少其为害;及时砍除失去结果能力的黄龙病树和衰弱树,以减少虫源;清除果园周围的寄生植物,如黄皮、九里香等。

2、生态防除。主要是营造防护林带,或在园边和行间间种高杆绿肥,以阻碍木虱的迁飞和传播。

3、及时喷药保护新梢。整片果园及时统一防治,多管齐下,当新芽抽发1颗米粒长时,开始喷第一次药剂,隔7-10天喷第二次防治药剂,喷药务必均匀、全方位。在防治中要科学用药,可选用鱼藤酮、苦楝素、苦参碱等植物性农药,或机油乳剂以及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虫啉、噻虫嗪、吡丙醚等。在用药时,可加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阿维菌素乙螨唑等药剂防治黑点病、疮痂病、红蜘蛛等病虫害。若前期没有预防好,8月份可能出现全年木虱为害的高峰,9-10月晚秋梢萌发期会出现产卵高峰,要特别注重用药防治。

#谷丰计划#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