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ence的allegro下设置阻抗

立题简介:

内容:介绍orCAD下器件信息显示推荐;

来源:实际使用得出;

作用:介绍orCAD下器件信息显示推荐;

PCB环境:Cadence 16.6;

日期:2018-06-10;

=====================分割线========================

立题详解:

对“PCB设计”而言,对“信号传输”而言,其不能简单理解为“线路连通”即可,因为对信号而言,其有“高速”、“低速”等区别,同时具有“信号质量”、“电源质量”等等因素指标,若只是简单连通线路,在信号频率大到一定程度时,信号质量会急速下降,造成PCB工作异常;

本次而言,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对信号进行“阻抗匹配/阻抗控制”,尽量提高通讯时的“信号质量”;当“阻抗不匹配”时,可称为“阻抗失配”;

1、阻抗匹配定义

对“阻抗匹配”而言,其作用为:主要用于传输线上,以此来达到所有高频的微波信号均能传递至负载点的目的,而且几乎不会有信号反射回来源点,从而提升能源效益。

对“阻抗匹配”而言,其定义为:对“信号源内阻”与“所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呈现“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或“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所接负载阻抗”的“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分别称为“传输线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处于阻抗匹配状态。

在大部分情况下,对“阻抗匹配”要点有以下3点:

i)、“阻抗匹配前提”:对“阻抗匹配”必须建立在“完整基准参考面”的基础上,大部分情况下为“GND平面”,因此对“单层板”或“双层板”而言,其无“阻抗匹配概念”,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其无“完整的基准参考面”;

ii)、“阻抗匹配前提”:对“阻抗匹配”而言,其与“线路长短”关系并不紧密,大部分情况下,主要控制“阻抗值”的参数为3点:“PCB板材”、“PCB板层叠结构”、“走线线宽”,此为最重要的三点;

iii)、“阻抗匹配前提”:对“阻抗匹配计算”而言,有专门的计算工具“Polar Si9000”,可通过“人为设定基础参数”,软件进行“线宽计算”,而在“Allegro”内,其已经在内部集成有相对的“阻抗计算功能”,只需在“约束管理器”中设定“层叠结构”、“目标阻抗”即可实现“自动线宽布线”;

对“Polar Si9000”举例截图如下:

2、Allegro实现阻抗匹配

对“Cadence的allegro”下,设置“阻抗匹配”方法推荐使用“快捷图标”,如下所示:

弹出“规则设置窗口”如下:

注意:其中的“Impedence”即为“阻抗”;

3、Allegro设置阻抗匹配实例

对“Cadence的allegro”下,设置“阻抗匹配”时,在“约束管理器”的“”中进行:

首先,新建“阻抗规则”:

截图1:

截图2:

然后,应用“阻抗规则”:

截图1:

然后,开启“阻抗规则检查”:

截图1:

然后,检查并绘制“阻抗规则”下的网络:

截图1:此处报“DRC错误”,由于其“阻抗值”与“设定阻抗值”偏差较大:

截图2:

最后,调整“阻抗规则布线”:直接拉线,系统会自动适配“合适线宽”的线,使“阻抗满足需求”:

截图1:

截图2: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