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画剖面图枯燥?不,是你表现形式太老套

剖面图的绘制是建筑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更是各位准备艺术留学的同学们不可忽略的关键创作点。

相比绚丽的透视效果和精准的平面,一幅优秀的作品集剖面图无论是对空间、还是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表达,都可以向观者提供更多信息,从而帮助国外考官更快理解自己的意图。

很多艺术留学生都知道剖面图的重要性,所以在绘制过程中会尽量将建筑结构与构造形式绘制得清清楚楚,将材料和高度标示得明明白白,以为这样就会创作出一份好的剖面图。

但...同种是形式的剖面图绘制得再精细也难免会让考官感到视觉疲劳,更可况,这只是剖面图最基础的表现形式。

传统剖面图

为帮助同学们丰富作品集的表现形式,在众多设计图中吸引住考官的目光。我在收集大量优秀的剖面图后,总结出了7种更具创意的剖面图形式,今天一次性分享给大家:

光影剖面图

当同学们采用二维平面的表达方式绘制作品集剖面图的时,剖面图主要表现建筑在二维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空间感,然而相比透视图,剖面的立体感则稍显不足。但是通过对光线的表达,剖立面仍然能表达出丰富的立体空间变化和空间纵深感。

下面几幅作品除了丰富的内容外,渐变的光影、强烈的明暗对比以及对光影变化的表达也为作品增加了几分高大上的气息。



结构剖面图+PS剖面空间表现图

最初用于建筑工程图纸的剖面图,主要是表达建筑垂直空间的尺寸及节点的细节构造做法,实用但表现形式单调枯燥,因此,建筑的“结构剖面图+PS剖面空间表现图”便应运而生。

作为剖透视图的一种,它结合了效果图对于空间氛围和场景材质的表现,同时清晰传达了建筑结构的做法特征,极大的提升了剖面构造图的表现效果。

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处理此类作品集建筑剖面图时要避免表现部分喧宾夺主,注意其与剖面构造的协调与平衡。可以用三维空间模式来表达建筑剖面图形式,弥补二维剖面图空间感的不足,表达丰富的空间层次及深度,同时也能表达出立面的相关信息。



简单剖面图+地形关系的表现图

事实上,剖面图不仅可以运用在方案成果作品中,同时也可以在设计初期。

通过多样的表现形式,简单的剖面与地形关系,更加生动表达阐释作品集项目设计的构思理念及概念形成。



构造剖面图

将渲染模型局部剖切,以特定的透视角度将作品集项目进行展示。

虽不能反映结构的细节做法,但在展现结构构造的同时,可同时显示与结构相关联的室内空间效果及建筑立面形式,生动地描述了结构、内部空间及外部界面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连续剖面

在表现建筑空间的线性序列变化及对比时,以展览馆、博物馆等文化建筑类作品集设计项目居多,往往会按照假定的参观者运动路线,连续截取多个剖切面(多为轴测剖透视),从而分析(对比)在动线上出现过的空间类型,这就是连续剖面。

这类剖面图式,通过多个静态的剖面图表达出动态的空间变化效果,能够依据设计者既定的设计路径,以较强的节奏感,完整地展现内外互动式的空间场所全貌。


剖面模型

竖向切割的模型也可以作为自己建筑作品集剖面表现形式,以更具“触摸感”的方式直观表达建筑内部空间。

如下图的两个成果剖面模型所示,按一定比例制作的物理模型,结合家具和人物配景(抽象与具象材质),不仅易于表现楼板分隔形成的室内空间尺度和层次,而且还可以呈现出生动的光影效果。

侧重于通过模型剖切结合配景素材表现建筑内部的空间层次,同时剖切室内空间及外部庭院,表现内外的空间关系。

模型剖面的重点是表达内部或内外结合的空间关系,注意模型的材质选用要素雅,色彩简洁,体现尺度的配景不要过于复杂,以免影响空间表现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生态设计分析剖面图

建筑作品集生态设计分析剖面图大部分情况下,往往将水体处理,太阳能利用,风环境及立体绿化等内容进行综合表达。

毕竟绿色设计中的各类生态要素彼此关联,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二维或者三维的建筑空间图式作为载体,通过点和线元素进行技术分析示意。


最后给各位准备艺术留学的同学们一些小贴士:大家选择素材的时候请慎用真实场景照,以免与建筑主体反差过于强烈,同时降低作品的艺术性。

此外,剖面图往往还负责表达建筑内外的空间关系。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过于丰富的外部环境往往降低了观众对建筑主体的关注,但通过不同手段增强内外环境的差异性,可以在保证建筑主体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依然完美地表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总之,创作建筑作品集就像探索一门艺术,色彩感、空间感和对画面比例的控制等都是同学们在申请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我们不能因为图面类型的单一而限制住自己思维的想象空间。。。


更多作品集创作技巧,可微信关注康石石公众号:kang-shishi,后台留言咨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