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东西恶心,是脾胃出现了这4种状况,2个食疗方轻松调理

没有被孩子吐过的育儿生活是不完整的 。

小时候吐奶其实还能接受,长大了吐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要不是亲生的,真的受不了,虽然恶心归恶心吧,但是看着孩子有时候吐也吐不出来,或者是吐得可怜的时候,还是很担心。

最近呢,也碰到一位妈妈说自己家的孩出现吃东西恶心的情况,今天来聊聊孩子恶心呕吐咋回事,妈妈可以在家怎么护理 。

《内经》有云:

恶心证,胃口犯逆,兀兀不宁之病。此证之因,则有寒、有食、有痰饮、有秽气、有火邪、有阴湿伤胃、有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皆得有之。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恶心跟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见的引起孩子恶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因着凉受寒、因积食、因脾胃有寒、因脾胃湿热。

着凉受寒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内外气压是通过肺部呼吸以及全身毛孔呼吸来实现平衡的,当孩子的身体受了寒气,体表的皮肤为了阻止寒气的进一地往身体内部走,会处于关闭状态,维持身体内外气压平衡的通道就减少了,这时,身体就会通过呕吐的方式来调节体内外气压平衡,也就是问题中妈妈所说的恶心,这种恶心一般不伴随着呕吐物的,干呕为主。

如果孩子除了恶心之外,伴随有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大便颜色发绿、偏稀些,味道腥臭或者是没有味道,食欲不好,舌质淡白,白色舌苔满布等受寒的症状, 就可以考虑恶心呕吐是受寒感冒引起的伴随症状,这种情况引起的恶心,会随着受寒感冒症状的缓解而消失的。

护理思路: 解表散寒的同时温中。

可以采用的食疗小方: 菜根红糖饮。

《保健药膳》中关于此食疗方有如下记载:

主要原料白菜茎根1块,生姜3片,红糖60克。

制作方法:将白菜根洗净与姜、糖同煮,热饮,饮后避风寒。

效用说明:解表散风寒。适宜于因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欲呕等症。

积食的原因

《幼幼集成》有云:

小儿之病,伤食最多,故乳食停滞,中焦不化而成病者,必发热恶食,或噫气作酸,或恶闻食气,或欲吐不吐,或吐出酸水,或气短痞闷,或腹痛啼叫。此皆伤食之候也,便宜损之。损之者,谓姑止之,勿与食也,使其自运。

如果孩子饮食超量,胃肠道有堆积的食物以后,中焦脾胃就会出现运化不动的情况。然后孩子会表现出发热、食欲不好;不喜欢闻到饭菜的味道;想吐吐不出来;有的孩子往外吐酸水;还有的孩子会出气声音粗重,胸部感觉闷得慌;还有的孩子会哭闹着说肚子疼。这些说明孩子多半是有积食的症状,脾胃有些损伤。

同时,这段文中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因积食引起的脾胃受伤,想让以上出现的症状停止,就不要继续给孩子吃的,让孩子的身体进行自我调整。

所以呢,当妈妈发现孩子吃东西打恶心,就需要仔细回想下,孩子最近的饮食是否是煎炸油腻、糖果、蛋糕、肉蛋奶、果汁等食物的摄入量,超出了孩子本身能够消化吸收的能力,从而引起的胃肠道代谢不出去的食物堆积过多引起的。

针对这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处理思路就是: 管住嘴,迈开腿,让孩子的身体去自我调节。

脾胃受到寒凉的原因

孩子的脾胃比较娇嫩,过寒过热都会对孩子的脾胃产生刺激,而与此同时,孩子的身体又比较敏感,受到刺激以后容易产生比较明显的症状。

脾胃受到寒凉的刺激,内部的原因主要是吃了生的、冷的食物,比如说夏天到了,孩子会吃雪糕、冰淇淋、冰冻的水果等,脾胃喜温不喜凉,这些寒凉的食物被孩子吃进去以后,使脾胃猛然受到刺激,身体的本能反应就是想通过呕吐的方式把它们排出来。

外部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盖住腹部,而夏季天气炎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空调或者是风扇,寒邪趁虚入,引起孩子腹部着了凉,从而侵扰到孩子的脾胃引起的呕吐。

这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处理的思路就是: 让脾胃温暖起来。

可以采用的食疗方法: 生姜红糖水,生姜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

做法: 生姜切3~5片,加入红糖和水同煮15分钟左右,让孩子一天分三次喝下,一次喝60毫升左右。

外部缓解的方法:

1、暖水袋热敷

暖水袋加热后,隔着衣服或者是用热毛巾包裹起来,给孩子热敷肚子,一般热敷10到20分钟左右。

2、艾灸肚脐

用艾条对准孩子的肚脐部位,灸5分钟左右,灸到孩子的皮肤微微发红就好。

脾胃湿热的原因

脾胃喜干不喜湿,脾胃有湿容易困住脾胃,不仅使会使脾胃运化水液的能力变差,还会使脾胃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变差,水液裹携着没有代谢掉的食物,在胃肠道里慢慢沉淀累积了下来,久了这些就会腐烂变质,生热。热气不断地往上熏蒸,引起恶心的症状。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怎么湿热引起孩子恶心的情况,跟积食好像啊!确实,导致孩子湿热的原因,大多跟积食有关系。通常也是吃了不该吃的,不容易消化的,导致体内有垃圾的瘀滞所产生的湿热。

解决湿热的问题方向就是减少垃圾,或者增加动力(调理脾胃),从饮食上减少甜腻,油腻,冰镇的食物是有帮助的。另外一方面要增加运动,运动会加速全身的能量循环,当孩子的身体有足够的能量以后,就会主动来排这些湿热的垃圾。

妈妈可以根据以上所分析的原因,逐一排查下孩子是属于哪一种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可能调理的共同思路,都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在孩子生病期间,吃些温软好消化的食物,不给脾胃增加负担,都会有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

总结起来就是:

积食和实热引起的恶心,注意饮食调整,增加运动,就会有帮助;着凉受寒引起的恶心,1个食疗方:菜根红糖饮。脾胃受凉引起的恶心,1个食疗方,生姜红糖水;2个办法暖肚子:热敷或艾灸。

举报
评论 0