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早产,老婆手术,台州奶爸半路上被叫回医院⋯

病人、家属给医护人员写感谢信

可能听说过不少

医护人员给病人家属写感谢信

没听说过吧?几天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护士长叶娟

给一位台州奶爸写了封感谢信

刷屏朋友圈

看到女儿那一刻,他很心痛

宝宝小名依依,依爸和依妈都是警察,台州市公安局上班。

依爸和依妈之前是同事,后来牵手相恋,2017年11月,步入婚姻殿堂。

去年下半年,依妈怀孕了,两个人的世界,即将变成三口之家。那种喜悦和激动,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宝宝预产期预在今年4月,最美人间四月天,双方家人做着各种准备,期待着这个和春天一起到来的新生命

美好的一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乱了。今年春节产检,依妈查出肝功能异常,住院检查,查出病毒感染

病魔来势汹汹,依妈很快从台州当地医院转院到了浙大一院。肝功能不好,对大人小孩都比较危险,32周的依依,被提前剖出来

早产儿的依依,体重还不到2公斤,很快被送到了浙大一院新生儿监护室。

血肉连心,孩子会认识我吗?会盯着我看吗.....依爸说自己设想过很多跟孩子见面的场景,不管孩子哭还是不哭,自己心头都会甜甜的,但第一眼看到宝宝从手术室出来的时候,心酸心痛,“宝宝因为呼吸窘迫插管,还担心, 依妈还在手术室里。”

这样的家属太少了

还没从心痛和担心中回过神来,医生递给依爸一叠纸,要他签字。这是8份知情同意书,上面细数了早产儿可能会面临的各种危险,依爸很快签上自己的名字

就是这份果断,让叶娟注意到了他。39岁的叶娟,是医院儿科护士长。

“家属在签这些字的时候,通常面临很大的压力,会问东问西,而医生为了抢救争分夺秒,和家属的沟通没法做到门诊中那样详尽细致。”叶娟说,依爸用最快的速度签字,就是选择相信医护

让叶娟感动的事 ,还有不少,“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纰漏,比如孩子大便次数有些多的时候,孩子会红屁股。我和依依爸爸说这个情况的时候,能看到他眼里都是心疼,但是没有把责怪说出口。”叶娟说,在她做护士长的这些年里,见过太多爸妈把不耐烦写在脸上,破口骂人的情况,都出现过。

依依住院三周后,刚在医院探视完宝宝,依爸坐动车回老家台州。还在路上,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依依血色素下降有些快,有生理性贫血的危险,现在需要输血治疗,需要他回来签字。

依爸在中途的车站宁波下车,买了张回到杭州的动车票,马上往医院赶。

“他离开医院时,孩子不需要输血,也能维持血色素,但是孩子的病情是在变化中的,他走了没多久,就出现变化。”叶娟说,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过,家长们总会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给医生护士很大的压力,“依爸没一句责备的话,反倒安慰我们,不停说你们辛苦了。”

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

最让叶娟感动的,是孩子的名字。宝宝的户口本、身份证上,名字叫做“浙依”,小名“依依”。

这是种信任,让叶娟写下了感谢信,“这是我从业19年来,第一次给病人家属写感谢信。”

依爸说,护士长给他看这封信的时候,自己有些纳闷,“我也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怎么还给我写感谢信了?“

依爸说,没有医学背景,家里也没有人当医生,“在医院里,有这么多专业的医生护士为老婆孩子保驾护航,我能做到的就是信任他们。相信他们的专业技能,认可他们的技术。”

依爸说,因为宝宝来到人世有点早,还没好名字,“浙依”这个名字,是自己和她妈商量后决定的,“母女都是浙一救治的,取名浙依,依靠浙一,希望她能感恩!

现在的依依和妈妈都已经出院,回到椒江的家中。相比刚出生时,依依体重增加了不少,依妈也在康复中。

“感谢浙一,感谢这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术与温暖的鼓励,担起救死扶伤的道义,为一个个陌生人奔波。感谢你们的祝福,快乐着我们的快乐,幸福着我们的幸福。每一个善良付出的你们,都值得更多的尊敬!未来的日子,也祝温暖与你们同行,快乐伴你们左右!”这是依爸在朋友圈上写的一段话。

依爸说自己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虽说经历了这些,但觉得自己很幸运,“单位帮我们联系省厅开通浙一就医通道;亲戚多方联系帮我们咨询专家;父母自始至终常伴左右;浙一的医护更是为母女精心诊治。”

“当一个家庭面临生死攸关的时刻,能得到精神的鼓励,多人的帮助,组织的关怀,最后的结果也是好的。”依爸说自己和依妈心头充满了感恩

附感谢信全文(上下滚动即可查看):

今天是小依依出院第六天,不知道她在家里是否适应。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记得及时给她增减衣服;她的指甲长得很快,基本上三天就要剪一下;洗完澡的时候她的心情最好,可以跟她聊会天;还有,睡得不踏实的时候放点音乐给她听,有一个夜班郝姑娘放了17遍《雪落下的声音》她才安静下来。

那天你们来接她,一家三口第一次团聚,眉眼欢笑岁月静好。我们开心又不开心,开心的是又一个孩子健健康康的回到了父母身边,一个家庭开启了更幸福的生活,但分别难免会伤感,毕竟是我们养了一个多月的小闺女。都说母爱与生俱来,想来也是,还没结婚的祝丹妹妹放个假回趟老家都记挂着那个最爱撒娇、要抱抱的宝宝吃饱了没,交代大家有空要多抱抱他。

感谢

说了这么多,好像有点岔了远了,其实是想由衷、正式的和你们道一声:谢谢!小花妹妹说依爸是素养极好的家长,每次来都不停的跟我们说谢谢,其实我们也一直想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在孩子大便次数多发生红臀的时候,没有责怪我们,当时你的眼里也满是心痛,却始终没有把责怪的话说出口;谢谢你在孩子病情反复的时候继续信任我们,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还谢谢你在签一大堆知情同意书的时候没有质疑我们,这里也要向你道个歉,当时小马哥的态度可能有些不耐烦,不是他不想好好说话,实在是因为抢救的时候争分夺秒,多说半句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最要感谢的是你们取的这个名字,名字不仅是一个人有特殊意义的符号,还包涵着你们对孩子的祝福和期望,给孩子起名字必是层层筛选,深思熟虑。你们坚定又慎重的给你们这颗无价明珠取这个名,说:母女都是浙一救治的,取名浙依,依靠浙一,希望她能感恩!

这个名字,于你们,是幸福的感恩,于我们,是存在的价值。

守护

最近《人间世》第八集,聚焦了我们儿科这个群体,那些牺牲健康,牺牲休息,自己孩子成长不能参于的镜头是那么熟悉。方主任的儿子生病住在我们自己科室,她连陪孩子吃个中饭的时间也没有,好在孩子懂事,一个人打点滴也妥妥的;王主任的母亲小脑出血住院,在自己医院跑前跑后的是他七十多岁的父亲;忠哥的膝关节需要做手术,因为人员紧张,一拖再拖;我们跟你们宣教要尽量给孩子母乳喂养,可是产假回来的护士妹妹们都早早给孩子断了奶,不是我们不想给孩子母乳,实在是忙的去挤个奶的时间都没有;上午的门诊看到下午两点吃中饭,三更半夜撇下自己孩子往医院跑……。

不是说我们有多伟大,你们每次说谢谢的时候,我们都会说应该的,其实不是客套,我们真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应该做好的。可是,当梁主任忍着腰痛没吃中饭上午的门诊看到下午,仍有家属投诉不给加号让她道歉的时候;当方主任为那个有治疗意义的孩子绞尽脑汁争取一线生机,孩子的爸爸始终用质疑的态度重复着“你们不就是想赚钱”的时候;当我们的护士妹妹没有一针见血,家长劈头盖脸辱骂甚至想扔凳子过来的时候……, 我们也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坚持的意义,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甚至也会有人中途放弃,2014年到2016年,仅3年时间,流失的儿科医生14310人,总数的十分之一,而15年时间全国的儿科医生却只增加了5000名。

那留下的我们,是什么让我们留下来,坚持在这里?《人间世》朱月钮医生抢救一个病危的孩子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却因为对另一个家属说话没有耐心被投诉,在解释、写保证、座谈和家属和解后,也被问到这个问题:是什么让你坚持在这里的?朱医生热泪满眶:人的一生,绝不只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它隐藏着忧伤、尴尬、伤痛、苟且,但我相信,医生这个职业,会比别的更容易找到人生的存在感。

是的,和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模样,看着你们抱着小依依幸福的离开,你们又用如此隆重的形式,让我们体会到我们所有的付出收获到了最大的价值,工作半年的小花妹妹接过你们递过来的这条腕带时,她的眼里是泛着光的。所以,真的谢谢你们,都说医者是暗夜里的提灯者,其实我想说你们就是那盏灯,帮我们抵御了黑暗,照亮了我们正在走的路。

感恩

感恩和小依依的相遇,于你们是幸福的开始,于我们是继续前行的力量。祝福小依依健康快乐的成长,像她爸爸妈妈一样,懂得珍惜和感恩,未来的日子,无论她知或者不知,我们遇或者不遇,我们和她,都是彼此最温暖的存在。

大家都在看

紧急!台州30多个家长被骗巨款,转发避免更多人上当!

台州著名网红打卡地被拆,椒江新娘眼看婚礼要黄,崩溃了

可怜!台州大妈独自人一个,却被大老板表哥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心死了

记者:赵虹

编辑:冯丽丽

来源综合钱江晚报

多一点信任

生活就多一点温度

点赞祝福↘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