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小•培训】名师之路 相伴你我——记延安实验小学教师参加英语教师名师之路

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而名师之路正是给了我们学习和交换思想的平台。

“名师之路”小学英语情境创设及任务驱动教学观摩会,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一定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我和赵老师很早就来到了会场,期待每一节精心准备的课、期待自己能有所学和所得。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是罗琳老师。罗老师通过巧妙故事情境创设和有趣的任务设置,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完整的故事课。在孩子们优美的发音、积极的课堂表现中,我们对浸入式英语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韦健老师给我们呈现的是故事教学Kind Bird。故事内容贴近生活,学生通过图片推测故事的发展,更通过故事理解了本课题中kind的意义就是体贴的、好心的、友善的,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kind的人和事、懂得感恩和学会分享。

来自哈尔滨市的吴锐老师讲的是一节关于天气的会话课。吴老师的课堂有效又有趣。通过让学生三听三读对话,学生做到了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询问各地的天气情况。

崔吉娟老师的课How to describe animals,教会了我们要让孩子在英语课堂上“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勇于鼓励孩子大胆说英语。

来自台湾的海外华裔青年英语教师詹椒青的绘本故事为It’s not a stick. 詹老师利用一根小树枝来引入不同的 ‘stick’:lip stick, chopstick, stick man, stick bug...玩转英语单词,让孩子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讲的故事更是生动有趣,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畅游在詹老师的故事课中。

最“帅”的王劲春老师要上场啦。第一次听王老师讲课是在四年前的‘名师之路’,记得当时王老师讲的是故事课The Hungry Caterpillar,王老师独特、沉稳而富有内涵的教学风格,让我们对他的课“一听钟情”。而今天再次听到王老师的课,真是激动万分。

今天王老师的讲课内容是If you give the mouse a cookie。王老师延续了一贯的讲课风格,结合幻灯片和黑板,设置难易程度不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领会故事的内容。

课后王老师给我们分享了题为<<通过合理教学情境下的任务设计促成有效学习>>的讲座。讲座从关于情境、关于任务等方面,给我们呈现了Task-based Learing Methods的运用与创设。

王老师分享的几种典型的任务设置方式。

具有38年国内外小、初、高、大学英语教学及师资培训经验的褚金丽老师给我们做了题为<<真实材料、真实语境、真实任务驱动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褚老师通过对比不同的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给我们清晰的呈现了什么是真实的任务驱动,应该如何设置真实的语境,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

抓住会间休息时间和褚老师交流的我们。

岑振祥老师的课后说课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结合自身经历和经验总结出的三句话:吾听吾忘;吾看吾记;吾做吾明。

孙璟和王禹两位老师分别就shopping这个话题给我们呈现了两节同课异构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用交流碰撞智慧。转眼间,我们的“名师之路”学习之旅接近了尾声。我们携手度过的不仅仅是三天快乐的时光,更是领略了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教学带来的思维风暴。

名师之路,相伴一路。名师之路,感恩有你。

编辑:呼延一琪

摄影:赵亚敏

审核:惠延霞 刘海琴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