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3:凄美莫奈,“我曾以为留住光,就永远可以留住你”!上期

与往期专栏一样,本期主要是【崩坏三圣痕故事11:莫奈,“我曾以为留住了光,就可以永远留住你”】的文案,并针对原来的内容做了些许修正。

这里是法国巴黎的橘园博物馆,它位于塞纳河左岸,与卢浮宫和杜伊勒里花园,隔河相望,很多人都会慕名前来,观赏莫奈的巨型油画【睡莲】。可惜,这并不是他最深情的杰作。

Hi,大家好,我是smile刘喜脉。相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莫奈这位艺术家并不陌生,2件套名称【睡莲】和3件套名称【日出】,正是源于他最广为人知的印象主义作品。

我所理解的“印象主义”,大概就是捕捉景致的某一瞬间,通过【着色】来【勾勒】出【光与影】,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印象派的画作风格,往往更注重感觉而非现实,这样的“意境至上”,与咱的中国画好像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位圣痕左下角的第一幅画,就是莫奈,和一群印象派画家的“印象主义”奠基之作——《日出·印象》。

这幅画,创作于1872年,描绘的是莫奈的故乡勒阿弗尔(Le Havre)。1857年,17岁的莫小奈就在这里结识了风景画家欧仁·布丹。

很多年后,莫奈还回忆道:“我会成为一个画家,都是因为布丹!”

这话倒也不过分,毕竟,莫奈那“雕琢光与影”的技巧,都是师承于他。

同时,“用色彩去记录和表达,所看到的东西,给予画家的直观感受”,这样的“印象派”理念,实际上,也是受到了布丹这位大佬的影响。

3年后,20岁的莫奈被布丹介绍去巴黎求学,随后结识了雷诺阿、马奈、巴齐耶等人。

那会儿,浮世绘已经开始传入法国,莫奈对日式文化充满了好奇,对浮世绘的技法更是心向往之。没错,法(第4声)国人莫奈就是在这时候成为一个狂热的“哈日迷”的!

莫奈的《圣安德雷斯的花园》,其实就是按着江户时代著名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五百罗汉寺》画的!

这段日子里,莫奈的画作很多都是海景、花园和浴场,共同的特点嘛,就是“亮”!实在是太亮了!

接着,1872年,时年32岁的莫奈在一个明媚的清晨,创作了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油画。

之后的故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1874年4月,莫奈与好友塞尚、德加、雷诺阿等人在巴黎举办了一次展览。

极具创新的《日出》,理所当然的,被当时的艺坛权威——官方沙龙“点名批评”。而那些年轻气盛的小杆子,则不以为然,干脆把“印象派”这个当时极为刺耳的讽刺,当成了自己的“logo”!流传至今。

《日出》后面的那幅油画叫《撑阳伞的女人》,画面正中的女主角,就是莫奈的第一任妻子卡米尔,左边则是莫奈的大儿子。

1865年,18岁的小家碧玉卡米尔,邂逅了25岁的莫奈,成为了当时又穷又闷骚又爱显摆但就是没啥名气的莫奈的专属麻豆,此后的14年间,卡米尔以不同的造型频繁出现在莫奈的画里,她的身份也由模特、女友最后变成莫奈夫人。

在以卡米尔为模特的早期绘画中,最成功也最为著名的,是这幅《绿衣女子》,上位圣痕原画的莫奈以绿色为主色调,应该就是致敬这幅画。

莫奈与卡米尔的感情很深,可惜,似乎老天爷总是看不惯缠缠绵绵的深情,1879年,因为肺结核,卡米尔在一个清冷的秋日上午凄凉离世,年仅32岁。

当时的莫奈,因为给妻子治病和画作的销路问题,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以致于颜料都买不起。

莫奈以爱妻为模特的最后1幅画叫《临终的卡米尔》。面对弥留之际的爱人,画家唯一想到要做的,是努力把妻子最后的样子留下来,尽可能把心爱之人存于世间的最后一点点光留下来——或许是因为“我以为留住了光,就可以永远留住你”。

在这幅画的右下角,莫奈在落款处签下了一生中唯一的桃心——用这样最深情的方式,刻下了永恒。

附注)那年他妻子卡米耶病重逝世,他已经穷到连暖色调颜料(当时更昂贵)都买不起了。

嗯。。。关于莫奈,每每提到这颗爱心的故事,总是让人觉得愁肠百结。其实我们可能都是平凡无奇的小蚂蚁,对于整个浩瀚宇宙更是微不足道,但就是有这样的深情往事,让我们会唏嘘,会珍惜身边人。

好的爱情是什么呢?也许是旋转木马,也许是世间繁华,但归根到底,还是【陪伴】。小时候读到一句“少年夫妻老来伴”,时过境迁,才发现是这个道理。可能就是两个人安静地坐在,即使什么都不说,也能感觉到安定。偶然抬起眼,看到对方的脸庞会微笑,在那一瞬间,最纯净的温暖已然是彼此最在乎的表达。

希望你的身边有个人,值得你很柔声地说:等你好久,一起回家。

崩坏3:卡拉瓦乔,天使还是魔鬼?天才画师还是资深流氓?下篇

​本文由刘喜脉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