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小心点”是糟糕的口头禅

家长把“慢点”“小心点”挂在嘴上,就是不停地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的,你总是做得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


比如平时走路或上下楼梯时,偶尔的一不小心会磕绊一下或者打一个1趔趄,旁边相伴的人几乎都会马上说:“小心!”“注意点!”有时候喝水不小心呛着了,旁边的人马上关切地说:“慢点儿喝,别着急。”本来已经有点儿尴尬了,我也知道别人这样说是为了表达关心,但是这种关心并没有给我带来好感觉,却增加了我的窘迫,让我更尴尬,他们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也许我这种“不领情”不符合传统习惯,不符合大家遵循的“礼貌规则”。但是我认为,人际交往中的对错不是谁规定出来的,而是当事人感觉出来的。最高的礼貌是让对方舒服,而不是只顾自己做得符合习惯。

假如我走路时不小心绊了一下,甚至摔倒了,旁边的人几乎不表达出异样,只是伸手拉了我一把,观察我没事了,简单地帮忙拍了一下身上的土,或者什么都不做,等我整理好自己,接着前面的话题继续边走边聊;假如我喝茶时不小心呛着了,对方迅速地递两张纸巾过来,暂且中断谈话,把目光移到窗外或者书上,或者和身边其他的朋友继续闲聊,对我的咳嗽鼻涕眼泪视而不见,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待我整理好自己再接着前面的话题往下聊,这样的做法更令我舒服,我觉得这样才是有礼貌的。


我们的习俗是过渡表达关心,否则会被认为是冷漠。但是请诚实地想一想,当我们提醒别人“慢点”或者“小心”时,是真的认为对方需要提醒,还是更多地为了表达我们在关心对方?难道一个人呛了一下还不懂的小心,还会呛第二口?上楼梯绊了一下还会绊第二下?关心的潜台词如果包含了对被关心者的智商的贬低,怎么能令人愉快呢?最高礼貌和善意不是一定要说点什么和做点什么,而是得体和有分寸,以让对方感觉有用或者很舒服为原则和前提!


很多人却忘记了这一点,经常误把嘴上的客套当作关心,误把迎合当作礼貌,误把多余的指点当作帮助——这种习惯已深深地植入人们的意识,使人根本无法识别它的虚假性。这种虚假性在成人和儿童的关系中更普遍啦!


无所谓的小事,视而不见,不让孩子难为情。你什么都不说,以愉悦而豁达的心态对待孩子,孩子会调整好自己的。

爱孩子离不开对他心理的体贴,多余的提醒和安慰只是满足了家长,却给了孩子不信任。

“不管是最好的管”就是希望家长多向内用心,少向外用力。

举报/反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