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RMAN的备份类型和增量备份的工作机制

概述

续一下之前讲rman时的一些内容,今天主要分享下rman的备份类型和增量备份的工作机制。


RMAN 备份类型

1.镜像复制

rman 中的镜像复制实质与通过操作系统copy 命令备份相同,甚至连命令的格式都相似,只不过直接应用操作系统的copy 命令复制数据文件时,只是文件拷贝,而rman 的copy 则能够在复制的同时,验证数据的有效性。

2.备份集

备份集(BACKUPSET)表示进行一次备份所产生的所有备份片集合,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备份片(BACKUPPIECE)表示一个由 RMAN 产生备份的文件.用 OS 工具可以实实在在的看到。

一个备份集由一个或多个备份片组成。(与表空间、数据文件关系类似)一个数据文件可以跨备份片存在,而不能跨备份集存在。

--实例:
RMAN> run
{
allocate channel c1 device type disk maxpiecesize 1500m;
backup database plus archivelog delete all input;
release channel c1;
}

这里每个备份片的最大为 1500M,超过这个大小会产生新的备份片,在启动备份时,会归档当前的日志,生成一个备份片,删除已备份的归档日志.然后备份数据文件,生成两个备份片(数据文件 2G),再备份当前的 SPFILE 和 CONTROLFILE,生成一个备份片,最后再做一次 LOGSWITCH,最备份这归档日志,生成一个备份片。


增量备份的工作机制

所谓增量备份,顾名思义即是每次备份仅操作那些发生了"变化"的数据块。RMA量备份有两种:Differential 方式和Cumulative 方式。级别0-4.

1、差异备份

Differential ( DEFUALT )备份上级及同级以来所有变化的数据块

2、累积增量备份Cumulative

备份上级以来所有变化的数据块

0 级备份和全库备份的区别:

1)全库备份不能作为 1 级备份的基础

2)全库备份会对 unused 数据库做备份

0 级备份

backup incremental level 0 database;

1 级差异增量

backup incremental level 1 database;

1 级累计增量

backup incremental level 1 cumulative database;

篇幅有限,关于rman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后面会分享下我写的一个rman自动备份脚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