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40岁女人的朋友圈,我承认我酸了

过惯城市生活的我们,

将身躯安放在大小不一的水泥盒子里,

任凭无数新奇的高科技产品填满一天24小时。

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总有那么一小撮人,

揣怀着对自然的向往与留念,

重新回归田园。

用一段田埂的距离感受风,

用一簇稻米的成熟来认识四季。

世界瞬息万变,

而他们专注着自己“慢而静”的生活。

可大多数人如你我,

迫于现实压力,

始终迈不出伸向泥土的那一步:

“搬到乡下,家庭收入怎么办?”

“乡下蚊虫太多,夏天真的受不了。”

“美好的田园生活,不过是有钱人的专属罢了。”

……

三村夫妇和女儿Iroha、狗狗Peco

无数现实问题阻碍了无数人的田园梦,

但对于岛国的三村夫妇来说,

从城市回归农村,

不过是在寂静深夜做的一个简单的决定。



40岁的三村光就带着

丈夫三村拓洋和女儿回归乡野

在公公留下的老宅里

开始了田园生活

本是在日本名古屋从事

建筑和IT工作的三村拓洋夫妇

不仅有着体面的工作,还衣食无忧

向往乡居生活的原因是:

想多赚些时间

过去工作繁忙

虽然住在一个屋子里

可夫妻几乎没有交流的时间

每餐都碰不上

晚上三村光和女儿吃完饭、女儿已经睡去后

丈夫才回来

三村光还要为他重新热晚饭

渐渐地,三村光开始厌倦

她问自己:

“赚了钱,却丢了陪伴家人的时间,

这样的生活真的值得吗?”

而促使夫妇行动的原因还是

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

△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三村一家虽然没有受到影响

在电视上看到超市被掏空

人们排了几小时也买不到泡面的情况

这一次,三村太太深切感受到了

城市的脆弱


于是,一家人搬到了现在

居住的这个小岛——小豆岛

三村拓洋的爷爷家里有老房子

还留下了几亩地

小豆岛的海

小豆岛的山

小豆岛的田

小豆岛的小山羊

两人花了大半年时间

做了些乡下生活的研究后

就双双辞职回到了乡下


他们开垦农田

用落叶和米糠制作有机堆肥

寒冬中翻土,育苗,种植

搭建攀藤棚架……

因为是外行人,需要不断试错

但手里拿着当地政府提供的

“青年就农给付金”的补贴

夫妻俩还算殷实

两人不会种田

但好在三村先生是个爱学习

不怕吃苦受累的男子汉

把老屋整修完毕

他便任劳任怨地做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耕田种地没有想象中的简单轻松

除了出力出汗

还需熟悉农业知识

如何播种,如何繁育

何时浇水,何时施肥……

都是大学问

为了成为地道称职的农民

为了给妻子女儿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与蔬果

他还特地跑去农业研修机构学习了一年

不停地在田地里做研究

虚心地与当地农民请教

学会了除草耕地打农药

还成了开拖拉机的老司机

当皮肤晒得黝黑时

三村先生也终于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他捧着两朵生长茂盛的甘蓝菜来到妻子面前

简直比送鲜花巧克力还要欣喜百倍

为了吃到无公害的有机蔬果

三村先生学会了用落叶和米糠制作有机堆肥

翻土,育苗,种植,搭建棚架

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女儿偶尔会来搭把手

比起玩手机

玩泥巴似乎更让她开心

比起在城市里的西装革履

这身粗布麻衣似乎更舒适

比起在写字楼里开无聊的会议

田野里的农活似乎更让人着迷

田间作业的休息时光

田野间烤白薯的母女

5年下来

三村夫妇种出了80多种蔬果

板栗、李子、洋葱......

光是辣椒就能收获好几种:

青椒、大辣椒......

每种颜色都不一样

来到乡村

不光一家可以聚在一起吃饭

三村家饭桌也换了一个画风

每一道菜肴都是三村夫妇自制的

餐桌上的菜肴用的全是当季蔬菜

简简单单地烹饪

就已经足够美味

剩下的就拿到集市上去卖

除了直接销售新鲜蔬果外

他们还变着法子想它们的吃法

“柑橘生姜糖浆”便是三村家的支柱产业

因为妻子容易着凉,需要吃生姜驱寒

于是三村拓洋种植了生姜

富余的生姜就煮成糖浆

结果没想到大受欢迎

因为有女儿

三村光和岛上居民之间的交流

也变得越来越多

岛上仍保有不少传统的节庆活动

像五月份的“农村歌舞伎”

七月份的“送虫”等等

小孩子每年都会参加

每到这时

三村光便会带上女儿Iroha一起参加

丈夫还成了其中的演员之一

走近原汁原味的当地生活

这种经验光是想想都很可贵了

老家120年历史的老宅虽然很破

但是夫妻俩重新改造以后

却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新”家

小时候先生刻过身高的旧木门

现在又成了女儿成长的刻度板

爷爷用过的旧柜子,清理一下

成了复古风的家具

14年,三村夫妇

又把老宅打造成了一家咖啡馆

HOMEMAKERS

还在咖啡馆外面的屋檐下

给Iroha搭了一枚秋千

夫妻俩自觉没有职人或作家

那种“一技之长”

要想在乡下拥有一个固定高收入比较困难

三村先生很喜欢烹饪

在学期间和毕业之后曾经有

一年在咖啡馆负责厨房

于是,开咖啡馆成了夫妻俩的首选

咖啡馆只在周五周六两天运营

只供应沙拉、咖喱饭和饮料

但通过蔬菜的不断上新

和三村家的奇思妙想

每周都会不同


现在,三村家周一到周四

就专注种田

到了周日,三村家就集体休息一下

三村夫妇就带着女儿Iroha

坐船到别的小岛

在海边游泳,玩耍…

坐船去附近的岛屿探险

去潜水、去游泳、去观察小鱼儿

这里缺少商店和公园

当然也没有游乐园或者动物园

但山野里的小瀑布

就是天然的滑梯

整个大自然都是操场

三村光回想起城市生活

虽然方便,但是分离多于相聚

而现在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

也更加深入理解对方了

三村夫妇都认为

乡居不等于隐居

平时一家人不光是和岛上居民来往

网络生活也从未放弃

三村光喜欢摄影

常把作品发布到网上

还经常记录、分享自家的田园生活

并依靠诱人的照片在各个平台

都获得了大量粉丝


三村光还和岛上另外7名女性

一起成立了“小豆岛相机”

每人每天分享一张图片

记录小豆岛的美丽

她们通过举办摄影展

传递小豆岛的日常

吸引更多人来到小豆岛

把日子过成诗是人们

形容田园生活时最爱用的比喻

可诗意背后更惹眼的是主人公的

汗水、煎熬和创意

正如三村一家人一样

即便换了种生活方式

生活里依旧生出源源不断的智慧

何为理想生活

大概就是:

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

但必需自由自在,

不感到任何压力,

不做工作的奴隶,

不受名利支配。

或许这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有勇敢,也有谋略

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自己过得舒服

别人看着也跟着舒心

- END -

来源:视觉志、素食

图片:ins(picacch)

编辑|卷耳(微信:18186233709)

排版| 小抽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