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回忆那些我曾通关的电脑游戏

回忆那些我曾通关的电脑游戏

作者 潘晓博,转载请注明出处

缘起)

今天终于有时间玩了玩这款好评如潮、获得广泛赞誉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本以为可以惬意地玩上几个小时,可是在过了八关之后,我便觉得有些不耐烦,刚开始的盎然的兴致竟快速消退,于是在第九关通关失败后便退出了游戏。

我算是个理性的玩家,我清楚:这不是游戏的问题。光是游戏中最初出现的撅着嘴的豌豆炮和衣冠楚楚的僵尸就可以看出这款游戏的细致可爱来;更不用说构思巧妙、难度循序渐进的关卡设计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音效了。

问题在我-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耐心地玩过一款游戏了;总是匆匆下载,匆匆试玩,匆匆删除-我正在“沦”为游侠网论坛上的“下载党”和“怒删党”②。

往昔的游戏心境已经不复存在-我早已不是那个满怀好奇心在现实世界和游戏世界中游历的少年了。现在的我,心中堆满了复杂得连我自己都无法理清的欲望,我带着这些欲望穿梭于现实和游戏之间。

但我怀念那一去不知还能不能复返的游戏时代,怀念那些我曾打通关的游戏,怀念悠长的游戏旅程中体会到的七滋八味。

一)骑士女儿初长成

“伤痕累累的骑士啊,我乃大地黎明的主司者……”

直到现在,这句游戏台词依然不时地在我心间响起。其实,我已经忘记了这个游戏的诸多细节,甚至游戏的全名我也记不清楚,只记得这个游戏的系列名是《美少女梦工厂》;但是这句游戏台词我却始终难以忘怀。

还好,我们已处在Google时代。经过一番查证,我弄清楚了当年玩的这个游戏的全名-《美少女梦工厂:梦幻妖精》。看着搜索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恍若隔世的感觉顿生,久远的记忆也开始复苏:

一个妖精女孩儿却异想天开地要成为人类公主……

妖精女王耐不住她的哭泣和哀求,只好把她托付给一个人类父亲抚养,让她在人类社会中学习生活,最终长成一个公主。于是,我便成为了一个引退骑士,成为了一个立志要当公主的女孩儿的父亲;于是,妖精女王便用那句像是预言的咏叹:“伤痕累累的骑士啊,我乃大地黎明的主司者”拉开了游戏的序幕。

现在回想起来,游戏过程相当枯燥,无非就是点点鼠标安排女儿的日程—何时学习何种功课,何时打工—对,还要打工,引退骑士并不富裕。但那时的我却能不厌其烦地一次次重复着相同的操作,耐心地看着屏幕上的小人儿做着了无新意的动作。

时间流逝得很快,无论是游戏世界里还是在现实当中。几个小时后,游戏已至尾声-女儿已经十八岁了,将要接受最后的测评!我清楚地记得:由于我的“教女无方”,女儿的某些指数未能达标,她无法如愿成为一个真正的公主。但对于我来说,游戏并没有失败。当女儿身着盛装、仪态万千地出现在屏幕中央时,我愣住了—当初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孩儿竟然悄无声息地长大,而且已经出落得如此美丽优雅;同时,一股暗流忽然在心中涌动:我竟然成为了父亲!

这一年我十九岁。

不得不佩服游戏制作者对细节的追求,“女儿”就在眼前悄无声息地长大……

二)遥想公瑾当年……

那一年,网吧里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星际争霸》;那一年,易中天还没有开始品三国;就在那一年,我避开人、神、虫三族的激战,在网吧的角落里静静地书写着只属于我一个人的《三国志》。说实话,我一直都不是光荣(KOEI)《三国志》系列的粉丝,对于回合策略类游戏还有一种抵触心理—我一直认为这类游戏节奏缓慢,太费时间。可是在那时那地,日文版的第七代《三国志》却让丝毫不懂日语③的我沉醉其中。

大概是受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感召吧,我选择扮演周瑜④进行游戏。只不过,在我的《三国志》中,周郎和小乔未成伉俪,但却将“雄姿英发”和“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演绎得更加精彩:

得益于《三国志7》的声望功绩系统,周瑜在孙坚死后成为了江东之主。不仅如此,在经过一系列的南征北战、文治武攻之后,周郎还迎来了颠覆《三国演义》的机会:在一场攻城战中,他擒获了罗贯中赋予他的宿敌—诸葛亮。当然,作为玩家我首先想到的是招降,孔明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武将。但化身周瑜的我却很自然地想起了“既生瑜,何生亮”这句凄凉的喟叹,而且诸葛孔明身上的宝物白羽扇也颇让人心动—这玩意儿可以大幅增加武将的能力。权衡再三,我派出了司马懿去招降,游戏可能有“宿敌不相容”这种设计吧,孔明不愿效忠,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其斩杀,并夺得白羽扇。靠着这件珍宝,我的周瑜成为了天下最具谋略、最有魅力、最具统率力的武将!

游戏中十年如一梦,赢得了天下霸王名。最终,我扮演的周瑜扫荡六合,平定了四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游戏并没有以登基称帝结尾,虽然我不懂日文,但是靠着假名中的几个汉字我依稀辨别出剧情大意:匈奴未破,仍须努力—远方才是公瑾唯一的归宿!也许,无论是在现实还是游戏中,豪杰之路都没有终点!

大约一年之后,中文的《三国志7威力加强版》也问世了。我试着选用赵云来改写三国历史,可是却再也找不回昔日的激情和乐趣了,始终未能再次通关。

熟悉的题材,相近的文化背景,语言隔阂并未影响游戏体验。游戏中的精细的人物头像和剧情、场景配图也让人难忘。

三)杀死巴尔……⑤

多年以后,当我操控的亚马逊女战士手持“风之力”九头蛇弓,站在亚瑞特山顶俯瞰着野蛮人高地时,我总会想起第一次通关《暗黑破坏神2毁灭之王》的情景。

当时,我虽然久闻《暗黑破坏神2》的大名,知道是RPG巨作,但一直敬而远之—我心目中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应该是《轩辕剑3云和山的彼端》、《天地劫之幽城幻剑录》(很遗憾,这两款游戏我并没有通关)之类的正统RPG;直到我看了片头动画。当那变幻莫测的光影、阴郁恐怖的气氛,那张狂的妖魔、绚丽的法术在我眼前一一呈现时,一个奇异世界的大门向我开启了。于是,我带着疑虑和憧憬,踏入这个奇幻新世界。

为什么一开始会选择亚马逊,我想是因为她的形象。亚马逊是七个角色中最惹人注目的一个:金发、红衣、身材高挑健美。后来我才知道,亚马逊女战士非常依赖装备,单人闯关相当吃力,而我当时也的确“躺尸”无数次。但我很庆幸也有点自豪:在这次通关过程中,无论多么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没有使用流行的修改器和作弊器⑥。我的亚马逊是一步一个脚印穿过一座座地下城、走出一座座迷宫,从罗格营地来到毁灭王座的;是靠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弓弩和标枪征服普通、噩梦、地狱三个难度的。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多年之前沉醉在暗黑世界中的我,怕是真有这种气概。而这样的游戏体验在以后的战网生涯中再也没有有过——那时我只想扮演一个孤胆英雄去杀死巴尔拯救世界,而后来的我则是屈从于虚荣心和惯性,只求多快好省地搜寻神兵利器和财富宝藏;那时的我可以在一个关卡失败几十次却越败越勇,而后来的我却爱惜经验值,稍有危险就存盘退出;那时的我是在痛快的享受乐趣,后来的我只是在熟练机械地“刷”着游戏。

俱往矣……

更多年以后,我早已告别《暗黑破坏神2》的世界,而《暗黑破坏神3》也在万人瞩目中登场;可是,我却失去了游戏的欲望。偶尔逛游侠论坛,看到有玩家在炫耀打到什么好装备,我便会淡然一笑,就又想起那个“浴血奋战”的手持弓弩标枪女战士的飒爽身姿。

这幅图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玩家自画的亚马逊形象,亚马逊女战士在箭雨中施展闪电之怒(一种标枪技能)。

四)为了爱和正义

多年以前,应该是秋季,每到上午11点,我便会急匆匆赶到学校食堂,快速吃完为时尚早的“午”饭,然后搭乘公共汽车,花上半个多小时前往西北工业大学。直到现在,西工大依然是很多学子所向往的高等学府;可在当时,我只是去那儿打游戏的!

进入西工大校门,向左再走两三百米,就到达我的目的地—西工大网络信息中心计算机开放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仅向校外人士开放,而且上机价格也很便宜;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电脑配置相当高级⑦还有光驱和软驱,我的正版游戏光盘在这里才有用武之地,而在那个互联网和USB设备还未普及的年代,转移游戏存档只能依靠软驱和软盘。

回忆在这里分了岔—那时候盗版游戏光碟唾手可得,我一个还没有配备电脑的大二学生为什么会去软件商店,并且在琳琅满目的游戏橱柜里选中这款名为《银色幻想》的游戏?在脑海里仔细搜寻,我从深藏的记忆里找到线索:是某期游戏杂志(不是《大众软件》就是《家用电脑与游戏》)做过它的评介。编辑给了80+的评分,让我急切地想玩这款同样以“幻想”(之前我玩过《最终幻想7》,但未能通关)命名的RPG。这是我第一次为游戏付费,25元双光碟加一张游戏海报。

《银色幻想》没有让我失望!

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剧情有点儿滥俗:邪恶入侵、爱人被掳,少年啊拿起你的剑,为了爱和正义和同伴们一起去拯救世界。可还是少年的我怎能抵挡这种“滥俗”?我愿意为了这种游戏里才能实现的爱和正义付出代价!即便是现在,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这种“滥俗”?爱和正义,凡人的梦想,英雄的主题,永不过时!

我还记得游戏主角的名字—戴维,可我已经忘了他的爱人是谁;我也记得游戏里有一座雨城,一如2019年2月的杭州,雨下不停。当然,我更不会忘记终极boss—一个叫做“天启”的邪恶怪物;我一定会干掉他,世界得以拯救,爱人得以重聚;这是注定的,正如同游戏终会结束。然后,我回归平凡世界,按时上课,按时吃饭;再然后,时间快速流逝,生活如常继续……

多年之后的某日,已近而立之年的我心血来潮,翻出《银色幻想》光盘,想重温一下爱和正义之旅。费尽周折⑧进入游戏后,我却呆住了:游戏画面充满锯齿、人物场景建模粗糙、角色动作呆板僵硬……当年那款让我不惜旷课、不畏远途的游戏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我玩不下去。

原来,我早已成为游戏论坛上的“画面党”了!

《银色幻想》封面以及游戏中的雨城,如今看来,画面确实粗糙。

五)旷世的孤独

早年听《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总是被演唱者张楚独特的嗓音和歌曲抑扬顿挫的旋律所吸引:“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总以为这是一首劝人珍惜韶华、享受恋爱的青春之歌。后来多次陷入孤独之境,开始慢慢咀嚼歌词,才察觉到其中的反讽和暗示:孤独是种常态,孤独是更真实的自我。而现在的我已经明白:所有的旅程都是孤独的,现实生活如此,游戏也如此。

时光回到2013年6月。

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只身一人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说是来闯荡其实更像是逃避,我并不知道梦在哪里,路在何方。异乡的生活简单无趣,求职、等待回音、吃饭、闲逛、睡觉……循环往复。很快,我陷入了孤独之境。

也许是为了排遣寂寞,也许只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形单影只,我去了阔别已久的网吧。尽管已经有六七年没去过这个带给我很多欢乐和回忆的场所,但是这里依然是我记忆中应有的样子:烟雾缭绕、空气中混合着各种气味、吆喝声骂声不绝、QQ消息提示音不断……变化的只有流行的游戏。此时,网吧已是《英雄联盟》的天下,男男女女都在忘我地“撸啊撸”,只有我孤零零地在一隅试玩各种单机游戏。

也许真的有宿命,这家网吧服务器里有海量的盗版游戏,我却很快就找到了《暗黑血统》并“一见钟情”。而孤独如我,更在这个神祗暗淡的游戏时空中品味着旷世的孤独:

地球上的人类灭亡了—第一场BOSS战后,剧情便以我想象不到的方式展开。主角,天启四骑士之一的“战争”(War),并没有成为审判者、灭世者,这个在预言和神话中从天而降的半神,只是一个洗刷自己冤屈的复仇客。

可人类竟然灭亡了!我玩过不少末世题材的游戏,没有哪个将末世设定得如此决绝。于是,战争骑士穿行在没有活人、只有游魂的世界里,游荡在日月星辰昏暝的大地上;而我,则在背后阅尽荒芜:残破的大教堂、被水淹没的图书馆、坍塌的高架桥、倾圮的摩天大楼……城市陨落,国度不存—神祗的一瞬,人间已百年,文明尽成废墟。即便只是游戏,那迎面而来的孤寂依然“于我心有戚戚焉”。

人类已经灭亡了!我只能接受至高神祗—游戏创造者的安排,将两个时空感受到的孤独倾注在眼前这个头戴红色兜帽⑨、一身重盔、舞动混沌吞噬者巨剑的孤傲斗士身上,在破灭之域孤独行进,去对抗天使与恶魔,去完成命运钦定之事。

前途漫漫,游戏漫漫……伴随着砍杀、解密带来的快感和成就感的仍是挥之不去、悠长的孤独。然而,孤独中也蕴藏着惊喜:乌瑞尔(Uriel)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女性天使,一个可怕的对手。在游戏里,战争(War)一定要打败她;游戏外,我却开始臆想,臆想两者之间发生点儿浪漫的事情—我竟孤独至此。但这终究是一款无关爱情甚至无关友情的游戏;游戏外,美丽的天使乌瑞尔(Uriel)会长久地存在于我的记忆里;游戏中,她将会是战争(War)的命运,但不会是朋友,更不可能是爱人;因为这是至高神的决定。于是,在孤独尽头,真正的天启降临,游戏落幕。

战争骑士的孤独旅程结束了,但我知道:我的才刚刚开始。

这是一位来自白俄罗斯的女性玩家(Eylerwain) cosplay的女天使Uriel,冷艳孤傲,还原度相当高。

注释:

①题解:这是唐代钱起的诗《湘灵鼓瑟》最后两句。美学家朱光潜教授对这两句诗有很好的评述:“我爱这两句诗,多少是因为它对于我启示了一种哲学的意蕴。‘曲终人不见’所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所表现的是永恒。可爱的乐声和奏乐者虽然消逝了,而青山却巍然如旧,永远可以让我们把心情寄托在它上面。”我用在这里就是想表达:游戏结束了,但是那份心情和感受却能长存。

②游侠网论坛是个神奇有趣的地方,这里集聚了形形色色的“党派”玩家。其中,嗜好比较正常的有画面党(特别注重游戏画面效果)、怀旧党(认为游戏总是老的好)、销量党(喜欢以销量来评价游戏的优劣)等等不一而足;嗜好稍显病态的有下载党(觉得下载游戏时等待下载完成的乐趣远胜于玩游戏本身)、修改器党(玩游戏一定要用修改器)、怒删党(对游戏稍有不满便怒而删之)等等,不胜枚举。其实他们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可爱玩家。

③因为是三国题材,再加上日语中很多名词都是汉字构成,所以语言障碍并不十分影响游戏体验,真正带来困扰地是乱码。经历过Windows 95、98时代的玩家一定对游戏乱码不会陌生。由于Unicode还没有推广普及,有时在中文版Windows 95、98上运行繁体中文版和日文版游戏时,就会出现乱码,这时就要用一种被称作内码转换器的软件来正确显示繁体中文和日文。我还记得当时用的是内码转换器是《地球村》和《南极星》。

④《三国志7》融入了大量角色扮演元素,玩家不仅可以扮演君主控制一方势力,还可以扮演武将见机行事。另外,游戏中还可以结婚,拜师,结交义兄义弟。

⑤这一小节的名字来源于电影鬼才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杀死比尔》;很巧,游戏中大BOSS毁灭之王的名字中文翻译为“巴尔”。《杀死比尔》上映后,有人质疑:这部电影除了打打杀杀还有什么?而《暗黑破坏神》系列也一直遇到此类拷问:这游戏除了打装备还有什么?我不知道昆汀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如果有人问我《暗黑破坏神2毁灭之王》除了打装备还有什么,我只会笑而不语,因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⑥《暗黑破环神2》最有名的作弊器是MapHack。顾名思义,使用这款外挂,地图将全部展开,地下城、迷宫便一目了然,玩家视界无限延伸。更可怕的是,发展到后来,这款外挂还能标注危险怪物,玩家可以选择避开。正是有了这款外挂,《暗黑2》才彻底成为刷装备的游戏。好在我通关的时候并不知道有这种外挂。

⑦我还记得当时用的电脑是浪潮品牌机,配备基于奔腾II的赛扬处理器(400M主频),64M内存,显卡是3Dlabs的加速卡,拥有8M显存。3Dlabs显卡早已经退出主流市场。

⑧《银色幻想》毕竟是一款win98时代的游戏,尽管Windows Xp向下兼容的能力很好,但是这款游戏却很诡异地对电脑处理器主频有要求—不能太高。我重温游戏的时候,处理器是主频高达2.93G的奔腾4 ,不得不借助一款软件将频率降至最低。

⑨我不知道《暗黑血统》的制作者是否受到塞林格名著《麦田守望者》的影响,但是我看到战争骑士头戴红色兜帽,便不由地想起《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了,他的典型特征就是戴着一顶红色猎帽。我感觉两者有相似之处:孤傲,受限于某种规则,想摆脱某种桎梏。

后记)

这篇游戏杂感动笔于2011年,所以才会有《植物大战僵尸》作为缘起,所以我才能使用google搜索资料。但由于懒散,直到2013年才完成前面三段,后面的两段,是2019年完成的,前后文风差别很大。

但无论如何,回忆过往岁月是种奇妙的体验,逝去的一幕幕纷至沓来,你会哑然失笑,也会唏嘘不已,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那真的是以前的我吗?我在写的时候就有如此感受。但是回忆有时也会让人困惑,对于那些遗落在时光里的细节实在没有十足的把握,比如在《三国志》章节中,我就并不肯定当时是派司马懿去招降诸葛亮的;还有《暗黑血统》章节的“Uriel”,记得当时游戏里是将其翻译为“乌瑞尔”,但是现在查阅资料发现中文译名为“尤利尔”,是记忆出现偏差?好在这不是学术研究,只是心情笔录,应该不伤大雅。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