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清单”式教育,让孩子自然而然的体验自己的行为后果

邻居家每天上学前,妈妈都会“清单”式提醒:水瓶带了吗、钥匙带了吗、电梯卡带了吗……

妈妈每天的提醒都快成顺口溜了,可孩子总是在妈妈的提醒下,才能记得带齐的物品。

这不嘛,昨天妈妈出差了。孩子爸爸也不那么细心呀,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上班了。晚上回来才知道,孩子忘记带钥匙了,就坐门口的楼梯上等爸爸。孩子从4点一直等到6点,爸爸总算回来了。

“你咋这笨呢,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嘛,干啥丢三落四的,你这是随谁呀……”爸爸的教训在开门的瞬间就开始了。

有时候我们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叫“自作自受”。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事情的后果。

而这个孩子呢,正为自己忘记带钥匙一事难过,想办法以后如何能不忘记带钥匙呢。但经过爸爸的一翻“羞辱”过后,把心思集中到了爸爸的羞辱上。

孩子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不就是忘记带钥匙了吗,至于嘛,又说我笨,又训我傻的!

你看,本来孩子已经思考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了,结果被爸爸的借题发挥给带跑偏了。光想了爸爸的责难和羞辱,而忽略了事情本身的后果,当然也就不可能从事件中吸取教训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自然后果。什么是自然后果呢?

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

站在雨中,就会被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忘记带钥匙,就进不了家;忘记带电梯卡,就得爬楼梯……

当孩子处于这些事件当中时,大人不允许借题发挥。当大人说教、训斥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把责难、羞辱或痛苦,附加到孩子原本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的体验感之上时,就是在借题发挥。

你还别说,我今天看见一个妈妈就没有借题发挥。已经十五六岁的两个女孩在逛商场,边逛街边打电话说:“妈妈,我出门的时候忘记带钥匙了,我一会回家进不去,你把钥匙给我送来呗。”诶,这妈妈二话没说,就借着午饭的时间点,骑着小电动车就把钥匙给姑娘送来了。

我相信有些父母真的很爱孩子。

不替做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对于处于困难中的孩子,父母不解救或者不伸出援手是特别困难的。这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就不会让孩子体验到自然而然的后果,因为其中多了大人的干预。

那么我们来看看,真正的自然后果到底的如何起作用的。

上五年级的小颖每天按时到校,从未迟到过。但前提是,妈妈这个“闹铃”每天早上的无数遍提醒。妈妈“闹铃”式的提醒从每天早上六点到六点半,有时候小颖还眯着眼睛说:“妈妈,你怎么这么烦人,再让我睡会儿嘛!”

直到妈妈看到了《正面管教》中的自然后果,她就想试试。

某天早上,妈妈六点钟叫小颖起床,并告诉她,今天只能提醒一次,因为妈妈今天要早上班开例会。妈妈上班后,小颖没当回事的呼呼大睡起来,当她自然醒的时候,已经7点50分了。不用说,小颖也顾不上吃饭了,穿上衣服就往学校跑,到学校8点半了,同学们已经上课了。晚上回来,小颖和妈妈说:“别提早上有多‘糗’了,同学们那嘲笑我的眼神,太丢人了!还有饿得瘪瘪的肚子,早上一直叫到中午。”

妈妈呢,看着难受的女儿说:“妈妈知道同学们的嘲笑让你很难堪,但妈妈相信你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从那之后,小颖自己订了闹铃,在闹铃响第二遍的时候准时起床,再也没迟到过。

我们注意噢,这时妈妈没有任何的干预,只是对女儿表示了理解和鼓励。

上面自然后果的例子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决定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我们把自己置身事外,只要对孩子所处的困难表示同情和鼓励即可。让孩子自己体验早上不按时起床的自然后果。同时孩子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说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自然的方式。

尽管自然后果通常是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的一种方式,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却不宜采用:

1. 当孩子处于危险之中的时候。例如,不能让孩子体验在街上玩儿的自然后果。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过去的“棍棒”教育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啊。打他一次就有记性了,但你想过没,如果一个刚会跑的小娃,不管你打他多少次,你就能放心的让她自己在街边玩吗?回答永远都是:“当然不会”。也就是说,在孩子8岁前,没有大人监护的时候,都不可能让他自己在街边玩儿。这说明,孩子的能力或者承担责任的关键——不是打。

2. 花时间训练。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有些技能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就会的,而是要大人花时间训练。例如:在过马路时,让孩子先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是否有车开过来。这时候可以问孩子,如果汽车开过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由此学到的东西比挨打中学到的要多得多。

3. 当自然后果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例如:孩子做电梯时,淘气的把电梯的每一层都要按亮,就要及时阻止。因为这会影响其他使用者,如果有人遇到急事,那么自然而然的后果会给他人带来损失。

4. 当孩子行为的结果在孩子看来不是什么问题时,自然后果就不会有效。例如:不洗澡、不刷牙等,在孩子看来都不是什么问题。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我们可以试着在生活中,用自然后果来教会孩子,做什么事就要承担什么后果。

亲爱的妈妈们,赶紧试试吧!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