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业就是“挖坟掘墓”?呵呵,吃我一记洛阳铲!

近些年,以《鬼吹灯》、《盗墓笔记》为代表的盗墓小说及其改编影视剧着实火了一把,以至于“考古”这个相对冷门的专业都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广泛关注。有人甚至因此兴致勃发填报了考古专业,希望毕业后能像小说主人公胡八一或无邪那样,去山川大海、沙漠丛林、雪山草原寻宝探险,揭开地下世界的神秘面纱。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入土为安,死者为大,因而也有人对这个专业充满敌意:考古干的不就是“挖坟掘墓”,扰古人清静的“缺德事”吗?学啥都不能学考古!

考古到底是怎样一个专业,是像小说里描绘的那样充满浪漫主义冒险色彩,紧张刺激,还是如敌视者所说那样缺德不吉利呢?

考古在国内确实是一个小众学科,不像财经、法律类专业那样遍地开花,目前全国仅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考古专业。其中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例如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还有一些师范类高校,包括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因为考古学和历史学关系紧密,理工院校目前尚无开设这一专业的。不过,这并非说考古与理工类学科绝缘,如果研究青铜器、铁器、铜器等,那可能就需要用到冶金和材料学的相关知识。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的考古专业在各高校中名列前三甲。

各高校考古学科评估结果排名

一般来说,不同高校基于各自区位优势,其考古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年代特色。例如:

※ 位于西安的西北大学形成了以周秦汉唐和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为重心的研究特色;

※ 人民大学考古学科侧重北方民族考古;

※ 郑州大学聚焦中原考古;

※ 南京大学在东南地区,侧重六朝时期;

※ 四川大学在西藏考古、巴蜀考古、道教考古、藏传佛教考古具有国内首创地位或领先水平;

※ 北京考古与文化遗产是首都师范大学考古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 作为中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考古学系的北京大学,则兼及各个地方,陕西、河南、山东、湖南、江西等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北大考古的足迹,研究领域横跨旧石器时代、夏商周、汉唐、宋元明等多个历史时期。

如果考生对某个历史年代特别感兴趣,那么填报志愿时,可以对相应的大学做进一步了解。

在盗墓小说中,摸金校尉往往对风水、星象、八卦等玄学深入精通,因此能在茫茫群山或密林中准确判断墓葬方位。现实中,考古专业的学生是否需要学习这些东西呢?

我们来看一下南京大学2018-2019学期考古专业本科学生的课程表,如下图所示:

怎么没有风水,没有星象,也没有八卦,神不神奇,意不意外?文学作品天马行空的虚构真是误导人啊!

要学考古,还是得先把相关历史知识学精学透,打好基础。做学问远比读小说来得枯燥,幸好陶瓷、钱币、古文字、古建筑等课程看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考古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实践教学起着关键作用。田野考古实地发掘是考古专业学生必须面对的挑战。

考古工地往往远离城市,坐落在郊野乡村,甚至是深山密林,条件非常艰苦。夏天没有空调,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冬天没有暖气,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对了,不但没有wifi,手机还很有可能没有信号。洗澡不方便,如厕不方便,三餐伙食不一定对胃口,蛇虫鼠蚁还会跑到宿舍里来。

有时候考古还是一份危险的事业。今年1月份,江苏扬州的一处考古工地遭城管打砸,设施设备被毁,还有考古队员被打。真是太不容易了!

至于考古的日常工作,繁琐单调,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否则可能就会操作失误造成文物损坏甚至人身安全事故,根本不像小说里描绘的那样精彩刺激。“古董”、“宝藏”、“地宫”这些抓人眼球的词汇,在干巴巴的现实中往往可遇不可求。

考古专业的学生,白天在工地上发掘,和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差不多,到了晚上看书、查资料、写报告,摇身一变又成为大学者,身份真够“分裂”的。

因此,对于那些看了盗墓小说之后心血来潮想学考古的考生,尤其是女同学,请一定要慎重考虑。考古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三分钟热度是不行的。兴趣就是兴趣,如果把兴趣当成了事业,就不一定好玩了。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古工地的条件、设施都在不断改善。2018年底,西北大学还建成了全国首个VR考古教学实验室,把考古发掘现场搬到教室,以后学生说不定都不用上工地学习了。

2018年4月,西北大学科技考古学研究中心揭牌。(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选择考古专业,毕业后也不一定就是成天在野外考古工地上“挖土挖到吐”。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文物考古类出版机构、高校考古院系、拍卖公司、文物鉴定机构等等,都是毕业生对口的去向。

任何一份工作都要有人去做。无论选择什么专业,只要做到最优秀,就能脱颖而出。再说了,还有一些专业比考古更辛苦啊——有听说程序员、医生“过劳死”的,可从来没听说过学考古的人里有“过劳死”的。

今年3月,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地铁5号线二期遇到了一个难题,因为施工中发现了秦王朝大将章邯的都城——废丘。为了保护遗址与文物,地铁或将更改路线。

民间俗语有云:“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难怪有人说,西安每次修地铁,最累的是考古队。想当年光是挖西安地铁2号线,就挖出了文物200多件,从西汉王侯将相到明代朱氏藩王,堪称打通了一条历史走廊。

不仅是西安建地铁,包括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眼下集全国之力建设的雄安新区,但凡一些重大项目建设,都需要考古人员的及时介入。

近些年,全国多地传来古墓葬、古遗址遭房地产开发商野蛮破坏的消息。因为没有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清理,很多包含丰富历史信息的遗迹就在推土机的轰鸣下变成了一堆废墟。

不主动发掘,以抢救性、保护性发掘为主,是考古工作的一项原则。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古代墓葬在遭盗墓贼、推土机破坏殆尽前被考古工作者成功挽救。

2018年末,来自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12所高校以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老师、学生和专家,就对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的文物点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大量出土的陶器、青铜器、石器以及动物骨骼与植物种子等都对了解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时期江淮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填补了江淮间遗址发掘的空白。

厦门大学的考古人员在“引江济淮”工程考古现场。(图片来源:厦门大学考古人类学教学实验中心官网)

除了国内考古,一些高校还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合作,参与海外考古项目。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等多家国外高校保持合作,大力支持师生赴国(境)外研修;山东大学去年也曾安排学生赴肯尼亚东非大裂谷,参加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活动,试图为现代人的起源找到实物证据。

所以,考古专业的学生,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考古干的是传承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大事,有价值,有意义!正是通过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填补了我们未知的空白,中华文明的脉络愈发完整清晰。

认为考古就是“挖坟掘墓”、扰古人清静的那些人,一边凉快去吧。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