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西藏的求诊!七年后再结缘,佛山市中医院助患者解困

3月11日上午,在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病房,科主任郭跃明、护长陈婉敏以及主治中医师马洪等医护人员来到西藏患儿才巴的床边,在才巴出院之前耐心叮嘱注意事项。医疗设备科副科长徐文冲、质管办主任朱东方也来到病房,为才巴一家送行。才巴的父母扎西和冬梅露出灿烂的笑容:“以后到林芝,欢迎来我们家做客。”

原来,7年前的援藏帮扶让佛山市中医院医护人员和才巴一家产生了妙不可言的情谊。“一次援藏,一生情结。”这是佛山市中医院多年来众多援藏医护人员最常发出的感言。

来自西藏的求诊

6岁的才巴今年1月2日在家附近玩蹦蹦床,不慎跌伤导致右尺骨上端骨折并桡骨头脱位,在当地医院进行石膏固定等治疗。1个月后复诊发现骨折畸形愈合、桡骨头外后脱位,辗转治疗效果也不理想。3月4日,父亲扎西想起了7年前就已经结识的佛山市中医院援藏医生徐文冲,“认识他的时候,我就知道佛山市中医院的骨科是全国出名的,我打电话告诉他孩子的情况,他就马上让我们过来了。”

原来,早在2012年2月,徐文冲就作为佛山市援藏医疗队队长远赴西藏林芝地区易贡茶场先后进行了三批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助工作。在当地,他结识了易贡茶场土生土长的扎西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扎西是易贡茶场的一名驾驶员,经常配合徐文冲在内的援藏工作队上山下乡开展援藏工作,一起经历过雪域天路的艰难险阻。“帮扶期间,我们结成了兄弟一般的情谊。这些年我们一直有联系,逢年过节都有互相问候。”徐文冲笑着说。

在徐文冲的联系下,扎西夫妇带着儿子才巴3月5日赶到佛山市中医院,找到小儿骨科主任郭跃明。郭跃明及其团队仔细为才巴进行检查,诊断其为右陈旧性蒙氏骨折。“陈旧性蒙氏骨折是小儿骨科比较复杂的手术,我们科每年会接收来自各地的患者,这类型的手术一年大约60到70台左右。”郭跃明说。

郭跃明、陈婉敏、马洪与才巴合影

小儿骨科妙手仁心施术

针对才巴的情况,小儿骨科医护人员认真为其制定治疗方案。3月7日,郭跃明和马洪等为才巴进行了右陈旧蒙氏骨折切开桡骨头复位、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环状韧带修补+石膏外固定术。

术中,在暴露和切开关节囊后,医护人员看见才巴的桡骨小头外后脱位,关节囊周围粘连,颈部骨质凹陷,环状韧带也出现疤痕化,关节囊增厚。为了让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医护人员术中在复位的过程中,也十分注意避免切断韧带。在精准和娴熟的操作下,医护人员清理了上尺桡关节,将桡骨小头复位,对关节囊和环状韧带进行了修复,并进行了尺骨截骨延长内固定。术后复位满意,才巴安返病房。

出院当天,活泼好动的才巴一会在病床上玩游戏,一会跑到走廊玩耍,显得十分快乐。马洪表示,才巴回到林芝还需要定期换药,预计四周后可拆石膏。

才巴一家与徐文冲、朱东方

七年结缘佛中医

“藏语‘再见’怎么说啊?是‘扎西德勒’吗?”朱东方亲切地跟才巴开起了玩笑。原来,才巴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朱东方已经和他们家结缘。2012年,朱东方也随佛山市红十字会到佛山对口支援的西藏林芝易贡茶场进行帮扶。“当时我们向当地捐赠了一些药品,也走访了当地的医疗室,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朱东方回忆道。当时怀孕约5个月的冬梅正遭受妊娠高血压的痛苦,总觉头痛难受。在徐文冲的引领下,朱东方细心为冬梅诊治,并向其给出了日常生活起居的建议,让其平安度过了妊娠危险期。

但这次冬梅一家赴禅求医,朱东方此前并不知情,直到在医院看到冬梅,朱东方马上想起来,这是7年前自己曾经在林芝治疗过的患者。“当时孩子还在她肚子里,现在孩子都长这么大了,时间过得真快啊!”朱东方感触地说。才巴父亲扎西说,从七年前与佛山市中医院援藏医护人员在林芝结缘,再到七年后亲身来到佛山市中医院,“我们家与佛山市中医院的缘分真是妙不可言。”他十分感谢这次小儿骨科的医护人员对儿子才巴的精心照护:“这里的医护人员工作很忙,但是他们对待病人都十分细心,医生们解释病情也很耐心、详细,医术也了得,很值得信赖,谢谢你们!”

2012年,朱东方随佛山市红十字会赴西藏林芝易贡茶场实施帮扶,向当地捐赠药品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马俊贤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马俊贤 通讯员张键怡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罗林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